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能源dònɡlì nénɡyuán【同】 都是名词;都指能产生力量、能起作用的东西;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作主语、宾语。 【异】 “动力”侧重指能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例如:水力、风力、电力、畜力等,也喻指推动工作、事业前进的力量;既有物质动力,也有精神动力,适用范围比较大;有构词能力,可构成“动力机”、“动力线”、“动力站”等词语。[例]让二滩电站满足人民用电的需要,是二滩人的精神~。“能源”侧重指能产生力量的基础物质;多指具体事物,例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风、电等能产生力量的基础物质;不指抽象事物。[例]煤和石油是当今世界重要的两大~。 能源néngyuán可以产生能量的资源,如水力、风力、煤炭、石油等 △ 开发~。 能源néng yuán指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1947年《科学画报》第十三卷第三期:“新原子时代的发展本身就几乎像一种连环作用,没有人知道在这用之不竭的能源的发现及应用的过程中,最近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1948年顾均正《从原子时代到海洋时代·原子能的开发与未来的展望》:“取给最便的能源却是原子。”◇储能。 能源néng yuánэнéргия; энергоистóчник; энергонос ческие ресýрсы; истóчник энéргии能源 能源nengyuan拥有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能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的来源,从广义上说,能源应包括人们自身和人的食物在内;从狭义上说,能源则指一切燃料以及阳光、流水、风、地热、原子能等等。人们通常所说的能源,多半指的就是人从自身和食物以外取得的拥有能量的物质。到目前为止,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能源,按其来源可以分成四大类: ❶太阳能。太阳在进行激烈原子反应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因而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地球上的许多能源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❷原子核能。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在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❸地热能。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在蜕变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❹潮汐能。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和它们相互的引力作用,造成海水有规则涨落,因而使海水具有运动的能量。就其实质而言,前三类能源又都属于原子核能,只是太阳能是在太阳上自然产生原子反应时释放的能量,地热能是在地球内部自然产生原子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而原子核能是人工进行原子反应时释放的能量。 按照能源在自然界形成的方式,可以把能源分成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大类。所谓一次能源是指自然形成和现成存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所谓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人为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例如焦炭、煤气等煤炭加工产品,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石油加工产品,以及由生物质(指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象树木、作物、水生植物、各种有机废物等)能加工生产的甲醇、酒精等。一次能源中的那些不因人们长期使用而逐渐减少的能源,象风能、水能、太阳能、海洋热能等,称为“再生能源”;而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逐渐减少的能源,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和原子核能原料等,称为“非再生能源”。 为了区分人类对各种能源利用的状况,又常把一次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所谓常规能源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所谓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例如太阳能、地热能、原子核能等。现在的新能源,在被广泛应用以后,都可能列入常规能源之列。例如原子核能发电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成为常规能源中的一种了。由于常规能源中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远古的化石演变而成的燃料,因此有时也称它们为化石燃料。 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三个能源时期,即柴草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随着能源的增长,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就有了大的发展,可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民经济的增长要求能源也要有相应的增长。能源是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在现代生产中,能源不仅可以当作燃料动力,而且还是宝贵的轻工、化工原料,比如塑料、氮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为原料制造出来的。为了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日常生活需要,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甚至还影响到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战略问题。从世界范围看,能源不足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今后人们对能源的需要量会越来越大,特别是仅占世界人口1/4的工业化国家,它们的能源消费更加厉害(现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3/4以上)。在世界能源的储量中,除煤炭的供应可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平稳外(约可用两三个世纪),石油目前的探明储量将在2020年以前采尽,中东地区的全部常规石油储量开采也仅可延续到2060年。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到2020年也将耗尽,加上附加储量,也只能用到2060年左右。铀的探明储量和附加储量也将在2030年前开采完,即使把推测储量也考虑在内,在大力发展核能的情况下,铀资源在2060年前也将用完。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例如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占世界第1位;煤的探明储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3位;石油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8位;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6位;铀、钍和其它新能源也比较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能源资源来看,我们却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因此,我国也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局面。我们应该大力开展节约能源的工作,并把能源建设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上。 