字词 | 自律与他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律与他律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用语。“自律”,希腊语意为自己的规律;“他律”,希腊语意为他的规律。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康德第一次使用“自律”和“他律”,以表示他的伦理学说与其他伦理学说的区别。他认为,以往的伦理学都是从行为主体意志之外,即从上帝或神,从感官欲望、从情感、利益、世俗权威等方面引申出道德,为追求道德以外的目的而制订道德准则。因此,一切遵循他律的行为都是非道德的。这种从外在原因引申出道德原则的理论,即所谓他律的伦理学。康德认为,道德的根据存在于道德行为的主体之中。道德律不是由人之外的某个存在为人制订、迫使人执行的,而是有理性的存在者“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制订道德准则又要求自己遵守。自律是一切真道德的源泉,只有出自自律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这种从内在原因引申出道德原则的理论,即所谓自律的伦理学。实际上,他律伦理学忽视行为的主动作用,否认意志自由;自律伦理学崇拜意志自由,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因而都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自律与他律 自律与他律zilu yu talu一对相对应的道德范畴。“自律”,指自己拥有自己的意志,自己能够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它意味着自己有了对他人进行独立道德评价的标准。一般说来,学生要在高中时候才会产生较强的自律意识。但这时的自律行为不一定都正确,需要老师引导。“他律”,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己意志的伦理原则。处于儿童少年时期,尚无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需要由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去行动。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老师和家长必须注意正确的言传身教,以便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和自律能力。 ☚ 合理利己主义 快乐主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