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作用
腧穴位居体表,借经络与脏腑发生联系,三者之间,内通外达,密切联系。其中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输注气血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有赖于气血的濡养。气血来源于饮食水谷产生的水谷之气。它生成于胃,首注于肺,然后流布周身,如环无端。腧穴则是气血运行过程中输注的特殊部位。
反映病痛,协助诊断 在疾病情况下,腧穴有反映病痛的作用,是指一种小面积的压痛、痠楚、舒快以及结节、充血、肿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麻木等异常现象。也就是说,腧穴部位出现的各种反应,可以用来协助诊断某一个病证。如阑尾穴可以反映阑尾病痛; 胆囊穴可以反映胆囊疾患等。至于耳穴也有这种作用,如肾病反应于肾区,肝病反应于肝区,眼病反应于眼区等。
激发经气,防治疾病 针灸所以能防治疾病,主要有赖于腧穴接受各种外来的治疗性刺激,激发经络,调整经气,以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腧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局部取穴、远道取穴、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前(面)病后(面)取、后(面)病前(面)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等形式,还可以结合不同部位、特性而加以灵活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