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胡兰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胡兰畦1901—;女

四川成都人
社会活动家。抗日胜利后,任《贵州日报》社社长。解放后任四川省政协常委,文史馆研究员等职。著有《在德国女牢中》。
幼名:明仙
号:兰畦、兰卿
学名:瑞英

胡兰畦

在德国女牢中
胡兰畦回忆录
胡兰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版169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313页
胡兰畦和她的《在德国女牢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胡兰畦回忆录》部分章节
摘录
倪进云
倪进云
中国妇女1983年11期
人物1984年5期

胡兰畦

胡兰畦回忆录:1901—1994
一个真正的人——访胡兰畦并读她的《回忆录》
满目青山夕照明——访著名归侨女作家胡兰畦
先生
胡兰畦
方 蒙
郭戈奇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53页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11月19日
华声报1989年1月20日
“坎坷一生,一生坎坷”的胡兰畦
胡兰畦(1901—1994)
陈维麟
陈予欢编著
黄埔1989年5期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1105页
胡兰畦

胡兰畦女;1901.6.21—

原名胡明仙,学名胡瑞英,号兰卿,后改为兰畦。四川成都人,小时入私塾,受秋瑾爱国思想影响。1915年在成都毓秀女师毕业后,自办私塾,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参加四川最早的妇女运动。1921年到沪州师范学习时,与恽代英、李求实等人开展文化运动,组织马列学习小组。后来到广州由何香凝介绍加入国民党。1927年与赵一曼、游曦等人同时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后改为中央独立师,开赴前线西征。1929年在何香凝帮助下赴德国留学。1930年由廖承志介绍加入德国共产党,在德国组织华侨留学生反帝同盟,任主席。她两次会见世界妇女领袖蔡特金,并经何香凝介绍,结识了宋庆龄。1933年因为进行反法西斯宣传活动,被希特勒投入监狱。经宋庆龄、鲁迅以中国人权保障大同盟的名义进行营救,出狱后被驱逐出境。先后流亡到法国、英国,而后又到苏联。她在莫斯科参加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多次见过高尔基。1934年,她根据狱中三个月的生活经历,写成了《在德国女牢中》,最初在法国巴比塞主编的《世界报》上发表,深受巴比塞的称赞。后被译成英、俄、德、西班牙等国文字。1936年在上海沈兹九主编的《妇女生活》上连载,次年由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作品揭露了希特勒对革命者的镇压,描写了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精神。萧三说:“书中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词句。但质朴、诚挚,也不乏淡雅,恰如作者之为人,使人读了不能不受到感染。这也正是它的一大特色。”(《再版序》,1981年四川版)抗战爆发后,她组织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深入前线为战士服务,写了不少战地通讯,刊登于《新华日报》和《妇女月刊》等报刊上。结集的有《在抗战前线》(1937年,大时代出版社),合集有《在淞沪火线上》(1938年,生活书店)、《血战台儿庄》(1938年)、《大战东林寺》(上海书店),编辑有《战地一年》、《战地二年》、《战地三年》等。抗战胜利后,任《贵州日报》社长。解放后在北京工学院工作。1957年后受冤屈达二十三年,后任四川政协常委,文史研究员,作有《胡兰畦回忆录》。

☚ 赵超构   胡仲持 ☛
000096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17: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