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肿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扎提力占白,是指胸腔内多种膜及胸肋间肌肉发炎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它分为两种:
❶真胸膜炎肿:是指胸膜及肋间肌肉实有炎肿。
❷假胸膜炎肿:是指胸膜和肋间肌肉无炎肿,只是积淤某种独有的稠密气体,引起如同胸膜炎肿般的剧痛。真胸膜炎肿又可分为纯胸膜炎肿是指胸腔及肋间内肌或肋内表保护膜发炎、非纯胸膜炎肿是指胸腔外肌或肋间外表保护膜发炎。所以“胸膜炎”一词是个总称。依据此病的实际性质和实体病灶部位之不同,乃以不同的名称分辨之。如:胸肋内表保护膜或内表肋间肌发炎,被称为“胸肋内膜炎”;分隔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横膈膜发炎,被称为“横膈膜炎”;胸腔分隔两半的纵隔膜前部发炎,被称为“胸前纵隔膜炎”;其后部与脊椎相连处发炎,被称为“室气性胸膜炎”。胸膜炎病证之如此分类的要旨,在于正确识别该病的实际病灶处及其性质,从而有利于在实际治疗和护理中取得实效。
病因多由各种体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胆液质偏盛或胆液质性血液质偏盛或少一部分变质(腐败或腐化)黏液质或单纯血液质的偏盛引起体液失衡,导致气质失调,损害胸腔及肋间内肌外肌所致。非纯胸膜炎肿多由单纯血液质的偏盛所致。肺内的炎肿、肺痨大都能引发此病,胸内各器官的炎肿多能蔓延到胸膜。着凉受寒,过饮烈酒,身遇异常高温,感冒乃孜乐日久不愈,过多饮用凉水,多食产生浓血食物等,均会成为诱发本病之因素。寒冷季节多发于温暖季节,中青年多发于少年和老年,男性多发于女性,多发于嗜好酗酒,体质虚弱,饮食起居不节者。
胆液质偏盛或胆液质性血液质偏盛者,症见起病之初发热、乳头下侧痞闷,有绞痛之感。其后,疼痛加剧,如同刀刺刀割或戳捅撕裂似,发烧,疼痛渐次向肋骨及腋下扩散,开始气喘、干咳、呼吸和咳嗽时疼痛加重难忍。往后愈加疼痛,以致胸不能起伏活动,口干渴,舌苔厚,呈实脉或持重脉;面色潮红,有时恶心、头痛。单纯血液质偏盛者,症见颜面赤红,高烧,两肋引痛之同时,气喘难忍;单纯胆液质偏盛者,除了上述症状外,有疼痛和刺痛异常剧烈,且干渴、口苦。
鉴别诊断:假胸膜炎无咳嗽,不发烧;真胸膜炎肋胁剧痛,气喘,干咳,脉搏呈锯齿状脉。横膈膜炎,疼痛射向肋尖,神情不集中,气喘及其他并发症状明显加重,刺痛在肝区,恶心剧烈,伴有昏迷、失眠、高烧、妄谵等。前胸纵隔膜炎,除了持续发热外,因自胃贲门至喉结处有纵向刺痛,患者不能上下活动,睡眠时侧卧、仰卧均不能入睡,无锯齿状脉。后胸纵隔膜炎,两肩胛中央阵痛,不能仰卧入睡,咳嗽时疼痛加重,以至有时发生昏迷,伏俯方能入睡。治宜平衡体液,调整气质为原则,降血通便,清热止咳,消炎止痛为主。热性体液(胆液质、血液质)者,降低热血,起病3天每天从对侧贵要静脉放血,并酌情直放到流出淡色血液为止,若起病超过3天者,应从患处一侧放血。体质虚弱者禁用放血,但可在两肩胛中划皮拔罐,并施行多次,以吸出污血。通便,方用伊提日非力 木来引 诃子膏与艾热克 巴地洋 蒸露同服;亦可方用罗欧克 赛尔皮斯堂 舔剂与艾热克 高孜班 蒸露同服或库日斯 木来引 片与艾热克 巴地洋蒸露同服;然后除了血液质性外,对致病体液采用相应的成熟剂和排泻剂进行成熟和加以清除。清热方用谢日比提 阿那尔 糖浆加炒阿拉伯胶、淀粉、热维改尼 巴达木 油温服;亦可方用谢日比提 尼鲁法尔糖浆与艾热克 再尔代克 蒸露同服。止咳,方用艾比 比也大乃 小丸、艾比 古丽皮斯台 小丸含服。咳嗽较重者,亦可方用谢日比提 欧加斯 糖浆与艾热克 高孜班 蒸露同服;镇痛,宜用罂粟壳煎汤,以土布蘸其汤汁敷于痛处,每半小时蘸取一次。消炎,宜用天山堇菜、白蜀葵花,温水调成糊剂与热维改尼巴布乃 油敷于患处,亦可用热水袋敷于痛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