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脱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脱证

病证名。阴阳气血严重耗损的综合表现。症见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临床上把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部分休克属此范围。若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则称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属此范围。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脱为特征,故又称外脱。《灵枢·通天》:“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亦有将此作中风辨证分型之一,即实者为闭证,虚者为脱证。治疗急救一般应以回阳固脱为先。

脱证

阴阳气血严重耗损的综合表现。脱,指正气虚脱或阳气欲脱。主要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出,大小便失禁,肢体瘫软,舌痿,脉微细而弱等。故也称暴脱。也有人认为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引起的机能衰退者,亦属脱证。

脱证tuōzhèng

阴阳气血严重耗损的综合表现。症见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 脉微细欲绝等。临床上把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 称为暴脱, 部分休克属此范围。若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 则称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属此范围。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脱为特征, 故又称外脱。《灵枢·通天》: “阴阳皆脱者, 暴死不知人也。” 亦有将此作中风辨证分型之一, 即实者为闭证, 虚者为脱证。

脱证

脱证

脱证是指阴阳气血津液严重耗损,以致病情突变,阴阳决离的危笃证候。临床特点是汗出如油,口张目合,手撒尿遗,四肢厥冷,脉象微细欲绝等症。《临证指南医案·脱》徐灵胎评:“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
脱证《内经》称“脱”。《类证治裁》称“脱症”。《医宗必读》称“脱证”。《侣山堂类辩》称“虚脱”。《医学实在易》称“暴脱”。
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是由于精血、津液的外脱所致。《难经》则认为是亡阴、亡阳之变。《类证治裁》认为是由于阳气浮越或阴血下脱所致。《医宗必读》则认为五脏气绝而变生脱证。《侣山堂类辩·阳脱阴脱辩》:“阴阳虚脱,有外因、内因之分,有偏胜、偏绝之别。……若夫内因之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者,阳气生于阴精也;阴生于阳者,阴精之生于阳化也。阳化者,阳气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也。阴阳和合,交相生化,是为平人。如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此阴阳之生机欲绝于内也。” 因此,脱证的产生有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耗,阴不涵阳,阳气浮越发为脱证;若热病伤阴,房劳伤肾,虚损阴液耗伤,产后出血过多以及各种大失血,以致真阴亏损,津液大伤,阳气失其所依而骤越发为脱证;各种急重病证,如中风险候,重证呕吐,泄泻以及施用汗下太过伤正等,亦可变发脱证。《医学实在易》卷四:“或偶因嗔怒,或偶近房室、或偶然宴饮,偶然劳动,未避风日,遂猝然无知,痰涎壅盛,吐、泻、大喘、大汗等证,与中风无异。” 说明脱证可由各种原因导致。
分类
《内经》以精血津液分类,《灵枢·决气》篇:“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虚。” 《难经》以阴阳分类,把阳气严重耗损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称“脱阳”;把肝肾阴精过度耗伤而出现失明等症,称“脱阴”。《类证治裁》以部位分类,分上脱、下脱及上下俱脱。《医宗必读》以五脏分类,有心绝、脾绝、肝绝、肾绝、肺绝,即是脱证。
辨证施治
《金匮翼·中风统论》。“无论有邪无邪,总属脱证。脱则宜固,急在元气也。元气固,然后可以图邪气。”
(1) 脱阳:出《难经》。《难经·二十难》:“脱阳者,见鬼。” 症见汗出淋漓,神志散乱,面色苍白,目合口张,手撒,喘促不续,呼吸微弱,或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脉微欲绝,甚则脉伏等。多因阴寒内盛,阳气耗伤太过,或因误治发汗太过,以致证情突变,阳气暴越暴脱所致。治宜回阳益气固脱为主。急用大剂参附汤峻补。人参用量应倍于附子。如汗多加生黄芪、龙骨、牡蛎、山萸肉、五味子之类,以敛汗固脱。
阳脱患者常本于阴虚,回脱之后即须加用阴药。若有阳脱之兆,须先培其阴。《侣山堂类辩·阳脱阴脱辩》:“夫阳脱之患,多本于阴虚。如年老之人,足膝寒冷,此元阳之气渐衰,而欲绝于下,宜用参附、半硫之类,以助生阳;如或因脾胃虚而谷精不生,或入房甚而肾精日损,或忧恐而藏精渐消,或烦劳而精神日耗,以致阴气日衰,而阳将外脱矣。故治未病者,见阴精有亏,乃阳脱之渐,而培养其阴焉。” 《临证指南医案·脱》徐灵胎评:“阳脱者,非无阳也,乃阳气上越而不肯附于阴也;故欲止其汗,必用阴药以维系之,如真武汤为亡阳之祖方,必重用白芍,其义显然。”
(2) 脱阴:出《难经》 《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 症见汗出如油,面色天然不泽,或两颧色红,虚烦不安,或突然目盲神昏,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厥,大小便自遗,舌红或淡,脉细而疾等。多因热病伤阴,或暴吐暴泻,或出血过度,以致阴阳津液内耗,阳气失其所依外越而成。治宜滋补阴液,回阳固脱。急用地黄饮子合独参汤救治。
凡突然昏倒,人事不知者,宜先要分辨闭证和脱证。一般闭证比较多见,脱证较少见。但闭证失治,可发展成为脱证。亦可同时并见,故闭证治不及时或误治,或正不胜邪,可转为脱证。脱证经过治疗,或正气渐复,病情逐渐趋向好转。所以闭证和脱证往往出现互见的证候,治疗时要掌握标本缓急和扶正祛邪的原则。

☚ 闭证   咳嗽 ☛

脱证tuō zhèng

depletion syndrome;prostration syndrome; exhaustion syndrom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