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能滩吊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能滩吊桥 能滩吊桥位于泸溪县境319国道沅陵三角坪于茶洞段,跨越武水支流能滩河。建于1938年,为国内唯一钢链吊桥。因桥位处两岸河谷陡峻,深达20余米,水流湍急,且有石流,河中建墩困难,其桥以两索塔悬垂并锚固于两岸的钢链上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吊桥跨径80米,桥高20米,桥面宽4.5米,载重标准10吨,并规定一次只准通过一辆汽车,桥台面砌,桥塔为空心圆柱式铸钢结构,高9米,悬索为链条式,由65节铸钢眼杆构成,悬链总长82.08米,锚锭杆与链条的联接采用特殊形状的锚锭链条,扳动螺帽可以调整链条弧线。吊杆每边32根,桥面每侧以4根钢圆条作缆将桥面拉紧以防水平摆动,未设加劲桁构,仅两边安装一道角钢栏杆。所有悬链、桥塔均系利用废汽车钢架,由湖南机械厂用电炉铸钢,经湖南大学工场实验合格后采用。吊杆、栏杆、锚定及螺栓等钢材则由国外进口。该桥在1954年川粮北运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因过往车次增加,使加劲桁构变形开裂,于1959年按14.3吨载重改善,1965年将角钢栏杆改装成加劲桁2构,木横梁改为钢横梁,使吊桥载重达到汽—13主车加8吨拖车。1969年由省交通厅投资,在此桥下游75米处建成单跨70米空腹式石拱桥,桥长117延米、宽7.5米、高27米,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 ☚ 金竹山大桥 洪江公路大桥 ☛ 能滩吊桥 能滩吊桥交通建筑。中国公路史上最早修建的现代钢链吊桥。位于泸溪县洗溪镇能滩村西。系湘川公路(319国道)公路桥,东西横跨武水支流能溪河。桥位两岸河谷陡峻,水深达20余米,水流湍急,有流石,河中建墩困难。1936年底湘川公路竣工时,筑临时性木便桥,纵坡度达22%,行车极不安全。1936年由周凤九根据地形设计钢链吊桥。1937年3月由欧阳缄组织施工,自行冶铸报废汽车为吊桥钢结构。1938年5月建成通车。耗银洋69000元。跨径80米,高20米,桥面宽4.1米,载重标准10吨。桥台石砌,桥塔为空心圆柱式铸钢结构,高9米。悬索为链条式,由65节铸钢眼杆构成,悬链总长82.08米,横向间中距5米。吊杆每边32根,桥面每侧以4根钢圆条作为风缆将桥面拉紧,以防水平摆动。锚锭以槽钢和圆钢构成框架,用混凝土埋置于两岸石壁锚洞中。锚洞口安装铁门,以策安全。1954年因川粮北运,车流量大增,载重有超过8吨者,故加劲桁构有变形开裂现象,经整修尚能保持平衡。1958年9月以后运量急增,常有总重14.3吨的拖挂通过,加劲桁构栏杆变形开裂断脱现象严重。1959年按14.3吨设计更换加劲桁构栏杆,恢复正常通车。1965年又将角钢栏杆拆去,改装加劲桁构,并将木横梁改为钢横梁。1969年在吊桥下游75米处另建单跨70米空腹式石拱桥,桥高27米,桥面宽7.5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0.25米。两岸各2孔引桥,分别为6米、7米,桥全长117延米。1970年能滩大桥建成,吊桥停止使用,作为文化遗产保存。 ☚ 湘潭湘江大铁桥 衡阳湘江大铁桥 ☛ 能滩吊桥 能滩吊桥位于泸溪县洗溪镇能滩村西。钢结构链式吊桥。1936年建。周凤久设计。东西走向。全长80米,宽4.1米。 ☚ 泸溪县 凤凰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