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脉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脉搏màibó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引起的动脉跳动。 脉搏màibó❶ 〈名〉心脏收缩引起的动脉有规律的跳动:中医根据脉搏来诊断病症。 脉搏màibó〈名〉 原指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比喻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发展趋势的东西。 脉搏màibó〈名〉原指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比喻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发展趋势的东西。 脉搏màibó〈名〉比喻社会、生活等发展、变化的情况或趋势。如:时代的脉搏。 脉搏mài bó动脉由于输出血液冲击而产生的跳动。简称脉。1909年周树人《人生象学·本论》:“运动方中,而呼吸忽迫,血行顿弱,或一分时中,脉搏数逾百二十者止之。”1918年觉迷《西药指南》上卷:“此症最为危险。其初稍有热候,知觉异常及麻痹,脉搏频数,心悸亢进,呼吸促迫,心下苦闷,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皮肤现青色。” 脉搏 脉搏血管局部上下起伏的搏动。也称动脉脉搏。是检查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方法之一。一般人脉搏每分钟70—80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每分钟可减少到50—60次,优秀运动员每分钟仅有40次左右。脉搏与心搏频率一致,可以反映心搏的频率、节律、心缩力的强度和动脉管的弹性等。在运动中,常用它反映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评定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后恢复的情况等。一般健康人跑步锻炼每分种心率以140—170次为宜。 ☚ 身体素质 呼吸差 ☛ 脉动 脉动脉(脉搏;脉息;心脉;行脉) 心搏 ☚ 心跳 痉挛 ☛ 跳动 跳动跳(跳突;跳荡;心~;肉~) 搏(脉~) 跃动 另见:心动 ☚ 摇荡 振动 ☛ 趋势 趋势样子 脉搏(时代~) 另见:潮流 发展 方向 进步 前进 ☚ 趋势 趋向 ☛ 脉搏 脉搏象征生命的搏动,思想和感情的搏动。 ☚ 血肉 血液 ☛ 脉搏pulse随心脏舒缩发生的血管壁的周期性搏动。脉搏可在动物体表摸到或用仪器记录下来。脉搏有动脉脉搏和静脉脉搏,通常所说的脉搏是指动脉脉搏。 脉搏pulse随心脏跳动而引起的血管壁(动脉或大静脉)周期性搏动。可在体表一定部位触摸到或用仪器将脉搏描记下来。可分为动脉脉搏和静脉脉搏两种。 脉搏 脉搏maibo动脉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有节律的搏动。与心脏收缩力、心率、心律、血容量、血管弹性密切相关。一般将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按手腕上方便可了解挠动脉的搏动频率、节律及波形。正常人心率为60~100次/分,心律规则、强弱适中。在中医学中脉搏的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医学中,脉搏常可以反映出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情况。临床上异常脉搏分7种:(1)水冲脉:脉搏起落急促有力,提示脉压增大;(2)奇脉: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消失;(3)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出现一强一弱的脉搏;(4)脉搏短绌:心率多于脉率,脉搏不规则,强弱不等,见于心房颤动;(5)联脉:每两脉搏后出现一间歇; (6)反关脉:动脉异常走行所致;(7)无脉:在正常动脉搏动部位无脉搏搏动,提示动脉阻塞等情况。(郭静萱 张明杰)血管(xueguan) 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人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处外,血管遍布全身。按血管的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3种。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支,口径渐细,管壁渐薄,最后分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间。毛细血管再汇合,逐级形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动脉和静脉是输送血液的管道,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动脉与静脉通过心脏连通,全身血管构成封闭式管道。