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奄Yǎn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风俗通》云: 奄,国号。即商奄也。鲁地,卫祝佗曰: ‘因商奄之民以命伯禽。’ 今兖州有奄城。《尚书》: ‘成王既践奄。’ 《左传》秦大夫奄息其后也。(按:‘奄息’ 并不姓 ‘奄’,乃子车氏。见 《诗·黄鸟》。) 望出内黄。” 《中国姓氏大全》亦注: “古国奄,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商的同盟国,周成王时为周公所灭,子孙以国为姓。” 奄yǎn❶尽,皆。韦应物《张彭州前与缑氏冯少府各惠寄》:覆视缄中字,奄为昔人书。 奄1.yǎn ❶覆蓋,包括。孔臧《楊柳賦》:“西奄梓園,東覆果林。”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奄 《说文》:“奄,覆也。”奄,覆盖、包括。《诗·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1.通“淹” yan 〔例〕 《汉书·礼乐志》:“神奄留,临须摇。”注:“奄,读曰淹。”奄留,久留。奄通“淹”。 奄,影母、谈部;淹,影母、淡部。影母双声,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掩” yan 〔例一〕 《史记·封禅书》:“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奄口,恶敢言方哉!”奄口,《史记·孝武本纪》作“掩口”。掩口,闭口。奄通“掩”。 〔例二〕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陷其上。”奄,掩藏。奄通“掩”。 奄,影母、谈部;掩,影母、谈部。影母双声,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腌” yan 〔例一〕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鲁之君臣,犹好为义,下之妥妥也,奄然寡闻。”奄,暗昧。 [例二] 《列女传·续列女班婕妤传》:“白日忽以移光兮,遂奄莫而昧幽。”奄,《汉书·外戚班婕妤传》作“腌”。奄莫,昏暮。奄通“腌”。 奄,影母、谈部;晻,影母、谈部。影母双声,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4.通“阉” yan [例一] 《国语·晋语》二:“公令奄楚刺重耳,重耳逃于翟。”奄,宦者。奄通“阉”。 [例二] 《新唐书·李光弼传赞》:“及困于口舌,不能以忠自明,奄侍内构,遂陷嫌隙。”奄侍,宦官内侍。奄通“阉”。 奄,影母、谈部;阉,影母、谈部。影母双声,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奄 奄yǎn❶覆盖,包括。《大雅·皇矣》三章:“受禄无丧,奄有四方。”《尔雅·释言》:“蒙,奄也。”郭璞注:“奄,奄覆也。”郝懿行 《义疏》: “亦覆盖之意。”郑《笺》:“王季以有因心则友之德,故世世受福禄,至于覆有天下。”《周颂·执竞》一章:“自彼成康,奄有四方。” 毛《传》: “奄,同也。”孔《疏》: “奄, 盖也。 郑于 《閟宫》、《玄鸟》、《笺》皆以奄为覆,覆盖四方,同为己有,与《传》不异也。”《鲁颂·閟宫》一章:“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朱熹《集传》:“奄有下国,封于邰也。”此句:后稷尽有国土,使人民学会播种和收获五谷。 ☚ 奔奏 奋 ☛ 奄读音·ian(ˇ),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衣俭切,上,琰韵。 上一条: 鼴 下一条: 庵 奄读音·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衣炎切,平,盐韵。 上一条: 鄢 下一条: 淹 奄淹yǎn❶大有余。例:东西还多~的太太,只给~了他一点。 奄cōng
![]() ![]() ![]() ![]() 奄yǎn〈文〉 奄❶覆盖:~有四方。 奄yǎn忽然:奄忽︱奄然。 奄(1次) 匆遽;忽然。~离披此梧楸《辩·三》 奄yān急遽,迅疾。《方言》卷二:“奄,遽也。”《九辩》:“奄离披此梧楸。”洪兴祖补注:“奄,忽也,遽也。” 奄yan奄忽1 奄然2 奄奄一息 奄yǎn奄❶久。《詩經·周頌·臣工》: “命我衆人,庤乃錢鐘,奄觀銍艾。” 鄭玄箋:“奄,久。” 陸德明《經典釋文》: “奄,鄭音淹,王、徐亦如字。” 奄yǎn❶ 覆盖,包括。常“奄有”连用。《诗经·大雅·皇矣》:“受禄无丧,~有四方。”又《鲁颂·宫》:“~有下国,俾民稼穑。”《赤壁之战》:“操得荆州,~有其地。” 奄yān❶ 同“阉”。阉人,宦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因令~将宫人之美妾二十人并遗季也。” 