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脑死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脑死亡nǎosǐwáng

〈名〉 人的大脑功能永久性丧失,且先于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死亡。其判断依据是: 深度昏迷、瞳孔放大、脑干和脊髓反射消失等。一些国家已把脑死亡作为死亡认定的依据。

脑死亡nǎosǐwáng

大脑死亡。
 ◇ 体温上升到四十二摄氏度,就达到了机体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若升到四十四摄氏度,中枢神经高级部位,就会发生致命的损害(引起脑死亡)。
 ◇ 一位26岁的姑娘,因为车祸导致脑死亡,靠插管维持呼吸和心跳。(人民日报.2001.4.25)

脑死亡

脑死亡nǎosǐwáng

以脑和脑干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为标准认定的死亡。
 ❍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发生在心脏死亡以前|我国“~”概念的建立和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有关~立法标准正在研制之中。
▲心脏死亡

☚ 脑民   脑体倒挂 ☛

脑死亡

全部脑功能完全不可逆转地停止。脑死亡的概念与心脏死、肺脏死不同。脑死亡后,虽然用人工复苏办法可以维持数天或更久的心肺功能,但终不能复活。脑死亡的标准主要有:不可逆转的深度昏迷,脑反射全部消失,脑电活动停止,无自主呼吸,脑循环衰竭或停止等。脑死亡可原发于脑组织的严重损伤、出血、炎症、肿瘤以及其他原因(如疾病、损伤等)引起的脑水肿、脑压迫和脑疝等。当今世界上有些国家已接受了脑死亡的概念,有的还立法制定脑死亡诊断的标准,认为脑死亡的诊断一经确定,即可宣告病人死亡,尽管呼吸、心跳尚存,根据遗嘱或捐赠法案,可摘取其脏器供作移植。我国尚未就脑死亡问题立法。确定脑死亡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脑电图、脑血管造影、脑超声波探查以及脑脊液乳酸测定、颈动静脉氧分压差测定等方法。

脑死亡

在长时间缺氧、缺血情况下,往往导致严重的脑损害,使脑的机能完全永久性丧失。脑组织严重外伤,或患严重的脑原发性疾病,均可发生脑死亡。它与心脏死和肺脏死的概念有所不同。呼吸、心跳停止后,只要在脑神经细胞不可逆地死亡前,还有通过复苏使病人复活的可能。而脑死亡后,虽可用人工方法维持心跳和呼吸很长一段时间,患者却不能复活。正确地认识脑死亡,既可在脑死亡阶段来到之前进行积极抢救,对复苏的预后作出估计。又对器官移植的开展有很大益处。脑死亡的标准为:深度昏迷,脑反射全部消失,无自动呼吸,血液循环可以存在或正在衰竭。至于脊髓反射,临床观察表明在脑死亡后仍可存在。脑死亡的检查指征是:静脉注射阿托品,心率无改变,心电图无变化;变温试验和眼球震颤电流图为阴性;脑电图无改变;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液循环停止,颅内血管均不能充盈,造影剂多停留在颅底平面以下; 脑超声波检查,在荧光屏上没有血管博动的反射波; 颈动静脉氧分压无差异。目前,脑死亡不仅仅是医学上具有学术问题的新概念,而且涉及到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脑死亡brain death

系指脑细胞生物现象消失、生理功能停止而言。我国目前尚无脑死亡标准。美国哈佛医学院1968年对脑死亡确定如下标准:没有感受性和反应性;没有运动和自主呼吸;没有反射;脑电图平直。以上内容在24小时内反复多次测查均无变化,则为脑死亡。脑死亡在临床医学、法医鉴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脑死亡

不可逆的昏迷。有四条标准:1.没有感受性和反应性;2.没有运动和呼吸;3.没有反射;4.脑电图平直。以上四条标准的测试在24小时内反复多次结果无变化。


脑死亡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对死亡的定义和标准提出的新概念。认为只要脑的全部机能已经不可逆转的停止,不论还有无心跳和呼吸,即可确定人的死亡。脑死亡的研究和确定不论对于病人复苏的预后作出正确估计,还是对于开展器官移植提供最理想的供体,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概念及其诊断标准已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并且在法律上已被芬兰、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等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脑死亡brain death

