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膝阳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膝阳关经穴名,代号GB33。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全》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膝阳关 膝阳关足少阳胆经穴。取穴:在阳陵泉上3寸,犊鼻外陷中(见图2-1-4)。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坐骨神经痛。刺灸法:直刺1~1.5寸。局部酸胀。 ☚ 外关 听会 ☛ 膝阳关xīyángguān经穴名。代号CB33。原名阳关。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陵。《素问·骨空论》称寒府。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膝部外侧面, 阳陵泉穴直上3 寸, 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主治下肢麻痹或瘫痪,膝关节疾患等。直刺1 ~ 1. 5 寸。灸5 ~ 10分钟。 膝阳关 膝阳关G33Xiyangguan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甲乙经》,原名阳关。《针灸大全》名足阳关。别名足阳关、关阳、关陵、寒府。位于股骨外上髁后方,髂筋束与股二头肌腱之间凹陷处,相当阳陵泉穴直上3寸处。正坐屈膝取之。简便取穴: 下肢伸直,从腓骨小头前下缘之阳陵泉直上一夫定取。穴位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并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本穴位置另说有二: ☚ 中渎 阳陵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