尽管能源紧缺已是现实,但也不至于出现能源枯竭,造成不可克服的能源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界中蕴藏着各种数量极丰富的能源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还将会发现和利用新的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前景将是无限美好的。 ☚ 摩擦生热 太阳能 ☛ 能源 能源Nengyuan拥有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能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能量的来源,包括矿物燃料、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原子能等。从更广义的角度,还应包括为了维持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食物。能源按照其来源可划分为四大类: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按照能源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方式,又可以把能源分成两大类: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形成和现成存在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及地热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能源,例如焦炭、煤气等煤炭加工产品;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石油加工产品,以及电、蒸汽等。在一次能源中,那些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热能等,称为再生能源;而那些过去储存下来的、不能更新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和原子核能原料等,称为非再生能源。按照人类对各种能源利用的情况,还可将一次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常规能源是指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与核裂变能等。而目前尚未被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叫新能源,例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分类是相对的,现在的新能源将来有可能变为常规能源。当然,新能源的开发是有一定困难的,除了技术上的原因,还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通常是分散的,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利用地热发电或取暖;在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中,大约有22%耗费在海水的蒸发之中,被大气吸收的约有44%,真正被绿色植物利用起来进行光合作用的仅占其0.4%。同样,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能利用潮汐能发电。 能源是经济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还会影响到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能源不足却是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各国对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和消耗量差异很大。工业化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费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对我国来说,虽然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例如煤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8位,水力资源居世界第1位,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而对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此外我国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平衡,例如煤炭产地多分布在北方地区;南方水源丰富,而北方却多为干旱地区,因而才有“北煤南运”,“南水北调”的状况。所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是当前世界科技正在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 能量守恒定律 简单机械 ☛
能源 能源Nengyuan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种能量来源。按其加工程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力、水力、海洋能、地热、核燃料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直接来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和转换。后者则是前者经过加工和转换的能源,如煤气、焦炭、电力、蒸汽以及各种石油制品等。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和不能替代的物质基础,是工业的“血液”。历史上在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中,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同步的。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4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279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均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多低于平均值。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蕴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木柴能源时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到20世纪初,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95%,从而取代木柴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飞机、汽车制造业等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以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致使60年代中期,石油(天然气)取代了煤炭,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石油时代”。据预测,今后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将是“多极化新能源时代”。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是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950—1985年间,能源消费总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4年已超过87亿吨。由于不可再生能源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98%以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若按耗用量的增加率推算,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15—2035年耗掉80%,天然气将只可维持使用40—80年,而煤则约可供200—300年使用。考虑到矿物燃料的日益短缺,世界各国正努力探寻其他替代品,其中包括水力、核能、太阳能等。如果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太阳能应是最清洁,环境影响最小的未来型能源,但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试用阶段。此外,一些南美国家如巴西,正在逐步用乙醇替代石油作为主要能源。 ☚ 矿产资源 能源结构 ☛ 能源能提供某种形式能量或动力的自然资源。分四类: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的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海洋能;二是地热能;三是核能;四是天体与地球相互吸引产生的潮汐能。