指与生命活动相关的脑神经细胞首先发生不可逆转的功能停止引起的死亡。一切复苏方法对此均无效,而尚未达到脑死亡的心跳呼吸停止者则有复苏的可能。确诊为脑死亡后,即无进行复苏抢救的必要,可进行尸体处理。

脑死亡

脑死亡

脑死亡是死亡学中的一个新概念。1968年以来欧美许多国家的医学家,对脑死亡的确定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主要可归纳为:
❶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❷脑反射全部消失;
❸无自动呼吸;
❹大脑电活动停止;
❺脑循环停止。至于脊髓反射,心跳循环等,非其固有。脑死亡与心脏死亡、肺脏死亡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前者无复苏的可能,而后两者在神经细胞未达到不可逆性改变之前,存在复苏的可能。脑死亡者,绝大多数有神经组织的广泛性坏死,大脑和脑干有广泛的病灶,脑弥漫性梗死、脑干变形、受压、变位及缺血,小脑扁桃体坏死、溶解及水肿。因此在尸检时应对脑组织做详细的肉眼及显微镜检查。
脑死亡的发生可原发于脑组织的严重损伤、出血、炎症、肿瘤,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脑压迫或脑疝等; 也可继发于心脏或肺脏的功能先行障碍和停止。准确地确定“脑死亡”,不仅能对复苏的预后作出正确的估计,以便采取措施,抢救患者。同时对开展器官移植也是有益的。由于器官移植的开展,需要大量可供移植的器官,并要求愈新鲜愈好,为此从脑死亡者身上摘取器官,是最理想的。但这必须得到法律的允许和保障。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可摘取“脑死亡”者的内脏进行移植。故脑死亡的诊断标准越来越被重视。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各国的法律规定不尽一致,甚至在同一个国家(如美国),其法律规定也因州而异。美、英、德、法、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挪威等国都先后接受了脑死亡的概念,其中芬兰是在法律上接受脑死亡概念的第一个国家。法律规定,脑死亡的诊断一经确定,即可宣告病人死亡,其器官可供移植用。尽管文献上提出了不下30种诊断标准,但主要项目都相同:
❶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即使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亦无反应。但应排除中枢神经抑制剂的过量、体温过低(体温不低于35℃)以及代谢障碍或内分泌障碍等所致深度昏迷。
❷脑反射消失,包括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动眼反射、角膜及咽喉反射、腱反射等均消失。
❸无自动呼吸,自动呼吸完全丧失可从撤除呼吸机后观察3分钟病人仍无呼吸来证实。
❹大脑诱发或自发电活动停止,出现平的或等电位脑电图(大脑电沉默),24小时后复试仍无改变。
❺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的最可靠的指征,尤其当颅内病变或损害性质不明、诊断不清以及有药物作用或中毒可疑时。
上述指征均已具备,并经与器官移植无关的医生会诊,才可撤除呼吸机。在原诊断有疑议时,尚需神经科、外科或麻醉科医生会诊,必要时,应邀请法医参加。
脑死亡的实验检查法:
❶颈动静脉氧差。脑死亡者,颈动、静脉血氧张力几乎没有差异。
❷脑电图。出现平的或等电位脑电图,在24小时内反复描记而无改变者,即可判定脑死亡。
❸脑超声图。脑死亡者,在脑超声示波图上无血管波动的回声波。本法是近年提出的最简单最灵敏的检查法。
❹阿托品试验。将阿托品2mg (1~5mg)注入静脉内,在心电图下观察5~15分钟,阳性者较原心率平均增加20~40%,甚至脑死亡前的深度昏迷者也呈阳性,但已发生脑死亡者则为阴性。本法简单易行,仅数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❺变温试验。脑死亡者,因脑干的前庭通路完全破坏,故对强变温刺激也呈阴性反应。方法是往耳内灌注冰水,观察眼球有无震颤出现。为提高灵敏度,可用仪器自动记录眼震电图,脑死亡者呈平的等电位图线。
❻脑血管造影。脑死亡者颅内血管无造影剂充盈,仅停留在脑底平面以下,即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也只显示动脉而静脉无充盈。本法诊断脑死亡确实可靠,但颈动脉造影有诱发低血压的危险,而椎动脉造影的技术难度又较大。
❼脑脊髓液乳酸测定。脑死亡者由正常值2mEq/L上升到6mEq/L,但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以及脑瘤病人也可升高。
❽同位素检查。由静脉注射99mT(锝),然后扫描或照像,看脑动脉和静脉窦内有无放射性物质积聚。脑死亡时因脑循环停止故无放射性物质积聚,称为“冷脑区”;在颈总动脉内注射氙或碘马尿酸钠后进行脑血流测定,脑死亡者无明显血流;椎管注射放射性碘血清白蛋白,脑死亡者放射性物质完全停留在注射区,甚至48小时后仍无流动,说明脑脊髓液循环停止。

