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黎元洪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 黎元洪1864—1928清末将领,民国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光绪九年(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服役海军。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战中,所乘战舰被击沉,飘流海上,在大连得救,投署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狮子台等处炮台任总教习。1896年随张到湖北,任炮台监制、护军后营帮带。1898至1899年,两次赴日考察军火生产、陆军教育。回国后任护军马队一营管带。1901年第三次赴日本参观大操演习。1904年任护军前锋一、二、三、四营帮带。次年张之洞改编湖北新军,黎任第三协统领兼护第二镇统制。1906年任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在参加清政府的彰德秋操中,军容颇盛。宣统二年(1910年)任湖北讲武堂会办。对士兵比较宽厚,军声较好。但对革命活动持反对态度,曾多次出兵镇压暴动饥民。武昌起义爆发,当晚,曾亲手杀死起义士兵,并走避至黄土坡僚属家。时革命群龙无首,将其寻出,拥立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他见事有可为,便排挤革命派,集军政府大权于一身。1912年以首义都督而被推为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不久,组织民社,自任理事长,形成帮派势力,一步步投靠袁世凯,打击革命派,镇压“群英会”暴动,杀害张振武等。1913年积极助袁绞杀“二次革命”。是年底,调赴北京,住中南海瀛台,并与袁结成姻亲。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篡改约法,设参政院,他兼任参政院院长。1915年被册封为武义亲王,辞而不受,对袁的帝制持不合作态度。袁死后,继任大总统,宣布遵行临时约法,召集国会。但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不和,形成“府院之争”。1917年因对德宣战案,双方公开冲突,他于5月免段国务总理之职。张勋以调解为名,率兵进京,段利用张勋驱黎,张勋演出复辟丑剧。黎逃往日本使馆,在段祺瑞击溃张勋后,黎辞大总统。1920年又重新出任总统。1923年在曹锟等逼迫之下下台,东渡日本养病。在职期间,搜刮大量财富,曾在中兴煤矿投资六十万元,还创办过一些工厂,并在武昌油坊岭等地购有大量地产。1928年死于天津,葬于武昌卓刀泉。其文电等辑为《黎大总统政书》。 黎元洪
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64年(清同治三年) 生。1883年入北洋水師學堂,1888年畢業後,派赴德國留學,返國後被派入海軍服役,曾任鎮遠艦炮弁,廣甲艦管帶。1895年參加中日甲午黄海之戰,艦被擊沉而去職。1904年應張之洞之招,至南京監修江寧炮臺。旋隨張至湖北,任湖北護軍馬隊隊官、前鋒營統帶、新軍第二鎮協統、暫编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兼管長江艦隊暨馬炮工輜各隊事務,加陸軍協都統銜,並提調兵工鋼藥兩廠,監督武中學堂,會辦陸軍特别學堂,統“楚”字兵船六隻,“湖”字雷艇四隻。1911年武昌起義時,被舉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大都督兼總司令。後復由各省代表舉為中央大都督海陸軍大元帥。1912年1月,當選為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仍兼鄂軍大都督; 同月任民社黨理事長; 3月任中国同盟會協理,辭大元帥職;4月兼领北京政府参谋总长事; 5月任共和黨理事長; 9月授陸軍上將。1913年4月,任進步黨理事長; 6月兼領江西都督; 10月被選爲正式副總統; 12月赴北京,辭鄂督兼職; 同月脱離進步黨。1914年5月,任參政院院長。1915年帝制議起,辭參議院職; 12月被袁世凱封為武義親王。1916年6月袁死後,繼任大總統。1917年7月,張勳復辟時去職,居天津,任中美實業公司董事長。1922年6月,受直系軍閥支持,復任大總統。1923年6月離職,回天津作寓公。晚年曾任中興煤礦董事長。並投资永利化學公司、久大精鹽公司、南洋兄弟煙草公司、面粉、紡織等業,以及湖北石膏公司等。1928年6月3日逝世於天津。終年64歲。遺著有《黎副總統政書》。 黎元洪 湖北黄陂人。字宋卿。北洋水师学堂毕业。1888年(光绪十四年)派往海军服役。后投效张之洞,参与训练湖北新军。曾三次赴日本考察军事。1906年任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1911年武昌起义时,曾亲手杀死革命士兵。旋被逼出任军政府鄂军大都督。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选为副总统。袁世凯窃踞总统后,随袁残杀革命党人,镇压二次革命。1914年任袁记参政院院长。1916年6月袁死后,继任大总统,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次年被段祺瑞利用张勋撵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受直系军阀操纵,再任总统。次年又被逐下野。晚年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1928年6月3日在天津病死。 黎元洪北洋军阀。陆军上将。1864年10月19日生,1928年6月3日去世。1892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曾赴德国留学。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战争黄海之战。1898~1901年3次赴日本考察。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兼总司令,海陆军大元帅。1916年任大总统。1917年引咎辞职。1922年复任大总统,后又被迫出走日本,从此不问国事。 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Li Yuanhong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83年(光绪九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任职北洋舰队,参加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海战。战后,投效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1896年,随张之洞回湖北,被委以炮台监制、管带,督带等职,三次派往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任湖北新军第二镇第三协统领兼护该镇统制。1906年,清政府改第二镇为第二十一混成协,受协统领。1909年,以军界代表身份参加“湖北铁路协会”,支持粤汉铁路收回自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晚他杀害革命党人邹玉溪和周荣棠,与革命为敌。11日起义军出于他平日的“资望”,决定推举他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于是把他从躲藏的地方找出来,但他力辞不敢出任,拒不在布告上签字,只是在汉口、汉阳光复后,才勉强就职。但暗地与清朝大臣勾搭,脚踏两只船,作应变的准备。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仍兼鄂督。当年2月,通电南京临时政府说:“共和国立,革命军消”(《黎副总统书牍汇编》第1卷,第35页),要求解散革命武装。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他仍任副总统,此后伙同袁世凯反对革命。1913年,支持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同时,在湖北疯狂地镇压革命派,查封革命报刊《大江报》。报载他“妄诛无辜之人甚多”(《民立报》,1912年8月19日)。10月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他仍为副总统,支持袁解散国会,破坏“临时约法”。1914年6月,袁世凯御用参政院成立,被袁任为参政院长,但对袁世凯准备称帝表示不合作。袁改帝制后封他为武义亲王,拒不受。1916年袁世凯死, 他继任大总统, 宣布召开国会, 恢复 《临时约法》。但此时北京政府实权操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1917年5月在对德宣战问题上与段祺瑞发生权力之争,即“府院之争”。