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胡仲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胡仲持1900—1968,一作1967

浙江上虞人
中共党员。著名编辑、翻译家。曾任《人民日报》国际资料部主任,中联部亚非研究所研究员,外文出版社图书编辑部副主任等职。译有《世界文学史话》、《愤怒的葡萄》、《森林里的悲喜剧》等。
字:学志
笔名:仲持、宜闲、YD

胡仲持

胡仲持传略
记者生涯
胡仲持
编过二十几种报刊的胡仲持
胡国枢
胡仲持
魏 桥等
胡国枢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6辑第347页
我的童年第229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74页
编辑记者一百人第94页

胡仲持

胡仲持(1900—1968)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119页

胡仲持1900——1968

字學志,筆名宜閒,浙江上虞人,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生。1919年在寧波效實中學就讀時,與毛起等合編學運刊物《自助週刊》。二十年代初,考入《新聞報》館,任記者,一年後入《商報》,任電訊编輯。1921年參加史學研究會。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負責宣傳組織群衆工作。1928年入《申報》館任夜班電訊编輯、國際版主筆。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留上海與馮賓符等合辦《譯報》、《譯報週刊》、《集納》等。1939年和馮賓符等组織珠林書店。1940年遭日偽通緝,被迫轉赴香港,先在國際新聞社任職,並爲《世界知識》寫稿,後至《華商報》 與廖沫沙分任正副總编輯。太平洋戰争爆發後赴桂林,參加桂林文藝作家協會,被推爲總務部長。後又至昭平,任《廣西日報》(昭平版) 總编輯。1945年抗戰勝利後,赴廣州主编《現代》半月刊,僅出三期即被查封,遂往香港,任新加坡《南僑日報》駐香港特派員。1949年1月至北平,後參加接管上海新聞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中國共産黨。歷任《解放日報》编委、《人民日報》社國際部資料主任,中聯部亞非研究所研究員,外文出版社圖書編輯部副主任,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務理事等職。1968年病逝。終年68歲。著有《世界大都市》等。

胡仲持

胡仲持1899—

浙江上虞人。少年时代进宁波效实中学读书,“五四”时期受进步报刊的影响。1920年考取上海《新闻报》当外勤记者。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后到《商报》当编辑,并担任爱国华侨办的菲律宾《华侨商报》、新加坡《新国民报》和苏门答腊《棉兰日报》的特约通讯员。大革命时期,在他哥哥胡愈之的倡导下,编辑《上虞声》周报。不久,便进入上海《申报》担任夜班编辑,并成为该报的负责人之一。抗战爆发后,为开明书店编《月报》。上海沦陷后,与梅益、王任叔(巴人)、林淡秋、恽逸群等创办抗日的《译报》,负责主编《集纳》周刊。1940年到香港,任《世界知识》特约撰稿员,并任《华商报》的总编辑。1944年到广西游击区主编《广西日报》。抗战胜利后,在广州主编《现代》半月刊。1946年又去香港,为《华商报》、《自由新闻》、《文艺生活》、《青年生活》等刊物及国际新闻社写国际评论和文艺评论。1947年到1949年,他担任陈嘉庚、胡愈之主编的《南侨日报》驻港特派记者。上海解放后,参加接管《申报》工作,后被任命为《解放日报》编委兼国际组负责人。次年,调任《世界知识》编辑,下半年又调《人民日报》社负责国际新闻资料工作。胡仲持一生办过大小报纸和刊物二十几种,写过大量的国际评论、文艺评论和通讯报告,并写了《文艺学习讲话》(1949年,香港智源书局)等指导写作的书。

☚ 胡兰畦   胡绳 ☛
000096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