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梅毒
先天和后天梅毒时都可并发脾梅毒,前者常引起明显脾肿大。病理变化不一,有的系树胶肿,有的为间质性、血管性改变或滤泡增生。二期梅毒时常引起的脾肿大仅可触及,而三期梅毒时可发生明显脾肿大,大部分为树胶肿所致,少数系纤维化所引起。树胶肿破溃后,瘢痕组织收缩,脾表面呈多发结节与凹陷,边缘呈锯齿状,极硬。梅毒病变侵及脾静脉可引起脾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有时导致大呕血。脾梅毒也常伴有肝梅毒。临床症状主要是脾肿大和继发性贫血,常需凭梅毒血清反应阳性与其他脾肿大相鉴别。
驱梅药物疗法常可奏效。外科脾切除手术仅适用于脾蒂扭转、游走脾或明显脾肿大引起腹部压迫症状、脾周围炎粘连导致剧烈疼痛、继发重度贫血而驱梅药物治疗无效时。手术一般无困难,死亡率低,效果好。术后机械性压迫症状消失,贫血迅速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