他在国会的支持下,免除段的总理职务。段则指使张勋以“调停”为名,带兵进京。7月1日张勋复辟, 黎元洪逃往日本使馆。1922年, 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一度复任大总统, 未满一年被迫离任,避居天津。此后虽谋图东山再起,未获成功。1928年病死天津。 ☚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 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Liyuanhong继袁世凯之后的临时大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祖籍安徽宿松。生于1864年10月19日(清同治三年九月十九日)。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服役海军,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后随两江总督张之洞去湖北教练新军,累升至廿一混成协协统。曾三次赴日考察军事。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活动。武昌起义后,被迫出任湖北省军政府都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当选副总统。袁世凯篡权后,伙同袁镇压革命。1914年袁解散国会,篡改约法,设参政院,被任为议(院)长。袁死后,由副总统继任大总统,与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段利用张勋将他赶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后复任大总统,次年再被赶下台。后避居天津,1928年6月3日病逝于天津。有《黎大总统政见书》等著述。 ☚ 詹天佑 段祺瑞 ☛ 黎元洪1864—1928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早年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入湖北新军,为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多次破坏革命党人活动。武昌起义前夕曾亲手杀害起义士兵,起义后被迫任军政府鄂军都督。旋任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袁世凯窃权后,伙同袁镇压“二次革命”。1914年任袁政府参政院议长。袁死后继任大总统。因与皖系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时被驱出,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受直系军阀控制复居总统位。次年又被撵走。1928年病死于天津。 黎元洪1864~1928清末将领,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幼入私塾,后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光绪十四年),被派往海军服役。中日战争爆发后往南京投靠两江总督张之洞,被任为狮子山等处炮台总教习。1896年1月,随张到湖北,委以炮台监制、护军后营帮带,参与训练新军。1898~1901年3次去日本考察。1905年末,任第二镇第三协统领官兼护该镇统制官。次年,任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驻武昌。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拥为中华民国政府鄂省大都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选为副总统,仍兼鄂督。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仍任副总统。1914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成立了御用的参政院,任他为参政院院长。1916年6月袁死后,在帝国主义授意下,任大总统。1922年,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又将他抬出,复任大总统。晚年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并在该矿有巨额投资。1928年6月3日因脑溢血死于天津。 黎元洪1864—1928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字宋卿。湖北黄陂人。他祖籍安徽,幼随父来湖北,入黄陂籍。幼入私塾,后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被派往海军服役。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从广州北上增援威海卫,所乘战舰被敌人击沉,他被营救得生。战后往南京投靠两江总督张之洞,被任为狮子山等处炮台总教习。1896年1月,随张到湖北,委以炮台监制、护军后营帮带, 参与训练新军。1898到1901年三次去日本考察。1905年末,任第二镇第三协统领官兼护该镇统制官。次年任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驻武昌。在新军中曾亲手杀害起义士兵。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拥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省大都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选为副总统,仍兼鄂督。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仍任副总统。1914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成立了御用的参议院,任他为参政院院长。1916年6月袁死后,在帝国主义授意下,任大总统。1917年与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段利用张勋将他赶下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又将他抬出,复任大总统。次年又被赶下台,避居天津。后去日本别府养病,至1924年再返天津。晚年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并在该矿有巨额投资。1928年6月3日因脑溢血死于天津。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近代湖北黄陂人。清光绪九年(1883)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十四年毕业后,服役于海军,甲午中日海战后赴宁投靠署两江总督张之洞,深受器重,委其监修炮台,并任炮台总教习。二十二年随张之洞返鄂,参与编练新军,先后任护军帮带、管带等职。二十四、五年曾三次东渡日本考察军工生产。三十二年任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曾多次破坏湖北革命党人的活动。宣统元年(1909)以军界代表身份参加“湖北铁路协会”。二年曾带兵屠杀沔阳饥民。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鄂军都督,与汤化龙等立宪党人勾结,排挤湖北革命党人,逐渐独揽湖北军政府大权。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选为临时副总统并在南北议和后连任。此后,投靠袁世凯,组织民社,反对南京临时政府和同盟会。8月,假袁世凯手在北京杀害首义元勋张振武、方维。1912年夏至1913年夏残酷屠杀武昌首义党人和革命官兵万余人。并成为袁扑灭“二次革命”的帮凶。1913年10月当选为正式副总统。次年担任袁御用的参政院院长。但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拒武义亲王之封。1916年6月袁死,他继任大总统,逐渐与总理段祺瑞矛盾激化,导致“府院之争”。次年5月将段免职,段利用谋清室复辟的张勋入京,将他驱走,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1年11月,军阀曹锟、吴佩孚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再次把他推上大总统宝座,搞“法统重光”的骗局。1923年又被直系军阀胁迫下台,避居津、沪等地,晚年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1928年患脑溢血死于天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