能源
能源见“能源”中的“能源”。 能源供人类生产生活利用的某些自然资源和通过加工所获取的再生能源的统称。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等属于自然资源范畴的能源。开发太阳能等获取的属于再生能源。 能源 能源能源指提供热、光和动力能量的源泉。能源已从人力和畜力演变到矿物燃料、铀、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工业时代是建立在矿物燃料代替人力和畜力的基础上的。今后随着矿物燃料的枯竭,必须增加太阳能和核能的利用。 主要的矿物燃料是煤、褐煤、泥煤、石油和天然气——所有这些都是在百万年以前形成的,它的数量是有限的,其他矿物燃料的潜在来源是油页岩和焦油砂。非燃料能源包括垃圾、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太阳能。在目前非燃料能源可提供的能量很小,但是随着矿物燃料的耗尽,非燃料能源、裂变和聚变能源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们是可再生的。由铀、钍和钚的裂变产生的核能,以及由两个轻原子如氘、氚或氦—3的强制聚合产生的聚变能,在21世纪可能变为更重要的能源。 由于世界更加工业化,所以产生动力和能量的燃料消耗已经迅速增加。全世界能源的消耗在1961年是139×1018焦,而到1972年已增加到251×1018焦,平均年增长率为5.5%。在这一时期,人口及实际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分别以 1.9%和5.1%的速率在增加。1973年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以及紧接着的石油价格上涨3倍,使全世界陷入经济混乱之中,工业增长速度急剧下降。 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血脉,但能源资源的有限为人们提出许多问题。目前矿物燃料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但现有资源已不足以为今后的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寻找新的能源形式以及利用方式成为能源科学的主要课题。 核能已日益发展成能源领域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铀的储量又限制了核电站发展。最大限度利用潜在的核能燃料将需要发展增殖反应堆,现在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增殖反应堆正在研究: 热增殖和快速增殖。 聚变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聚变过程的原理是,当两个轻原子核被强制结合成一个或两个较小质量的原子核时,能量便释放出来。聚变反应堆中的主要燃料是气态的氘、氚及氦—3,当用于聚变反应堆时,海水中氘的数量将给全世界提供取之不尽的能量。 油页岩、焦油砂也成为一大能源支柱,焦油砂是世界最大的液态碳氢化合物资源。太阳能一直是一种潜在的、无限的和清洁的能源,然而太阳能的开发一直很慢,原因是需要储存以及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现在随着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突然大幅度上涨,太阳能的经济性,尤其是在低水平加热和冷却方面,已达到商业应用方面具有经济效果的阶段。同时地热量也是相当巨大的,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以及垃圾均可成为替代能源。通过在能源开发上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努力,可以解决或部分解决能源紧缺。 ☚ 能源资源 能源分类 ☛ 能源 能源蕴藏能量的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有许多自然资源蕴藏有某种形式的能量。例如,光芒四射的太阳蕴藏有太阳能;奔腾的江河具有势能和动能;煤炭蕴藏有热能等等。人们可以利用它们,将这些能源开发或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等。这些蕴藏能量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目前各个国家大量开发利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铀、太阳能、江河水力等。 ☚ 能源科学技术 一次能源 ☛ 能源Energy提供人类所需要的热、电、光、磁、声和生物、化学、机械等能量的物质的总称。在自然界,可被利用的能源种类很多,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已存在于自然界,无需进行加工、转换即可直接使用的能源称做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等。将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而得到的能源称二次能源,如焦炭、煤气、电力、沼气、酒精,以及生产中排出的可燃废气等。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能源称做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实践早已证明可开发利用,但目前因技术等原因没有被广泛利用的能源称做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氢能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有一部分能够不断再生,不随人类开发使用而减少,这部分能源称做再生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经过人类开采使用而无法再生的能源称做非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是无公害、无污染的能源,不少国家都在开发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估计到21世纪这种能源将被广泛使用,成为人类未来的常规能源。 能源指能够转换成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它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按照来源,能源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由太阳辐射所产生的光能、热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后者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以及风能、水能和海洋能等。第二类是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等地热能和地下储藏的核燃料,如铀、钍等物质在进行原子核反应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第三类是太阳和月球等对地球的相互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海水涨落而形成的潮汐能。 按照能源的形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照能否再生还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按其开发和利用的广泛程度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能源Energy Resource产生机械能、光能、电磁能、热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按能源性质,分为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按使用情况,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能源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能是物质做功的能力,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量度。能的大小,称“能量”,以功率单位表示。能量资源的来源包括太阳辐射能、化石资源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铀钍等裂变能、氘氚锂等核聚变能、潮汐能等。