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脊胸天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脊胸天牛mango long-horned beetle幼虫蛀害杧果等树干的甲虫。学名Rhytidodera bow-ringii White。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区亦有分布。是杧果的主要害虫。寄主植物有杧果、腰果、橄榄、厚皮树、朴树等。成虫体长25~35毫米,栗色至栗黑色。雄虫触角约为体长的3/4,雌虫触角较短。前胸背板前、后端具横脊,中间具有19条纵脊。鞘翅除具灰白色短毛外,尚有5条纵行的金黄色长斑纹(见图)。卵椭圆,色乳白。末龄幼虫体长约77毫米,乳黄色,具褐色短毛。前胸背板后方具乳白色凸形盾状隆起,后方两侧各具纵线,第一至七腹节具步泡突,背面的步泡突由两条横沟和两条纵沟以及沟两侧的瘤突组成。
中国华南年生1代。以幼虫越冬,少数蛹和成虫也可在孔道内越冬。翌年2~3月天气回暖时,越冬成虫开始钻出孔道,交配产卵。不同发育进度的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上中旬至5月下旬陆续化蛹,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最多; 3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羽化期,5月羽化最盛。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成虫出洞盛期。5月上旬到7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到翌年3月上旬为幼虫期。发育不整齐,3~8月间杧果树上均能找到幼虫和少数蛹及成虫。成虫有弱趋光性,夜间活动较多,尤以20~22时最盛。交配后约经3天产卵。每雌虫可产55~180粒卵。产卵历期9~24天,成虫寿命12~41天。卵散产在距顶芽不远的小枝上,用胶液粘附。卵期约8天。幼虫孵化后,从枝条顶端向下蛀食。一头幼虫蛀食为害期长达10个月左右,蛀道平均长230厘米,每隔一定距离有一个排粪孔通向外方。一株杧果树最多有200多头幼虫,末龄幼虫在化蛹前,从蛀道底部向上移动,在距离前一个孔洞50厘米左右处,由幼虫分泌一种钙质物,将通道两端封固,化蛹其中。从预蛹至羽化,约需一个月。宜剪除虫害枝,也可向蛀孔注入少许敌敌畏或乐果药液,然后用粘土将孔洞连洞口附近的排粪孔一起封住,即可毒死在枝干内的幼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