☚ 死亡   假死 ☛

脑死亡

脑死亡

严重颅脑损伤、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肿瘤等颅内压增高病人,当其颅内压迅速达到或超过脑动脉压时,脑循环即行停止,病人呼吸亦很快停止。在人工呼吸器和升压药物的应用下,心脏还能继续跳动并可维持数日乃至数月,肝、肾等内脏功能仍良好,但由于脑血流中断历时太长,全部大脑细胞都已死亡。这种状态称为 “脑死亡”。死亡的传统概念是以心跳和呼吸停止为依据。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确定死亡的标准已有重新认识的必要。由于复苏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一些心跳和呼吸骤停的病人,仍可由死亡中获得挽救,并恢复了健康,我国各地已报道了一些救治成功的实例。此外,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跳和呼吸停止数小时,术后照例恢复正常,这说明心跳和呼吸停止并不意味着病人必将死亡。另一方面,在上述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停止的病人,经各种复苏措施,心脏恢复跳动,而自动呼吸却未能恢复,在药物的应用下,虽可维持心跳和血压,但根据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多次重复,均提示大脑和脑干的功能已消失,脑已完全坏死。脑组织一旦坏死,不能恢复,也不能移植或代替。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它常早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心、肾、肝等)死亡。脑是生命中枢所在,故脑死亡应为人死亡的可靠标准。确定脑死亡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 严重颅脑损伤或颅内出血病人呈深昏迷。呼吸已停止,应检查脑是否仍有功能或尚处于可恢复的状态,如临床和检查能确定脑尚未死亡,则抢救应积极进行,不应持消极或放弃的态度。
(2) 颅内压剧烈增高可导致脑血流停止,脑功能完全丧失,数小时后全脑已坏死或自溶,仅心脏在跳动,在大量升压药物的应用下,血压和肾脏功能也难维持,这样的病人,临床实践证明尚无抢救成功者。因此,终止治疗是合理的。
(3) 脑死亡病人的内脏、器官尚不缺氧或缺氧不重,如移植给他人,成功率较高,能使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获得新生。死亡的人仍能给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应积极地加以鼓励。
目前被各国所公认的脑死亡标准归纳有临床标准:
❶自动呼吸停止(排除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和低温的作用),并在离开人工呼吸器3~5分钟后,呼吸仍无恢复表现者。
❷深昏迷状态,病人无任何自动的活动。
❸两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眼球不活动。
❹脑干反射消失,如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睫状脊髓反射、张口反射、头眼反射等均消失,压眶上神经无丝毫反应。
❺血压急剧下降,需赖升压药物维持。
❻脊髓反射,节段性的脊髓反射如上下肢腱反射、腹壁反射和跖反射有时仍可存在。上述情况经过6~12小时观察和重复检查,情况仍无变化者表示为脑死亡。检查标准: 脑电图,脑生物电活动消失,脑电图呈平线,或称“电静止”,在6~12小时内复查仍无变化者。脑超声图,脑血管搏动的回声波消失,呈一直线,重复检查亦同。前庭功能试验,以冰水注入外耳道,无眼球震颤出现,表示前庭核功能消失。阿托品试验,在心电图检查下,静脉内注入阿托品1~3mg (抑制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如无心跳过速,提示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功能消失。以上检查简便适用。其它方面尚有: 脑血管造影,对比剂停留于颅底,不进入颅腔内,在加压注射时,对比剂可进入颅腔的颈内动脉和其分枝,但不能到达静脉和静脉窦,提示脑循环已停止。核素检查,方法有静脉注射99Tc,然后用扫描或照象观察脑动脉、静脉和静脉窦内有无放射性浓积。脑死亡病人,脑循环已停止,故脑动、静脉内无放射性浓积; 脑血流测定,颈内动脉内注射133Xe,行脑血流测定,脑死亡病人,颅内无放射物质,提示无脑血流; 鞘内注射131Ⅰ化人血清白蛋白(RIHSA),放射物停止于注射区,长时间观察不流动,表示脑脊液循环停止。

