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胰岛及胰岛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胰岛及胰岛素 胰岛及胰岛素胰岛 胰腺中有许多细胞群,称为胰岛。胰岛数目在胰尾比胰头及胰体为多,总重量约为胰腺的1~2%。人类约有一到二百万个胰岛,胰岛的静脉血经门静脉汇流入肝。胰岛细胞分为A、B、D及F4类,分别占胰岛总细胞数的20%左右、50%以上、1~8%及2%以下,并从A细胞分泌胰高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抑制素及F细胞分泌胰多肽。胰岛A、B及D细胞彼此相互毗邻紧密连接,有的相互间可以直接沟通,使三种细胞的分泌功能,互相调节,使对糖代谢等的调节功能保持于适宜水平。胰岛的神经、血管分布很丰富,随时迅速提供胰岛内各种细胞接受从血液中来的信息,且在神经调节下产生相互协调的生理效应。
❶血糖水平: 当血糖升高(在大鼠>110mg/dl时)胰静脉血中胰岛素分泌增加; 当血糖正常或低时,胰岛素分泌减慢。甘露糖及果糖也有刺激分泌作用,但果糖在细胞内转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刺激分泌作用不是它本身,而是由于它的代谢产物。 ❷蛋白及脂肪的代谢产物、亮氨酸、精氨酸及某些其他氨基酸有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此外,β酮酸如乙酰乙酸也有刺激作用。 ❸cAMP刺激α肾上腺能受体的物质如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使B细胞内cAMP减少,抑制胰岛素分泌。相反,刺激β肾上腺能受体的物质却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多。但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不是必须通过cAMP的作用。 ❹植物神经: 副交感神经兴奋,例如在假饲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使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 ❺肠激素: 胃泌素、胰酶素、胰泌素及抑胃肽(GIP)均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而只有GIP是生理的肠激素,它必须在血糖从空腹水平升高时才有刺激作用; ❻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血糖药可能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❼外源性胰岛素可以使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岛素的代谢分解 在人、胰岛素的半寿期是5min。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均能使胰岛素分解,但有80%的分解代谢是在肝及胃。青年人肝对胰岛素的清除率为400ml/min,肾清除率为190ml/min,末梢组织为130ml/min。约有胰岛素分泌总量的0.05%从尿排出。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对体内组织摄取葡萄糖的作用可分下列二部分: 胰岛素对骨胳肌、心肌、脂肪组织、眼的晶体、白细胞、垂体、纤维母细胞、乳腺、主动脉及胰岛A细胞有促进作用; 它对脑 (除部分下丘脑外)、肾小管、红细胞及肠粘膜则相对地不活跃,而无促进作用。胰岛素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肌肉、脂肪及肝。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如表1所示。胰岛素促使葡萄糖透入靶细胞膜的速度增快。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作用下,迅速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由于这种磷酸化作用很强,细胞内自由葡萄糖的浓度很低。在不依赖胰岛素的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强,葡萄糖即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在依赖胰岛素的靶细胞,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很差,胰岛素起易化扩散作用,使葡萄糖透入速度增快。在糖尿病失去控制时,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很低,葡萄糖透入胰岛素靶细胞很困难; 但在血糖水
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结合的数量与在某一组织中的胰岛素生物活性相平行,且与结合亲和力成正比,这都说明胰岛素必须与受体结合才能产生效应。胰岛素受体是糖蛋白,分子量为300,000道尔登。胰岛素与受体复合物穿透膜而进入细胞后被溶酶体所摄取而破坏。当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增高时,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这叫做降调节。相反地,胰岛素水平降低时,受体数目增多。肥胖及肢端肥大症患者,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过多糖皮质类固醇使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降低。 ☚ 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胰岛素原及连接肽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