人体内血管分布常具有对称性,并与机能相适应,大的血管走向多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神经一起被结缔组织膜包裹成血管神经束。 ☚ 微循环 动脉 ☛ 脉搏 脉搏maibo动脉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有节奏的搏动(见图)。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入大动脉,大动脉扩张;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大动脉又回缩。这种发生在大动脉的搏动可沿着动脉管壁依次向全身各动脉传播。在手术时暴露动脉可以直接看到这种搏动。一般将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按手腕上方,便可触诊桡动脉的搏动快慢强弱等。脉搏与心脏射血量和小动脉的口径及动脉管壁的弹性有密切的关系。因而脉搏不但能反映心脏和动脉本身的机能,而且还因循环系统遍及全身,所以全身某些器官的功能失调也必然会在脉搏中得到反映。在中医学中脉搏的检查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脉搏 ☚ 减压反射 血管 ☛ 脉搏pulse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全身动脉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叫脉搏,即动脉脉搏。正常人脉搏与心脏跳动相一致,每分钟约60~100次。脉搏的频率与强弱受心脏的机能、血容量、脉管壁的弹性及全身状况的影响。临床上很多种疾病对脉搏均有影响,故测量脉搏是临床上所有病人均须检查的项目。脉搏的改变对诊断某些疾病及判断其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用脉搏描记器来观察脉搏的波形对诊断某些疾病更有较大的意义。 脉搏动脉的搏动。每一个心动周期,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每分钟60—100次。 脉搏见“医药卫生”中的“脉搏”。 脉搏 脉搏随着心脏的周期性活动,动脉血管和较大的静脉血管内的压力与容积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搏动,可在体表摸到或用仪器记录下来。这种搏动称为脉搏。 动脉脉搏与静脉脉搏图 动脉脉搏所反映的压力变化能以波浪形式沿动脉管壁向末梢传布出去,其速度远较血流速度为快。脉搏沿动脉管壁向外周传导过程中,由于管壁的弹性阻尼作用,使波形逐渐变化,高频波首先消失,波的振幅逐渐衰减。另有一改变波形的因素是前次脉搏波向动脉末梢传播到动脉分支处由于阻力而折返,沿管壁逆行传导,并逐渐衰减。倒传的折返波与后继的脉搏波相干涉,也使脉搏波形发生变化。脉搏波向动脉末梢传导的速度取决于血管壁的弹性,主动脉的弹性纤维层最厚,压力传导速度最慢,越到外周动脉弹性纤维层越薄,压力波传导速度越快。正常情况下,主动脉脉搏的传导速度约为3~5m/s;较小的动脉约为15~35m/s,动脉硬化时则传播速度增快。 静脉脉搏 心动周期中血压的波动一般在血流到达各组织毛细血管床时已基本消失,故外周静脉血压无搏动。但右心房的压力波可逆传到近心脏的大静脉,故大静脉又出现静脉搏动。人体取平卧位时(不用枕头),通常可观察到颈外静脉搏动,通过仪器可记录到颈静脉脉搏图(见图)其波形可分为a、c、v三个小波。波的形成来源于心房压的变化,心房收缩时房内压、腔静脉和颈静脉内压力均升高,出现a波,随后心房舒张,压力曲线下降。当心室收缩时,室内压升高,压力经房室瓣可传递到心房,可使房内压升高,形成c波,随着心室射血体积缩小,心底下移,心房容积扩大,房内压明显下降。以后由于静脉血回流,心房内血量增加,房内压逐渐升高,形成V波。 静脉脉搏图形较为复杂,常不易辨认,故常同时记录动脉脉搏图或心音图(见图),与动脉脉搏图上升支或第一心音相应的静脉搏波为c波,然后定出c波前面的为a波,后面的为v波。静脉脉搏既然反映心房内压力变化,因此可用它来观察心搏过程,例如a—c波间隔可表示心房收缩到心室收缩时间,c—v波间隔为心室收缩时间。但在心电图技术已普遍使用的今天,它们已很少用作临床检查的指标。 ☚ 血压 微循环 ☛ 脉搏 脉搏脉搏系指动脉搏动,它与心脏收缩力的强弱、心率快慢、心律是否规则、血容量多少、脉压大小、以及血管弹性如何等均有密切关系。一般检查脉搏常在两侧桡动脉处触诊其搏动的速率、节律、强弱和动脉壁弹性等,但在必要时也应该检查两侧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等的搏动。正常脉搏速率与年龄有关,成年人脉搏速率为每分钟60~100次,一般为70~80次,幼儿每分钟约110次。正常人脉搏节律规整,强度适中,动脉壁有弹性,按之稍有阻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脉搏有以下几种: ☚ 体温 血压 ☛ 脉搏 脉搏pulse为“动脉搏动”的简称。 ☚ 动脉搏动 脉率 ☛ 脉搏pulse 脉搏mài bópulse; sphygmu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