☚ 去皮质状态   脑损伤后综合征 ☛

脑死亡

脑死亡

由持久严重的脑缺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全脑不可逆性功能丧失称为脑死亡。在人工维持呼吸及循环的条件下判断脑死亡的存在,必需遵循极为严格的标准,即在未应用低温治疗,未使用任何镇静药物,昏迷不是由于任何新陈代谢或内分泌疾病,无严重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或血糖异常的条件下,病人处于下列状态:
(1) 全无自动呼吸 (应停止人工呼吸3分钟以观察自动呼吸的有无。此时用气管内导管给氧每分钟6立升以防止于观察期发生缺氧)。
(2) 无任何自动动作,对痛、声、光刺激完全没有反应。
(3) 脑干的反射全部消失:瞳孔散大并固定,无角膜反射,无睫状脊髓反射,头部旋转时无反射性眼球运动,无呃逆、吞咽或咳嗽反射,无前庭眼反射,(向外耳道注入冰水20ml,不引起任何眼动反应)。无强直性颈反射。
(4) 肢体软瘫,某些病例可能尚能引得微弱的脊髓反射,如肌腱反射。
(5) 血压低,停用加压药即不能维持血压。
(6) 如除去病人躯体的复盖物后体温有自动下降到36.6℃以下的趋势。
(7) 脑电图特征是一个重要的客观指标。表现为脑电活动的消失,即“脑电静息”。这是指在下列的特殊技术条件下脑电描记中无大于2μV波幅的电活动:
❶应有一个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❷应用耳电极,头皮电极不少于10个。
❸有一个导联用于描记心电,以便及时发现及辨明心电伪迹。
❹另有一个导联作为非头部导联(如放于手背)以便于发现由于环境中的干扰而出现的伪迹。
❺电极间电阻应在100~10,000Ω之间。
❻电极间距分钟,再加倍后描记10分钟。还应再用最大增益描记一段。
❽用机器允许的最慢低速描记。
❾描记中应试给疼痛、高声、强光等刺激以观察反应。
❿如在上述条件下获得“脑电静息”的记录,应在24小时后重复描记一次。如所得记录两次相同则脑死亡(亦即不可逆转的昏迷)的诊断可以确立。