就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数自然元素而言,无论其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如原煤、原油、天然气、铀、油页岩等都属于矿物能源,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能等则归为非矿物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存在着资源开采、运输、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等多个环节。能量资源经过开采或收集后,未经改变或转换的原煤、原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等非矿物能源被称为“一次能源”;能量资源经过加工转换后的煤制品(煤气、焦炭)、石油制品(如汽油、柴油、重油等)、电力、蒸汽、激光、氢能、沼气、酒精等被称为“二次能源”。能量资源经过输送、储存、分配进入使用阶段时被称为“终端能源”。依据能源的形成、消费、再形成的周期尺度,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短期内可再形成、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被称为“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开采收集后短期内即可消耗掉的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的获取及使用的方式和范围上,按利用历史和使用状况,有常规与新型之分。生物能、水、煤、油、气等古老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正在研制开发中的、利用高新技术获得的核聚变能等能源称为“新能源”。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意义上考虑,以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标准为尺度,依据能源的使用性能和现有利用技术水平,特别是能源在使用中产生的污染状况,人们将能源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另外,能量资源在尚未开采状态时属于资源范畴,其被开采可供利用后即被列入能源范畴。 能源即能量的来源。指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转换成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能量的物质资源。 能源按其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太阳能、潮汐能和原子能等。太阳能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之后形成的。水能、风能也是由太阳能转换而来的。潮汐能是由于地球与月亮、太阳的相对位置发生周期性变化,相互间引力作用,造成海水有规律的涨落而形成的海水运动的能量。原子能是由某些物质 (如铀等) 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时,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按照能源在自然界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量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能、风能等。二次能源是指对自然形成的某些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如电力、柴油、汽油、蒸气、煤气,沼气等。一次能源按其利用后的可再生性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开采后不能在短期再生的能源,称非再生性能源,如煤炭、石油等; 另一类是再生能源,如水力、潮汐能,太阳能,风能等。 能源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物质条件。因此,必须把能源工业的发展放在首位。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工业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工业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当前能源紧张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制定了“生产和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大力开发能源资源,加快能源生产,同时节约能源使用,避免浪费,从而保证国民经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发展。 能源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及提高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燃料和动力来源。根据能源成因的不同,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又可按能源利用发展的历史及其是否已被广泛利用,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能源 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资源。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比较集中且较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含能体燃料(燃料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沼气、氢等; 另一类是可以利用的能量过程,称为过程性能源 (非燃料能源),如太阳辐射、风力、潮汐等。根据能源的可再生性,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动力的根本来源。人类经济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能源利用的发展史。能源与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及生物资源密不可分,又可以互相转换。从木柴、煤、石油直至核能的利用进程,正是人类技术进步和工业文明的进程。能源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依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改变依赖耗竭性能源的状况,提供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办法。 我国能源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能源大国。在我国,煤炭、水力、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均居世界前列; 潜能巨大的海洋资源达3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其中还不包括联合国划定给我国的15万平方公里的公海海域),为世界海洋大国。 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水平较低,按国际可比标准,仅为世界的1/2。因此,从人均占有量看,我国又是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我国对能源开发的利用率也较低,如煤炭资源的终极利用水平仅为6%~9%,水能约为9%,煤层气只利用了30%,风能、太阳能的利用也很不充分,核能利用刚刚起步,因此,有较大潜力可挖。 ☚ 矿产资源 一次能源 ☛ 能源 能源(电力) 生产增长系数 研究能源(电力)生产量的增长同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 ☚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能源 ☛
