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腓力二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腓力二世前332—前336PhilipⅡ马其顿王国的创立者。父为马其顿王公。年轻时曾于底比斯作人质,深受希腊文化影响。公元前359年即位后,抑制其他王公势力,加强王权,实行军事改革(组织国家常备军,创造马其顿方阵)和采用金银复本位的币制。公元前357年至前346年间,占领爱琴海北岸色雷斯的广大地区。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之役,大败以雅典为首的中希腊各国反马其顿联军。公元前337年在科林斯城召开的德摩比利以南诸城邦的大会上,取得对希腊的领导权。准备远征波斯时,在其女儿婚宴上遇刺身死。 腓力二世1165—1223Philip Ⅱ,Augustus法国卡佩王朝国王。路易七世之子,1180年继位。当时安茹伯爵亨利(1154年登上英国王位)在法国的领地相当于王室领地的六倍,成为法国统一的主要障碍。腓力借口安茹伯爵约翰(亨利之子)不履行封臣义务,于1202年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封土。至1214年,先后攻占了诺曼底、曼恩、安茹、屠棱和普瓦都的一部分,夺回了英王在法国的大部封建领地,奠定了法国统一的基础,因此获得“奥古斯都”的尊号。并在市民和中小封建主支持下,废除宫内大臣制,建立御前会议,改组地方行政,分区设官治理,树立起附庸直接从属于国王的关系,即所谓“直接化制度”,王权由此得到加强。 腓力二世1527—1598FelipeⅡ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之子。1556年继位。领土包括西班牙本土、尼德兰、意大利境内属地和美洲殖民地。在位期间,对内加强专制统治,利用宗教裁判所迫害“异端”,镇压摩里斯哥人(改宗基督教的摩尔人)起义(1570)和阿拉冈农民起义(1585)。对外不断侵略扩张,1571年联合威尼斯,在勒颁多海战中击溃土耳其舰队。1580年攻陷里斯本,次年兼并葡萄牙及其全部殖民地。1566年,在其统治下的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立了荷兰共和国(1581)。1588年腓力派遣无敌舰队远征英国,遭到惨败。1589年又出兵干涉法国内战,于1598年被逐出法国。无休止的战争耗尽国力,使财政陷入紊乱。死后国势转衰。 腓力二世前382~前336古代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之战中击败希腊联军,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 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1527—1598西班牙国王(1556—1598)。继位时领有西班牙本土、尼德兰、那不勒斯、西西里、米兰及美洲殖民地。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迫害异端,镇压1568—1570年摩里斯科人起义,并实行重税政策。对外于1571年在勒班陀海战中大败土耳其舰队。1580年兼并葡萄牙。镇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遭失败。1588年派遣“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几乎全军覆没,从此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由于军费浩繁,聚敛日重,国内工商业凋敝,西班牙帝国即进入盛转衰的时期。 ☚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威廉(沉默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