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dandaohuichongbing
肠道内的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急性腹痛。农村常见,多发于儿童,青壮年,蛔虫一般寄生于小肠,当一些原因(饥饿、发热、驱虫不当等)引起肠道功能失调时,蛔虫便可窜入十二指肠,并可能钻入胆道。主要病症为右上腹阵发性钻顶样剧痛,发作间歇痛可完全消失,常伴恶心、呕吐、发热。黄疸则表明可能并发胆道感染,体检可以存在右 上腹轻度压痛。钻入胆道的蛔虫可自行或经治疗后退出。胆道蛔虫的危害性在于它可引起急性胆管炎及死于胆道的蛔虫或虫卵可成为胆石形成的核心。因此应重视治疗和预防。治疗则以针灸、中西药物及氧气等利胆排石措施为主,并用抗菌素防治感染,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如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并应积极治疗肠蛔虫症。
肠道内蛔虫钻进胆管所引起的疾患。症状为突然引起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吐虫,有时可发热和轻度黄疸。治疗以解痉止痛、利胆排虫和预防感染为主;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肠蛔虫病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