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脑脂肪栓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脑脂肪栓塞fat embolism of brain

由于长管骨骨折、颅脑损伤、肥胖病人挤压伤,同时伴有血管损伤,使脂肪组织进入血循环,而停留在脑内血管中引起栓塞者,叫脑脂肪栓塞。依据脂肪栓子大小不同、栓塞的血管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不相同。但一般的可有意识丧失、抽搐、去大脑强直及各种局灶性脑症状。如同时伴有肺栓塞则有肺部的一些症状与体征。眼底检查在视网膜血管内发现脂肪颗粒,血色素可明显降低;脑血管造影无颅内占位性病变。治疗: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用适当浓度、适量酒精在病损近区血管注入可溶解脂肪栓子;其余同一般栓塞治疗。

脑脂肪栓塞

脑脂肪栓塞

本病系指由于体内、外的脂肪小球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导致急性脑梗塞而言。最多见于长骨(胫骨或股骨)、骨盆骨和肋骨骨折以及烧伤患者。由于骨折后的骨髓细胞和遭受严重创伤或烧伤的皮下脂肪组织所释放出来的大量脂肪小球,通过小静脉的破裂口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入肺,可能经肺部生理性动静脉吻合或心脏房、室间隔缺损进入大循环,从而引起脑、内脏和皮肤粘膜等方面的症状。
本病多在骨折、烧伤后经过所谓无症状期以后(一般约24~48小时)突然发病,以心、肺和脑部症状最突出。脑部症状可在心、肺症状前、后或同时出现,很少单独发生。心、肺症状通常以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和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脑部症状可表现为精神错乱、烦躁不安、木僵、癫痫大发作、昏迷和去大脑性强直等。脑脊液和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无异常。部分病员在创伤后2天至2周内,可在视网膜动脉和皮肤、粘膜上出现脂肪栓塞和出血点,尿中可查见较多脂肪小球。
如遇患者在骨折、骨折复位或广泛性皮下脂肪损伤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脑部症状和局限性神经体征时,应疑有本病可能。如在视网膜或皮肤、粘膜上发现脂肪栓塞证据,或从尿常规镜检中找到较多脂肪小球时,即可确诊。
发病后,除需立即固定好骨折的肢体,早期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注意维护心、肺功能和加强抗癫痫等治疗外,尚可静滴5%酒精葡萄糖液(无水酒精50ml加入5%葡萄糖950ml内,1日1次),或肌注小剂量肝素10~50mg,6~8小时1次,均有助于脂肪栓子的溶解,其他治疗可参见“闭塞性脑血管病”条。

☚ 外伤性椎动脉血栓形成   脑气体栓塞 ☛

脑脂肪栓塞

脑脂肪栓塞

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或肥胖病人有大块软组织挫伤,损伤局部的脂肪颗粒被挤进血循环内,除引起肺、心、肾、肝等栓塞外,脂肪栓子也进入脑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神经症状,由于脂肪栓子可以改变形状和大小,故脑血管闭塞多为暂时性。症状多在脑损伤的原发性昏迷好转后数小时或数日才出现。主要表现为头痛、躁动、谵妄、嗜睡、癫痫发作、上肢扑翼性震颤、轻偏瘫、失语、瞳孔大小不等和眼球震颤等,严重时可有继发性昏迷。此外,尚可有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快、体温升高等。伤后2~3日于颈肩、前胸、腹部和大腿等处皮下有出血点,眼底可有斑点状出血,视网膜血管可发现脂肪栓子。脑脊液、尿、痰内可检出大量脂肪颗粒,胸部摄片显示广泛性肺水肿改变。治疗包括:
❶骨折的肢体用夹板或石膏固定,以防止活动时脂肪继续被挤进血循环而加重脑栓塞。
❷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并可溶解脂肪栓子。
❸给予溶脂类药物如脱氢胆酸钠和5%酒精葡萄糖溶液等。
❹应用抗癫痫类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安定和水合氯醛等控制癫痫发作。
❺其它药物如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

☚ 颅内低压综合征   气颅 ☛
000109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