☚ 脑缺氧和缺氧性脑病   肺性脑病 ☛
脑死亡

脑死亡brain death

是指枕骨大孔以上(包括第1颈髓)颅腔内全部神经元功能的不可逆性永久性死亡。其临床诊断标准:⒈意识丧失,深昏迷,Glasgow 3分,无睁眼,无自主运动,无疼痛刺激反应,咳嗽、吞咽反射消失,各种深浅反射消失。⒉瞳孔固定,对光反应消失,眼球不活动,瞳孔可散大(≥4mm),也可不散大。Xi自主呼吸完全停止,需24h以上,为了慎重鉴别,必须进行一次“无呼吸检查”或“呼吸暂停试验”,方法如下:⑴保持呼吸道通畅,先用人工呼吸机供应纯氧,吸入10min,再以95%O2加5%CO2混合气体吸入保证PaCO2>40mmHg。⑵脱开人工呼吸机,将吸氧导管插入气管隆突水平,纯供氧6L/min,观察5~10min,如无自主呼吸出现,PaCO2≥60 mmHg,PaO2<50 mmHg(正常为100 mmHg或13.3kPa)可证明患者呼吸中枢已死亡,符合脑死亡标准。⑶或脱离人工呼吸机3~5 min后仍无自主呼吸出现。⒋脑干反射全部消失,表现有:⑴睫反射消失,即刺激患者锁骨上区引起的同侧瞳孔散大反射消失。⑵额眼轮匝肌反射消失,即用手指向外上牵拉患者眉梢外侧皮肤并作固定,然后用叩诊锤叩其手指,引起同侧眼轮匝肌收缩,闭目反应消失。⑶垂直眼前庭反射消失(可无偶眼运动),眼球固定,即将患者头俯仰时,双眼球和头的运动呈反方向上下垂直移动消失。⑷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光刺激瞳孔不引起缩小,两眼固定,散大或大小不等。⑸角膜反射消失。⑹嚼肌反射消失,即叩击颏部引起嚼肌收缩消失。⑺水平性眼前庭反射又称娃娃眼现象,是指在头部左右移动时双眼球呈反方向水平移动,若眼球固定不动则消失。⑻眼心反射,即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反应消失。⑼掌颏反射消失,即轻划手掌引起颏肌收缩消失。⑽角膜下颌反射消失,即轻触角膜引起眼轮匝肌收缩闭目,且反射性引起翼外肌收缩,使下颌向对侧移动反应消失。⑾咽反射、吞咽反射和气管内咳嗽反射消失,刺激咽部或气管引起恶心、吞咽或咳嗽活动消失。主要辅助检查:⒈脑死亡的脑电图(EEG)检查为等电位脑电图或称静息脑电图或平坦直线脑电图,其脑电活动应不超过2μv/mm或完全消失为平波。EEG检查时至少四个通道同时记录,分别以平常、加倍及最大幅度下记录至少10min,极间距7~10cm,极间电极阻抗100~10000欧姆,也同时作心电图(ECG)12~48h之间重复两次EEG。⒉阿托品试验阴性 心电图检查对静脉内注入2~5mg阿托品,观察5~15 min,阳性者心率增加20%~40%。脑死亡时,阿托品不引起心率增快。Xi诱发电位检查 ⑴脑干诱发电位(BAEP),脑死亡时BAEP双侧呈平坦型静息电位状态。⑵体感诱发电位(SEP),脑死亡时两侧SEP呈平坦型静息电位状态。⒋经颅多普勒(TCD) 脑死亡时,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液流动不稳定,血流消失,血流逆行或血流信号消失。⒌血气分析 PaCO2>60mmHg,而PaO2<50 mmHg仍未见自主呼吸,可认为呼吸中枢衰竭,而确诊脑死亡。另外其他检查可见:
❶CT 脑死亡时,出现“颅腔填塞”即蛛网膜下腔、脑室、脑池也消失,增强扫描时,脑血管不见增强显影。
❷MRA或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SPECT 颅底大血管不显影。
❸DSA 脑内无血流或血流停滞在颅底。
❹功能性脑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扫描(PET) 脑死亡时静脉注射同位素标记物都积聚在颅底。
❺血和CSF中乳酸含量增高。上述诊断标准中临床标准是必备条件。诊断脑死亡需观察一定时间,已具备临床标准和辅助标准6h后重复检查一次,如已重复两次,即12 h后观察仍为脑死亡,可确诊为脑死亡。脑死亡确定是一项严肃工作,需一定资格两位以上医生确定,并经一定机构审批才能成立。各国对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亦不尽相同。法国(1959):⑴深昏迷,全身毫无反应。⑵自主呼吸停止,无肌张力,呈弛缓性瘫痪。⑶全部反射都消失。⑷除非用人工方法,往往不能维持血液循环。⑸脑电图检查呈一直线,对任何刺激无反应。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1968):⑴深昏迷,各种感觉和反应完全消失,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⑵无自主呼吸,观察1h。停用人工呼吸机3min而无自主呼吸。⑶一切反射均消失。⑷脑电图呈平直线或等电位(静止性或直线性脑电图)。北欧Mohandas(1971): ⑴深昏迷,无任何自主活动。⑵测试4min无自主呼吸。⑶脑干反射(瞳孔、角膜、吞咽等)均消失。⑷以上情况持续12h以上。英国(1976):⑴深昏迷,需除外药物中毒、低温、代谢及内分泌疾病。⑵自主呼吸极微弱或停止,需用呼吸机维持,脱离呼吸机后无呼吸运动,需除外肌肉松弛剂中毒。⑶患者具有无法医治的结构性脑损害,病因应充分确定。⑷所有的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角膜、眼前庭、颅神经支配的运动反射、吞咽反射等。⑸24h后复查情况不变。⑹脊髓反射可出现或可存在。⑺脑电图检查非必须,不必做脑血管造影或脑血流测定。

☚ 生物学死亡   扼死 ☛
0000021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