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胖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胖袄pàng’ǎo京剧服装之一,白布做的大棉背心。生、净行演员化装时,穿在贴身儿的“水衣子”外面儿,再罩上袍服和铠甲,使人物形象显得魁梧。〔例〕有一次。我在后台遇见唱小花脸的慈瑞泉,谈起闲话儿来。他问我:“兄弟,你现在都会什么呀?”“我会叠胖袄啊!”因为我当时正给我父亲跟包哪,所以就半开玩笑地这么说。(谈26)∣在过去,唱戏的老人随身都带着“靴包”,里边装着自己的靴子、水衣、胖袄。(七238)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戲舞用物部 > 戲裝 > 胖襖 胖襖 pàng’ǎo 古代戲曲服装。即無袖棉衣,兩肩較厚,穿在戲衣内,使服裝挺直飽滿,爲戲曲中花臉脚色所穿用。 胖袄军事器物。明清时期,棉花的种植普及之后,用较多的棉花制成小袄,用以御枪矢,其形肥胖,故名“胖袄”。 胖袄pàng'ǎo❶也作“袢袄”。棉上衣。元明时亦专指边防将士或锦衣卫的冬服。《元典章新集·兵部·军制》:“下户相合置备车牛,其应般本奕衣甲、胖袄、枪刀、弓箭、军需等物,已及满载。”《明会典·军器军装二》:“洪武九年,令将作局,造棉花战衣,用红、紫、青、黄四色……造胖袄裤,用细密阔白绵布,染青、红、绿三色,俱要身袖宽长,实以真正绵花绒。”《明史·食货志三》:“乙字库,贮胖袄、战鞋、军士裘帽。”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各省解到胖袄,备各项奏准领取。” 胖袄 胖袄明代军士服饰。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多用红,所以又称 “红胖袄”。 ☚ 号衣 僧服 ☛ 胖袄 胖袄净角专用的辅助服装。为无袖的白布制成的厚棉坎肩,垫肩极厚,衬于肥大的戏曲服装内,既使人物形象显得雄壮魁梧,也使服装显得挺直美观。 ☚ 云肩 水袖 ☛ 胖袄〈名〉棉絮极多的短袄,军士穿上用以防御枪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