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卑与超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zibei yu chaoyue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A·阿德勒的著作。本书著于作者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主要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超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作者描写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书中的每一部分都渗透了作者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例如,在谈到肉体与心灵的关系时,作者指出,个体心理学并不把二者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他认为肉体和心灵都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比重。作者在书中给自卑情结提示了明确的定义。他相信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达到这个目标时,性只是手段之一。在论述家庭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时,作者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本书的中心思想可归结为一点:人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 精神分析引论 行为主义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的中文版书名。 ☚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 人类的学习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书名。阿德勒著。1932年美国纽约凯普里克恩书局出版。原名《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以自卑情结为线索,系统阐述了个体心理学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每个人的通性,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正确地对待职业、社会和性,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就能从自卑走向超越。 ☚ 实验心理学史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