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封投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封投柜tax-levying method明清田赋征收方法之一。直隶保定府和浙江绍兴府为防止胥吏在赋税上作弊中饱,曾于隆庆(1567~1572)初年在各县分设钱粮柜,由纳税人写明姓名及田赋银数,自行封好投入柜中,随取收据。实行一条鞭法后,此法开始推广施行。清顺治十六年(1659)通令各州县在征收田赋时置木柜排列署门,由纳粮户自封投柜。缴款凭证改称粮串。 自封投柜 自封投柜明清及民国时期一种赋税交纳方法。明隆庆( 1567—1572)初年, 北直隶保定府、浙江绍兴府在征收赋税中的银两部分时, 为防止弊端, 在各县分设钱粮柜, 由纳税人将应纳钱粮注明姓名及田赋银数, 封存投入柜内, 随取收据。实行一条鞭法后, 推广自封投柜办法。清初, 商税的征收, 于各关口设木柜, 令商民按照税则规定, 自己填簿、输银柜中, 官吏验明放行。清顺治十六年(1659)通令各州县在田赋征收中采取自封投柜方法。其法, 每届征赋时, 在衙门前设立木柜, 纳税人按照官府发给的易知由单中所列税则, 将应缴钱粮加封, 注明姓名及银数, 亲自投入柜中, 随取串票。银柜在开征前由官府加封, 在开征后一定时间由督抚会同州县官当众拆封。合数的立即起运, 短少的令纳户补足后再缴。自封投柜减少了赋税征收程序,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吏胥舞弊的作用。但有的农民距城遥远, 或不明纳税手续, 仍由粮差代缴。粮差胥吏用种种名目, 浮收短报。 ☚ 奏销册 平米法 ☛ 自封投柜 自封投柜明清时期一种田赋征收方法。当时由于催赋与征收之权在吏胥,经常出现额外需索数倍于正额的现象,为此实行自封投柜制度,以杜绝吏胥中饱之弊。明穆宗隆庆初年 (1567年) 在北直隶保定府、浙江绍兴府各县分设钱粮柜,令纳税者将应缴钱粮注明姓名及田赋银数,自己封好投入柜内,并收取收据。一条鞭法实行后,普遍推行此项措施。清世祖顺治十六年 (1659年) 通令州县在征收时置木柜排列置门,由粮户将粮串 (即缴款凭证) 自封投入柜中,以免浮收之弊。由于田地清丈问题终未解决,这一措施难以奏效。 ☚ 串票 漕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