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腹绞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腹绞痛abdominal angina,abdominal colic

是慢性肠道缺血综合征之一。系指进食后,肠系膜血流不能满足肠道运动、分泌和吸收等活动增加的需要所致。病因与肠系膜血管硬化有关。多在饭后10~15分钟产生腹绞痛,以脐周围明显。经1~3小时后逐渐减轻。有畏食、体重下降、脂肪泻等。上腹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主动脉造影可确定肠系膜上动脉阻塞部位。宜手术治疗。

腹绞痛

腹绞痛

腹绞痛是胃及大肠等处犹如牛角尖抵顶样突发性剧烈疼痛,或如牛呻吟样痛不可忍者称作腹绞痛。藏医名为“郎太”病。
病因 由于消化不良、饮食不节、发汗后遇冷致使体内寄生虫蠕动而发病。
分类 分为热腹绞痛、寒腹绞痛、疠腹绞痛、虫腹绞痛4种。其中热腹绞痛又分肝、脾血凉症和血胆下注症等4种;寒腹绞痛分为不消化落胃症、肠内下泄隆旋聚症2种;虫腹绞痛分为肠胃内寄生虫蠕动症1种;疠腹绞痛详见疫病条。
症状 分以下几种分别叙述:
(1) 热腹绞痛:因热证所致,活动剧烈,食用热、酸性食物及饮酒后发作。症见正午和午夜疼痛,出汗,纳食减少,时痛时缓,吐泻血或胆汁,脉、尿均呈热象,由于胃和大肠是腹绞痛的主要发病部位,因而当肝血下注于胃和大肠者出现胀满疼痛、呃逆、空呕、背部和膈肌牵拉疼痛,胃腹部灼痛等症状;当肝血下注于胆者则出现口干,大渴,口发苦有腥味,呕吐胆汁,呃逆,疼痛等症状。
(2)寒腹绞痛:遇寒而发病,连续疼痛,下垂性疼痛,呕吐未消化之物或涎液,出冷汗,特别是食难消化的食物和不合胃口的食物后,即刻疼痛,嗳腐、空呕。血和培根混合落入大肠引起的绞痛者,由于下泄隆运行受阻,下泄隆在大肠内滞聚,引起腹部胀满,夜间甚痛,饥饿时和白昼稍缓。隆滞聚小肠引起的绞痛者,矢气不利,滞聚于上腹,时时腹胀肠鸣,疼痛得直打滚,严重者小肠被气滞所扭拧出现梗阻。
(3)虫腹绞痛:虽然种类繁多,但可以归纳为热寒两种。膈肌以下及胃部疼痛,空呕、自觉脏腑如刀绞,有时昏迷不省人事。腹内卷痛,痛如针刺,腹部灼热,咽喉干燥,痛点移动,体表热甚,有时疼痛移向上体,背胸连痛。脉象紧而粗,呈扁平状搏动。尿色红蒸气大,浑悬物密厚等,均属热性虫绞痛症状。体表不热,四肢僵硬,口流涎水,腹部胀满,有时尿闭,食欲不振,时吐时泻,疼痛症状如上述,体腔内无灼痛。脉象呈扁平状搏动,力弱缓搏。尿色或青或白、浑浊等者,均属寒性虫绞痛症状。无论属热性或寒性症,凡烦躁易怒,胡言乱语,嗜睡,多咳,恐惧,急躁,不听旁人劝告,脉、尿象变化多端者,多为重症的表现。
治疗 内服的通方为六白散、回生灭虫散、十一味木香散等。具体治法,热腹绞痛,先用冷水罨敷,再用岩精、鸭嘴花、藏马兜铃煎汤加熊胆、藏红花内服;选服九味龙脑冰片散、九味天竺黄散、九味诃子散等方剂,并用四味诃子散泻下。肝血下注于胃及大肠者,用四味海螺灰散进行泻下,交替连续服用十三味木香散和通方诸药,或者内服八味绿绒蒿散;肝血下注于胆者,用中尼大戟、光明盐泻下后,《后续部》中的四味石榴散加藏红花、止泻木子、波棱瓜子等七味散、八味绿绒蒿散、九味岩精散加黑冰片粉,用热开水送服,不待一方剂消化完便紧接着服用后一方剂。寒腹绞痛症,先用大青盐热罨,再内服干姜、荜茇、白胡椒三味煎汤;阿魏、硇沙、光明盐、紫硇沙共研细末内服。不消化之食落于胃者,用四味刺参散引吐,再将石榴、三热药、三盐研为细末内服。血和培根混合症,连服六味木香散,或者十三味木香散(玉主居松丸)丸,药效不显著者,取肚脐左右1指处火灸,或者交替使用缓导泻和灌肠法。小肠内气滞者,四味阿魏散加红块糖,用酒送服,于肚脐中心和左右各1寸处灸三壮,第十七脊椎施灸,并用缓导剂泻下。虫腹绞痛,先服用奶子和红块糖引诱,然后服《后续部》中的七味酸藤果散、回生灭虫散驱虫。总之,胃绞痛症,用黄帚橐吾、刺参、中尼大戟、光明盐、荜茇、酸藤果、木香等共研细末,内服引吐;大肠绞痛症,中尼大戟、沙棘果、海螺灰、蛇肉、光明盐、红块糖制丸内服泻下。有时虽不能泻下,但也能缓解绞痛。疠腹绞痛,治疗方法见痢疾条。饮食起居方面,先禁食数天,然后逐渐进食一些轻而性温的食物。

☚ 哮喘   虫病 ☛

腹绞痛

angina abdomin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