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中药国药 药石 药材 本草(滇南~)粗药 草药 部分中药名:参 芎 蕗 梫 茸 砒荠(荠菜;雪荠) 香薷:香茸 香菜 香葇 香戎 人参:参(仁参;黄~;血~) 人衔 鬼盖 土精 神草 玉精 五叶 久微 枸杞:杞(苦杞) 枸 芑 天精 枸继枸棘 狗忌 地仙 地辅 却署 仙人杖 西王母杖 甘草:灵通 针灸和药物:针饵 针膏 针灸﹑药物:针药 针灸和药剂:针剂 药方上每一种药:一味 依成方制的颗状或粉状药:丹(膏~丸散) 胶制的药物:胶(龟~;鹿~;阿~) 糊状的药:膏(膏药;膏剂;浸~;梨~;鸡血~) 块状的药:锭(紫金~;万应~) 制成丸状的药物:丸药 刺激性欲的药:春药 媚药 若干味药配成的汤药:剂(两~药) 服 汤(二陈~) ☚ 药物 药方 ☛ 膏剂药物剂型之一。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的称油膏,一般称药膏,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热溶化,乘热加入应用的药物细粉,不断搅拌,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于外涂皮肤疮疡疥癣等。 膏剂有内服外用两种。内服者,可分为流浸膏、浸膏(干浸膏、稠浸膏)及煎膏剂(膏滋)。外敷者,可分软膏和硬膏两种。 膏剂ɡāojì成药剂型。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 又叫膏滋。是把药物加水煎熬,滤滓, 加入冰糖、蜂蜜等, 熬成稠厚的膏,可长期服用。常用于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者。外用的称油膏, 一般称药膏, 是把蜂蜡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 加热溶化, 乘热加入药物细粉, 不断搅拌, 待冷凝即成。冰片、樟脑等容易挥发的药, 可在油膏冷后加入搅匀。外用药膏一般用于外涂, 治皮肤疮疥癣等。 膏剂 膏剂平息药方之七膏剂,所谓膏剂就是将多种药物熬成硬膏,其性能平和易消化。熬膏做到药性不消弱,药味不变。膏剂用以治疗热证。膏剂分佐辅配方和零星配方、虫方芒皎等三类。 佐辅配方 有以下7种不同的膏剂: 巴散膏 兔耳草、乌奴龙胆等草药,悬钩木、甘青乌头等生于滩地的药及角茴香、金腰子等性凉药熬制为膏,配以四凉药天竺黄、藏红花、丁香、白檀香等精华药,各种胆汁、蔷薇花等加味药粉。主治各种热性疾病。 草药膏 除有毒药物、泻下药物之外的各种凉性草药、岩精等熬成膏剂,主治一切热性疾病。 疮疡药膏 矮紫堇、瓦韦、谷地生长的独一味、独行草(秋季霜期前采集的根叶)熬成膏剂,是治疗疮疡的良药。 续断大膏药 三骨碎补药即骨碎补、瓦韦、卷丝苣苔和三续断药即川西千里光、肾瓣棘豆、迭裂黄堇及独一味、矮紫堇、绢毛菊、独行菜、棱砂贝母、多刺绿绒蒿、穗序大黄,三热药即高原毛茛、长花铁线莲、草玉梅等草药熬成膏剂,不待凉冷,加入藏红花、天竺黄、各类胆汁适量。主治肌肉、骨、头部、四肢的创伤。 泻药膏 中尼大戟、疣果大戟、杂毛蓝钟花、高山大戟、大黄根、亚大黄、巴豆、腊肠豆、漆树脂、长喙诃子等加水熬制成膏药,性平和而尖锐,是治疗水肿良药。 疣果大戟膏 秋季庄稼收割后,挖取疣果大戟全根,勿将乳白汁液挤出,切成碎块,其中象征性地加入少量中尼大戟、兔耳草、大叶碎米荠等用水熬膏,此膏又称为甘露“司布”,服之无副作用,不论天气寒热、年龄大小,适宜于所有人服用,是泻剂中的良药。 胆汁膏 尽量采取熊、黄牛、牦牛、旱獭等各类动物胆汁和麻黄、紫草茸、石韦等熬制成膏,加红花研粉,主治鼻衄,咯血,子宫出血不止、血管出血不止,便血,吐血等一切出血。 零星配方 有以下9种不同的膏剂: 岩精膏 将岩精置水中浸泡一夜,滤去沉淀的土、石等杂质,用火煎熬,勿令烧焦,制成膏剂。功能:清热,是主治胃热、肝热,眼病,尿闭,培根病,木布病,为治中毒引起发热的良药。 牛尿膏 取红色黄牛尿液,煮熬蒸发去水分,又倒入黄牛尿液,反复蒸发去水分,最后制成膏。功能:燥湿,主治灰色浮肿,下坠浮肿,水肿,麻风,珍宝中毒,陈旧热和黄水病等。 沙棘膏 沙棘果煎熬,去渣收膏,主治肺病,培根病,血痞瘤。 柏子膏 圆柏子煎熬,用棉布过滤,去杂质收膏,加蔗糖。功能燥湿,主治四肢黄水病。 黄精棱子芹膏 黄精、西藏棱子芹反复煎熬收膏加红藏糖内服,主治腰身以下寒性黄水病。 西藏猫乳膏 将西藏猫乳砸碎,用水反复煎熬收膏,加儿茶,通用于各类黄水病,特别对麻风病有显著疗效。 骨碎补猪殃殃膏 骨碎补、猪殃殃煎熬收膏,主治赤巴病。 小檗膏 春季,取小檗内皮,捣碎,加水煎煮,用棉布过滤二三次,去杂质,煎熬浓缩为膏,是治疗眼病的甘露。 蕨叶藁本膏 将蕨叶藁本之叶煎熬为膏,功能破痞,主治体内一切肿瘤。 虫方芒皎 天南星、黑种公马驹之新鲜粪、白亮独活根等熬膏,加酸藤果、阿魏、小米辣和各类有毒药物研粉。外涂,消除皮肤虫病,肉斑。 膏剂制法 先将与药混杂的尘土用干净水洗净,切成碎块,用水反复煎熬,取其汁液,再将汁液用棉布过滤,去渣后,装入陶罐或铁锅中煎熬,频频搅动,勿令焦糊,待到浓缩至糊状,冒出黑泡之后,取下锅,将膏汁滴几滴于石片上,等冷却后能揉为丸,说明达到了收膏标准。需要加味时,加入所需药物均匀搅拌,锅边的焦膏、硬膏不能入药。浓膏冷却凝固后,装入羊胃中封存。 ☚ 灰药剂 药酒 ☛ 膏剂gāo jìherbal plaster; medicinalpaste; medicinal ex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