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脐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脐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又名脐痈毒。生于脐中之痈肿,系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红则清解,以外痈治之;若色白宜隔蒜灸之;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加升麻;便结者服内疏黄连汤;溃后得稠脓者为顺,时出黄水为逆,易成脐漏,宜服黄连平胃散,或导赤散加归尾、赤芍、银花,外用三妙散、龙骨散干撒之。余治法参见外痈、漏条。

脐痈

❶病名。出自《疮疡经验全书》。生于脐部的痈。即脐部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小儿。系心经火毒流入小肠,或脐部搔痒感染引起。表现为脐部红肿疼热,重者破溃流脓,并可引起腹腔继发性感染; 慢性者,可形成瘘管,称为“脐瘘”。
❷即腹痈。

脐痈qíyōng

❶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生于脐部之痈。由心经火毒流入小肠积聚而成, 或脐部搔抓后继发感染所致。症见脐部肿突, 皮色或红或白。即脐部感染。治宜清热解毒利湿。用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 或导赤散加归尾、赤芍、银花。外治参见外痈条。此症如不能消散, 可内溃穿透腹膜或形成漏管(见脐漏条), 与一般外痈有别。
❷即腹痈。详该条。

脐痈

脐痈

痈生于脐部者,称为脐痈。见于《疮疡经验全书》,谓:《……若不速治,即内溃,脐中出脓,四周坚硬出血水者即难治也。”《疡科心得集》有“小儿脐中撒尿”的记载。由此可见,本病溃后能较快收口愈合者,乃属痈证范围。溃后久不收敛,甚至内溃透膜形成瘘管者,多为卵黄管残留症或脐尿管闭合不全而继发感染所致。本病多由心脾湿热火毒结于脐中,以致血凝毒滞而成,或原有脐孔湿疹,脐中渗液,复因搔痒染毒所致。证见脐部肿大高突,皮色焮红,灼热疼痛,伴畏寒发热者,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利湿,用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若溃后脓出稠厚无臭味者,易收口痊愈。发病前脐孔时流粘液或排出尿液,或脐周湿毒,感染毒邪,肿胀疼痛,脓出臭秽,可致久不收口,脐孔处胬肉高突,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索状硬结,此为“脐漏”,伴面黄、肢软乏力者,宜补养脾胃为主,用四君子汤加味。
外治: 参见“痈”条。脐漏者,可用七仙条化管,再用提脓收口之药,对久不收口者,可行手术治疗。

☚ 腋痈   臀痈 ☛

脐痈qí yōng

umbilical absces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