奄*D1D9 覆盖1 覆盖1覆(披覆;埋覆) 盖(~住;~上;涵~) 蒙(蒙覆;蒙葺;覆冒;蒙盖;~头) 掩 奄(~口)幠 庇(庇覆) 被(被覆;~体)閐 铺 冠 ☚ 遮盖1 堵塞 ☛ 突然 突然突(突兀;突尔;兀突) 忽(忽然;忽地;忽而;忽突;忽流;忽尔;忽诸;杳忽;殗忽;倏忽;翛忽) 陡(陡顿;陡然) 划(划然)猛(猛丁;猛可;猛生;猛地里;猛古丁;猛不乍;猛可里) 勃 蹶(蹶然) 奄(奄的;奄然) 欻(欻然;欻忽;欻焉) 腾 蓦(蓦地;蓦忽;蓦的;蓦然,蓦地里)騞(騞然) 乍(乍然;乍地;乍猛的) 咋 诈 卒(卒而;卒尔) 猝然 窣 恍 扔 倏(倏然;倏地;倏忽) 俶 溘(溘然) 虚(~惊) 瞥(瞥地;瞥然;瞥忽;瞥尔) 黭(黭然) 恍(恍然) 暴爆 骤 俄然 斗然 撇然 卓然(~而至) 号然 翕然 胡然 瞬然 刷地 秃的 遽然 扢搭 霍然 悖然 顿然 顿尔 抖然 冷丁 抽冷子 冷孤丁 冷不丁 冷不防 火不登 魆地里 另见:发生 出现 出乎意外 ☚ 偶然 发展 ☛ 宦官 宦官宦(宦人;宦吏;宦侍;宦者;宦寺;竖宦) 监(监子;内监;太监;宫监) 阉(阉人;阉儿;阉寺;阉宦;阉官;阉珰;阍阉) 椓(昏椓;阍椓) 珰(貂珰;内珰) 奄(奄人;奄寺;奄官;内奄;奄尹) 火者 巷伯 巷职 寺臣 尹寺 妇寺 中官 内官 内竖 内养 内班 内辅 内侍 内参 内臣 刑臣 刑隶 刑余 黄门 凶竖 长侍 腐夫 腐庸 胯衫 蜩蝉 宫奴 宫者 宫使 宫官 中大人 刀锯之余 另见:宫人 侍奉 帝王 后妃 ☚ 宫人 军官 ☛ 气息 气息气(窍气) ☚ 呼吸不畅 屏息 ☛ 〖奄〗 (一)粵 jim2〔掩〕普 yǎn ❶ 副詞,完全。許慎《說文解字》:「〜,覆也。」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孝獻皇帝庚》:「今操得荊州,〜有其地。」❷ 突然,忽然。《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人生寄一世,〜忽若飆塵。」 (二)粵 jim1〔閹〕普 yǎn 氣息微弱的樣子,有成語「〜〜一息」。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 奄古代对宦官之别称。《称谓录》卷十一 《太监古称·奄》: “《周礼·天官》: 奄十人。注: 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 ☚ 寺人 宦者 ☛ 奄 奄商朝都城。今山东曲阜故城东。商朝第18代王南庚自庇迁都于此,阳甲、盘庚也以此为都,后盘庚迁都至殷 (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周灭商后,奄国随同商朝残余力量联合东方夷族反周,为周公所灭。周公封其子伯禽于此,建鲁国,以奄为都,称曲阜 参见“曲阜” 条 ☚ 姝 殷 ☛ 奄 奄即 “奄人”,指阉割去生殖器的人。奄同“阉”。上古时用以对官的称呼。后亦沿用此称,多含轻蔑之意。《周礼·天官·序官》: “酒人,奄十人。”郑玄注: “奄,精气闲藏者,今谓之宦人。月令仲冬,其器闳以奄。”沈德符《野获编·内监·赐内官宫人》: “且出宫女两人,赐之为夫人……其时有李校尉者,极谏谓奄人无辱宫嫔礼。” ☚ 内竖 奄尹 ☛ 奄 奄yan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突然,相当于“忽然”“突然”等。如: ❶奄闻旗鼓来至白帝。(《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奄”句:忽然听说军旗战鼓来到白帝城。) ☚ 焉 阳 ☛ 奄yǎnⅠ [书] (覆盖) cover; overspread: ~ 有四方 conquer the whole world Ⅱ [书] (忽然; 突然) all of a sudden; suddenly Ⅲ (姓氏) a surname: ~ 通 Yan Tong 奄古国名。也作䣍、盖。商之属国。赢姓。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周公摄政时,奄从武庚与淮夷、管、蔡等叛周,周公东征三年,灭奄、杀其君。成王将奄之地封与周公之子伯禽,国号鲁。 奄yǎn❶ 奄yǎn籀文“大”(人)字在下,上为“电”(闪电),属会意字。有覆盖的意思,也有“快“的意思。“闪电”焉不为“快”?作为名词,本是商代东部的诸侯国,奄君曾“助纣为虐”,后因参与管叔、蔡叔叛乱被残酷镇压。奄君与壮年男子全部被杀,未成年男子施以宫刑,使之不能繁育后代。这些人本是奄国之后裔,被称作“奄人”。三年间,虽部分逃到山西与吴越,但遭此荼毒,这个国家和部族也就“奄奄一息”了。后来把经过性处理后做宦官的人也都称为“奄人”。“奄”作声符后,另造一个“阉”字,以示区别。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232.趣談“奄”字奄,金文像雷電擊人,有快速的意思(奄忽),有被雷擊的意思(奄奄一息),其实是“迅雷不及掩耳”。 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