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折fracture of sternum多为创伤性,极少数为病理性。骨折多发生于胸骨体或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处。可伤及乳内动脉。患者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可触及骨折断端。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可用沙袋加压固定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胸骨骨折 胸骨骨折胸骨骨折较为少见。胸骨古称龟子骨、岐骨,剑突称为蔽心骨、鸠尾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胸骨骨折是“或打扑,或马撞”等引起。由于胸骨“内近心君,最忌触犯”,“重者必入心脏”,“轻者先按证用手法治之,再内服正骨紫金丹”等。 胸骨骨折的原因是直接暴力,以车马撞击、坠跌抡着硬物、房屋倒塌等造成前胸受挤压而致。外力使脊柱过度前曲也可造成胸骨骨折。骨折往往在体部或近于体柄交界部,亦有柄体分离者,多为横骨折,偶而呈现纵裂。严重的骨折移位时,下骨折段多重叠移位于上骨折段前面。 骨折后,胸骨区肿胀、疼痛,咳嗽、深吸气和抬头等均使疼痛加重。由此,头、颈、肩往往保持在前倾的位置。骨折移位可见高突畸形,并能摸到重叠的上下骨折端及骨擦音。严重者可发生血胸和骨折片压迫心脏和大血管,甚至造成死亡。拍摄胸骨侧位或斜位X线照片有助于明确诊断。 对无移位骨折,局部外敷三色敷药或双柏膏,再放置毡垫或棉花垫,外用胶布交叉固定,肩部捆八字绷带,保护两肩后伸。平卧时,应在肩胛间垫薄枕以保持挺胸位置。内服药可参见“肋骨骨折”条。一般六周左右可愈合。对有移位骨折,应尽早在局麻下复位,患者仰卧,取头低脚高位,背后垫薄枕使上胸部前凸,两手上举过头并后伸,医者用手下压向前移位的骨折端使之复位。复位后处理同无移位骨折。对柄体分离手法不能复位时,则考虑手术治疗。 ☚ 肋骨骨折 气胸 ☛
胸骨骨折 胸骨骨折胸骨位于胸前部正中,与锁骨和七对肋骨连接构成胸前壁。胸骨角的组织较薄,受直接暴力挤压和打击,容易造成该部骨折。以塌陷型骨折为多见。 症状 胸廓隆突或凹陷,胸骨变形,伤部压痛明显,尤其俯身时疼痛更为剧烈,并出现气紧、气喘。 治疗 (1)整复: 使伤员的胸椎尽量往后弯,屏住气息,利用胸廓骤然张力,术者立即用两手掌往下按捋断裂的胸骨,使之复位。 (2)固定: 将旱獭肝贴于伤部,按胸骨的长宽度制作的牛皮,连同衬垫一起垫于胸上,并用绷带扎住,同时,在伤员的脊椎部也垫以长方形厚垫,让其仰卧一周。 (3)按摩: 伤部采用按摩、胸部施行捋摩;胸骨至两侧肋骨进行蹭摩。 (4)药物: 运用九味冰片散以清肺部伤热; 八味红花散清胃中伏热;以及续筋接骨的三味代赭石散。 功能锻炼:整复后一周内,主要做四肢、颈脖练功活动。一周后,可以下地走动。 ☚ 肋骨骨折 股骨干骨折 ☛ 00022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