能源 能源(电力) 消费弹性系数 研究能源(电力) 消费量的增长同国民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 ☚ 能源 计算能源 ☛ 能源 能源产生能量的资源,即能够提供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需要的某种形式能量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水力、风力等都是目前人们利用的主要能源。原子能、太阳能的利用也在发展; 潮汐和地热的利用正在开始。按能源的成因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和信息、材料三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 ☚ 能耗 能平衡 ☛ 能源 能源能够转换成为机械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它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依其形成条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天然能源,又称一次能源,即自然界中天然形式存在的能源资源, 如原煤、 原油、 天然气、太阳能、海洋能、风能等; 一类为人工能源,又称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人为加工转换为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按能源使用性质可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 前者包括矿物燃料 (如煤) 、生物燃料(如木料) 和核燃料 (如铀) ; 后者包括机械能 (如水能) 、热能(如地热) 、光能 (如太阳能) 和电能 (电力) 。按能源的利用状况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 农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农村能源 ☛ 能源 能源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 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太阳光热辐射能) 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2) 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 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3) 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能源按加工程度和利用的形态,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应用的范围、技术成熟的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根据能否再生,可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1) 19世纪后半期以前,人类利用能源以薪柴为主; (2) 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人类利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 (3)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类逐渐转向以利用石油和天然气为主。60年代中期,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超过煤炭,跃居第一位。70年代,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上涨,使煤炭竞争能力增强,这使一些工业大国重新审定了自己的能源政策,确立了以煤炭作为今后能量重要来源之一的方针,因而煤炭的开发、利用再度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人们正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原子核能、太阳能。与此同时,为克服非再生能源不足的问题,人们也在积极研究、运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潮汐能、风能等。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进工业生产技术革命的物质前提。在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及人民日常生活和公用事业方面,能源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能量 能源分类 ☛ 能源energy 能源energy; energy sources 推动国际~市场机制的完善,合理开发传统~,积极开发可再生~,实现~供应全球化和多元化improve the global energy market mechanisms,develop traditional energies in a rational wa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renewable energies to ensure globalized and diversified energy supply /常规~ conventional energy/节约~energy conservation/公用~管理energy utility management/可再生(更新)~renewable energy;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清洁~clean energy/替代~alternative energy/新~new energy/一次、二次、最终~primary,secondary,final energy/再生~renewable energy/~财户energy account/~消费energy consumption/~产业energy industry/~密集程度energy intensity/~贫乏energy poor/~丰富energy rich/~状况energy situation/~储量energy reserve/~短缺energy shortage;energy deficit/~开发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危机energy crisis/~消耗energy consumption/~消耗项目energy-intensive project/~植物energy plant 相关词汇 中国-欧佩克能源对话 China-OPEC Energy Dialogue 欧佩克的原油 OPEC crude 欧佩克以外的供应(产油)国non-OPEC suppliers(or producers) 可采储量 recoverable reserves 剩余探明储量 remaining proven reserves 市场动荡 volatile market conditions 近期的波动和涨价 recent volatility and rising prices 价格回落 moderation of prices 产能扩张 production capacity expansion 远期抛补forward cover 国际市场供不应求international supply shortage 原油和精炼产品crude oil and refined products 液态天然气natural gas liquid(NGL) 成品油processed oil 民用燃料油heating oil 无铅汽油unleaded gasoline 含硫量…%sulphur content 沙特中质油Saudi Arabian medium 重质高硫油heavy sour crude 轻质低硫油light sweet crude 脱硫desulphurization 脱水dehydration 油田oil field 上游区块upstream blocks 集油站oil gathering center 储备库oil storage tank 太阳能solar energy: 太阳能热水器solar water heater 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 太阳灶solar cooker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直射direct radiation 漫射diffuse radiation 透过率transmissivity 反射率reflectivity 风能wind energy: 风速wind speed 风向wind direction 风力wind force 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 地热流体geothermal fluid 地热田geothemal field 温泉hot spring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能源植物energy plant 工业沼气industrial giogas 沼气池biogas pit 海洋能ocean energy 海洋温差能ocean thermal energy 潮汐能tidal energy 波浪能wave energy 原煤raw coal 露天煤矿open-cast coal mine 吨标准煤…tonne of coal equivalent (T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