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
胡赛(Houssay,B.A.1887~1971),阿根廷生理学家。由于发现垂体激素在调节动物糖代谢中的作用,与柯里夫妇同获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胡赛生于阿根廷,1904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获得药理学学士学位,191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该大学的生理研究所主任。1943年阿根廷军事政变,胡赛被解雇。此时国外许多实验室都邀请他去工作,但他仍坚持留在阿根廷。在索伯伦(Sauberan)基金会等的资助下,他建立并领导了生物学和实验医学研究所。1955年,新政府才重新恢复了他在大学的职位。
胡赛主要研究垂体激素在糖代谢调节中的作用。他发现切除胰腺而产生糖尿病的狗,在切除垂体前叶后,糖尿病的症状明显减轻,动物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则大为提高。相反,如果给正常动物注射垂体前叶的提取物,则可使动物产生糖尿病,血液中含糖量增加,而且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因此,他指出,垂体的分泌物和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是两种作用相反的激素,它们之间的平衡可以精确地控制糖的代谢水平。
胡赛的主要著作有:《人体生理学》(1951年)和《垂体前叶和胰岛之间功能的拮抗关系》(193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