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膏肓之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膏肓之疾;心腹之患

 异 膏肓之疾 古代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隔膜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谓危害生命的不可救药的病症,比喻致命的缺点。比喻性成语,语义重。语本《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又谓仆性气重者,此则仆膏肓之疾。(明·李贽《焚书·与李惟清书》)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疾。(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亦作“膏肓之病”。
中国有此膏肓之病而不能除,则虽尧、舜复生,禹、皋佐治,无能为也。(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心腹之患 患:病害。谓身体内致命地方的大病。多用以比喻严重的隐患。比喻性成语。语义轻。
司马昭见之,大怒曰:“姜维屡犯中原,不能剿除,是吾心腹之患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敌人把杨靖宇视为心腹之患,调集大量兵力,对“抗联”进行封锁,疯狂围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祖国·百年来的英勇斗争》)
亦作“腹心之患”、“心腹大患”。
淮西之役,虽然是一次局部性的作战行动,但唐中央政府却获得了全局性的胜利。它不仅消除了唐王朝一个腹心之患,而且对其他割据势力也起到威慑作用。(林岷《唐平淮西之役》)
都指严重的疾病,比喻危险的祸患。都常作宾语,亦作主语。
“膏肓之疾”的“肓”不读máng。
  • 上一篇:高屋建瓴;居高临下
  • 下一篇: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膏肓之疾

借指不治之症。《晋书·王戎传》:“〔王戎〕每月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
○ 病入膏肓

膏肓之疾

晋王戎至俭,财不出外,人谓为“膏肓之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之“王戎俭”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 曰:“戎性至俭,不能自奉养,财不出外,天下人谓为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gāo huāng zhī jí

比喻致命的缺点。《晋书·孙楚传》:“夫疗膏肓之疾者,必进苦口之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是将投公药石之言,疗公膏肓之疾,未知雅意欲闻之乎?”参见“二竖”。

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

指极危重的病症。膏肓(gāohuāng):我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 甘心瞑目   槁骨腐肉 ☛
各种程度的病

各种程度的病

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暴病(~身亡) 急症 急病 促病 横疾
具有传染性和病程长的慢性病:
老毛病:宿疚 宿疾 痼疾 旧病(~复发) 陈病 宿病 宿疴 宿疹 宿患 积疴
小的病:小病 小恙
小或轻的病:小亟 小极 病痛 微疾 微疴 疥癣之疾
奇怪的疾病:异疾 怪病
疑难病症:疑疾
难治的病:恶疾
现在无法治好的疾病:绝症
不洁之病:秽疾
恶性病症:毒病 毒症
很难诊断、治愈的病:疑难杂症
长期积聚之病:积结
积久难治的病:痼(痼疾;痼瘵;癖痼;沉痼;宿痼) 积疾 贞疾 夙疾根疵 陈疴 疴瘵
重病或老病:沉疴
久治不愈的病:根痼 淹痼 羸疹 羸患羸疢 顽疾
无法治愈的病:死症 死病 不治之症 不治之证 不救之症 膏肓之疾 膏肓之病 膏肓痼病 伯牛之疾 伯牛之癞
无法治好的疾病:不起之症 不起之证
严重的病患:笃患 笃疾
致命的疾病:狼疾 心腹之忧 心腹之疾
重的病:苛疾 虐疾 沉疴 沉病 沉疾笃瘵 羸证 高病 重病
危险的病症:险症
令人厌恶的、不容易治好的疾病:恶疾 陋疾
像魔鬼一样害人的疾病:病魔 晋竖

☚ 神经系病名   肿块 ☛

缺点2

缺点2

玷(瑕玷) 瑕(瑕痕) 毛病 病累
缺点、失误:昃朓 疵愆
缺点、过失:瑕尤 瑕过
过失,缺点:瘢疣
存在缺点或过错:怀瑕
优点不能掩盖缺点:瑜不掩瑕
不顾客观实际、急于求成的毛病:急性病
健忘的毛病:忘性
过去的缺点﹑错误:痕秽
经常出现的缺点:老毛病
微小的缺点:微玷 微点
非常严重或难以改正的缺点、错误或弊病:膏肓之疾 膏肓之病 膏肓痼病
(人的缺点:缺点)

☚ 缺点2   过失 ☛

膏肓之疾gāo huāng zhī jí

incurable sickness (/disease)
❍ 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Sighing,Yue remarked,“In this lad’s breast there will never be any incurable sickness.”

膏肓之疾gāo huāng zhī jí

与“膏肓之病”同。《晋书·乐广传》:“此肾胸中,当必无膏盲之疾。”唐·苏颋《王公神道碑》:“真毛发之愆,征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gāohuāngzhījí

❶指不治之症。
❷比喻致命的缺点。参见“病入膏肓”。

膏肓之疾ɡāo huānɡ zhī jí

❶ 原指病情十分严重,已无法医治了。
❷ 后也比喻问题已十分严重,无法挽回了。膏肓: 我国古代医学上膏指心尖脂肪,肓指心脏与隔膜之间,古人认为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也作“膏肓之病”。

膏肓之疾gao huang zhi ji

膏肓:古代医学专指心下膈上之处,认为这个部位非药力所能达到。形容不可医治的绝症。
【近】心腹之患
【反】疥癣之疾

膏肓之疾gāohuāngzhījí

〔偏正〕 膏,古称心尖脂肪。肓,指心脏和膈膜间地方。不可医治的绝症。也比喻事情严重到无可挽救的地步。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不劳扁鹊而自愈矣。”
※ 肓,不读作máng。
△ 贬义。用于描写严重性。
【近义】膏肓之病 病入膏肓

膏肓之疾gāo huāng zhī jí

膏肓:谓心鬲之间。膏,心下微脂;肓,鬲下薄膜。古人认为“膏肓”是药力不及的地方。“膏肓之疾”比喻难治之症。比喻致命的缺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