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胸腺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胸腺瘤thymoma

系发生于上纵隔或前中纵隔常见的肿瘤之一。胸腺肿瘤良、恶性各占30%左右,40%为潜在或低度恶性。恶性胸腺瘤易侵犯周围组织,发生胸骨后疼痛与气急等;晚期出现血管、神经压迫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膈肌麻痹、声音嘶哑等;有的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切除肿瘤大部分肌无力症状得以恢复;少数发生再障性贫血、皮质醇增多症、红斑狼疮、-球蛋白缺乏症、特发性肉芽肿性心肌炎等。良性者包被完整、表面光滑,可有囊性变;恶性轮廓粗糙不平,可伴有胸膜反应。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胸腺瘤thymoma

多为良性,但恶性变的可能性较大,约半数病例伴有重症肌无力。表现有胸闷、胸痛。恶性变者可有纵隔血管、神经受压症状。X线检查和活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治疗应及早手术切除。

胸腺瘤

胸腺瘤

原发于胸腺的肿瘤叫胸腺瘤,细胞形态上有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种。可为良性或恶性。
胸腺瘤病人同时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数较高,以重症肌无力的最多,约为18~50%,而重症肌无力病人有胸腺瘤的约占8~15%。其他并发症有:低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库兴综合征、白血病、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等。其间确切关系尚不十分了解。
胚胎时期胸腺和甲状腺均来源于第Ⅲ、Ⅳ鳃裂和鳃弓(或名咽囊)而胸腺下降入胸腔内位于前上纵隔,故原发性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并可见于颈部及肺门、肺内等处。在胎儿时期胸腺增大很快,出生时10~12g,青春时期30~50g,此后随年龄增长为脂肪组织代替,但并不完全消失,遇有妊娠、哺乳、放射线、激素或疾病影响时可有变化。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一级淋巴样器官,负有产生、指导细胞免疫性淋巴细胞的活动,并与骨髓调节的淋巴细胞合作参于体液免疫的活动,与自家免疫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胸腺增生和肿瘤与免疫缺陷、重症肌无力等自家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尚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胸腺瘤良恶性质需临床、手术及病理所见结合判断。恶性胸腺瘤临床上可有转移灶,手术时发现肿瘤有浸润性生长,伴有胸液、胸膜表面接种、转移,病理检查见癌细胞。良性胸腺瘤无上述发现。恶性胸腺瘤占胸腺瘤总数的25~43%。
良性胸腺瘤有完整包膜,恶性者可有假包膜,均可呈结节状分叶。质地从鱼肉状到中等硬度,剖面为粉色或白色,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体积最大径5~13cm不等。
细胞形态有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种。三者均可有淋巴滤泡增生和Hassall小体。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形态与预后有一定关系,即上皮型、混合型的预后较差,而淋巴型的较好。
本病男女性别倾向不明显。年龄自青年至老年人均可发生,良性胸腺瘤、没有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病人年龄一般稍轻。不伴有重症肌无力等症状的胸腺瘤,无论性质良恶,有的肿瘤很大仍无症状。对这些无症状病人进行手术,有时发现已有局部外侵和附近壁层及脏层胸膜接种性生长。单纯胸腺瘤病人主诉有:胸闷、气短、胸痛、心悸、咳嗽、乏力等。这些症状不一定与肿瘤本身有直接关系。恶性胸腺瘤晚期可以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呼吸困难、下咽不畅、咯血等。同时有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病人临床表现往往以并存的疾病症状为主。
体积小而又不伴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胸腺瘤病人无阳性体征。体积较大的恶性胸腺瘤病人胸骨柄处叩诊两侧浊音界可有增宽,胸骨柄上窝处偶可触及肿瘤上极。有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或有胸膜腔积液、上腔静脉梗阻等合并症的则有相应的体征。
胸腺瘤本身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多在前上纵隔的一侧或两侧呈倒钟形或弧形阴影,可以是结节状分叶。侧位胸相或体层相很有帮助,可见肿瘤位于气管前或胸骨后,圆形阴影边缘光滑整齐,质地均匀。可以有钙化影。胸腺瘤与升主动脉、心包相邻近,有传导性波动,有时需拍斜位胸相、记波摄影相以和主动脉瘤相鉴别。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常规胸部透视时注意纵隔病变,有怀疑时应作断层相检查。对胸腺瘤的诊断较少使用纵隔气造影术或纵隔镜检查。为取得病理诊断有时经胸骨左右缘对肿瘤行穿刺活检术。
由于胸腺瘤不易与其他肿瘤确切鉴别,也难以判断它是否恶性,故一旦肯定纵隔有病变,即应积极手术切除,消除病灶,明确诊断。
良性胸腺瘤没有重症肌无力等重要疾病的病人预后最好,伴有重要疾病病人的预后决定于有关疾病的严重性。恶性胸腺瘤切除率低,但如不伴有重症肌无力,预后并不很坏,如伴有重症肌无力等重要疾病,则预后最差。从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分析切除胸腺瘤的效果仍不肯定,有人认为对年轻、病程短而胸腺正常的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效果比有胸腺瘤的效果好。一般均强调对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全部胸腺。

☚ 纵隔异位囊肿   纵隔淋巴组织肿瘤 ☛
000130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