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néngyuán wēijī因能源的缺乏而产生的严重恐慌。 能源危机néngyuánwēijī因自然能源的缺乏而产生的严重恐慌。 ◇ 以电为动力,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汽车的能源危机问题,低噪音和无排放特别对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具有吸引力。(人民日报.1995.8.30) ◇ 为避免出现“能源危机”,世界各国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民日报.2000.1.26) 能源危机néng yuán wēi jīэнергет зис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本世纪70年代,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却消耗世界能源产量的4%以上。1972年美国消耗的能源75%以上为石油和天然气。统计数字表明,美国使用的能源每16年增加一倍。能源危机使人们有必要制订保护能源的计划,也促使人们研究备用能源。 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nengyuan weiji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石油供需紧张形势。又称石油危机。石油是西方世界的主要能源,西方世界的石油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并大多来自中东和西北非地区。过去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产油区的石油开采、炼制与销售,左右着世界石油市场,并压低石油价格,保持高额利润,严重损害了产油国的国家主权。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联合第三世界其他产油国家,把石油当作捍卫国家主权和反对侵略战争的武器,对持亲以色列立场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和增加本国股权等措施,打击了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支持者。致使那些主要依靠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国家能源形势紧张,形成第一次能源危机。1980年9月,伊朗与伊拉克两大产油国之间爆发武装冲突,又一次冲击了世界的能源形势,引起第二次能源危机。能源危机波及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使主要依靠中东石油的国家被迫实施配给制度等应付石油短缺的紧急措施,并因油价暴涨造成外汇赤字和经济增长急剧下降。 ☚ 布雷顿森林会议 反托拉斯法 ☛ 能源危机国家或地区某个时期取得的能源总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随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当代主要能源石油和煤炭(非再生能源)可开采量日趋减少;形成可再生能源未大量开发利用前的世界性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发展可再生能源,辅以节能是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唯一途径。 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指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其表现形式有两种:(1)因能源供需之间的比例失调所产生的能源短缺;(2)能源价格暴涨。20世纪70年代以来曾发生过两次能源危机。1973年底,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实行石油国有化、禁运、降低产量等措施,将阿拉伯轻油每桶由3.11美元提高到11.651美元,使资本主义世界石油进口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了第一次世界性能源危机。1980年,由于两伊战争对石油供应的冲击,使油价由每桶13美元提高到50美元,上涨了近3倍,出现了第二次世界性能源危机。能源危机使主要依靠中东石油国家的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为日本,使它的经济年增长率从10%降为-2%,损失产值约5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能源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石油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主要工业国家完成了能源从以煤为主到以石油为主的过渡,从而使石油成为继薪柴和煤炭之后的第三代能源。石油成了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西欧、日本和美国是世界上三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区,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石油,进口数量高达本国消费量的40~99%,形成了工业发达国家依赖从发展中产油国大量进口石油的局面。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实行减产、禁运、国有化和提价,触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能源危机。石油提价后,石油进口国为了减少石油费用支出,各工业发达国家纷纷研究解决本国能源问题的对策,普遍认为,节能是近期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并积极开展替代能源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由于贮量有限,消耗加剧,而面临资源紧缺乃至枯竭的现象。可通过改进技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寻求新的替代能源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以克服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七十年代以来石油供应的危机。七十年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在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60%。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长期从发展中国家的产油国取得廉价的石油供应。而亚、非、拉主要石油生产国为了统一和协调石油政策、保卫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反对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剥削,于1960年建立起石油输出国组织。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联合其他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拿起“石油武器”,开展斗争。他们决定减产、提价,并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禁运,还采取了石油企业国有化及在合营石油企业中扩大本国股权的措施。这一斗争打破了历来由国际石油垄断集团控制和压低原油价格的局面,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付出合理的价格方能取得进口石油。石油价格的提高,扩大了他们进口石油的支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从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经济危机。于是形成了近几年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惊呼的“能源危机”。实际上“能源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和剥削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各种矛盾激化的表现。 能源危机指资本主义国家以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发生严重恐慌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由于它的核心问题突出表现在石油方面,通常也称之为“石油危机”或“燃料危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能源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垄断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剥削,是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一大暴露,它并非意味着世界能源行将枯竭。由于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使国内外的能源储藏遭到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许多重要的能源资源急剧减少; 另一方面,因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畸形发展、扩军备战以及生活中的极度浪费,能源的消耗急剧增长,使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能源危机。能源危机是帝国主义内外矛盾日益激化的具体表现。 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又称“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以来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供不应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主要表现为石油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危机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控制了亚、非、拉产油国的石油资源。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控制,采取种种措施,使美国及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形成能源危机。它并不是由自然界中能源枯竭造成的,而是由资本主义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 结构性衰退 石油危机 ☛ 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
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