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gandhara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Gandhara

(音调3)持地。


Gandhara

甘陀罗,《摩诃婆罗多》里甘陀利的父亲苏波罗王的王国。


Gandhara

犍陀罗,公元前6世纪—公元4世纪印度列国时代16 国之一,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界,首都旦叉始罗。犍陀罗意译香行、香遍、香风,位于今西北印度喀布尔河下游流域,五河流域之北。犍陀罗国的领域,经常变迁,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入侵印度时,它的都城在布色羯逻伐底,约在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城东北之处。公元1世纪时,贵霜王朝兴起于印度北方,渐次扩张版图,并有喀布尔河一带。迦腻色迦王即位时,定都布路沙布逻,就是今天的白沙瓦地区。王去世后,国势逐渐衰微,至寄多罗王,西迁至薄罗城,以王子留守东方。犍陀罗(国名) 亦译健驮逻、健陀罗、乾陀罗、乾陀卫、乾陀。《大唐西域记》载:“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印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按健陀罗本梵语,其义为香,故或译为香遍国,国名颇古。印度阿输迦王,已曾遣僧传教于其地,惟当时地域颇广,自今之白沙瓦,至古之呾叉始罗,皆其境。其后迭属于弥兰及大月氏,迦腻色迦王即建都布路沙布逻城,以统辖大月氏全帝国者也。迨大月氏衰,小月氏族为嚈哒所迫,南都布路沙布逻,领有今之喀布尔及船遮布,旋为嚈哒所取,故健驮逻于东方历史上最有价值。”今阿富汗之喀布尔,堪达哈尔以东,及印度之西北边省,悉为犍陀罗故地。而堪达哈尔即犍陀罗之音转。布路沙布逻城即今西北边省之白沙瓦,斯瓦特即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属古犍陀罗,当时这里的佛教曾十分兴盛。出生在这个地区的莲花生大师于公元8世纪中叶来到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地区,弘传密宗教法,成为西藏的密宗祖师。藏族人一直将该地区看成是佛教的圣地。犍陀罗艺术也就随之在西藏传播开来。犍陀罗佛教艺术,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内容与来自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结合而产生的。作品的特点表现为佛陀多着通肩式披衣,衣服褶纹起伏很大,立体感强,衣纹走向从右上往下倾斜,左手习惯性地抓握着大衣的一角,头发呈水波状或涡卷状,覆盖着肉暮,鼻梁与额头成一线,凹目高鼻,薄唇,蓄有两撇上翘的小胡须;菩萨穿裙,袒上身,上身往往搭裹一条布,从左肩搭于右手上,颈部饰有颈圈、项链、璎络等物,形体健壮,身材粗短,姿态有力,犹如年轻的男性武士,头发很浓,发型翻卷,为束扎头发,头发正中有方型饰物和大花卷,宝增在脑后结为四根,在两耳侧如蝴蝶般飞舞飘扬,耳朵上有耳饰。佛、菩萨像大多有同心圆形光背,下为四方形台座,台座四周刻供养人,左右为两个狮子,中间置水瓶花叶。

Gandhara犍陀罗

历史上著名地区,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曾是波斯阿赫明尼德帝国的一部分(前6世纪),后被亚历山大所征服(前327~前325)。一向是文化交流中心。公元初几百年,犍陀罗派把希腊、罗马艺术风格和东方艺术特色相结合,发展了犍陀罗艺术;选取佛教故事作为雕刻内容,使该地区成为佛教艺术中心。

Gandhara

甘达罗,古婆罗多一国家,人们认为这片土地从信度河边延伸开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