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胃粘膜脱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

幽门粘膜松弛,垂入十二指肠者称为胃粘膜脱垂。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幽门粘膜较松弛,附着于粘膜下层,与肌层缺乏坚固的连接,粘膜下层水肿或粘膜受慢性刺激引起炎症性肥大时,强烈的胃蠕动波和胃内容物的压力,使幽门区粘膜脱垂到十二指肠球部。有人指出,胃粘膜脱垂是功能性状态,症状可随胃蠕动的强弱加剧或缓解。也有认为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和幽门管的过度宽大有关。
脱垂的胃粘膜有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可并发溃疡。幽门壁肥厚,幽门腔正常或狭窄,脱垂的粘膜可使幽门管部分梗阻。
缺乏典型症状。上腹部偏右突然发作疼痛,为胀痛或灼痛,多呈间歇性,阵发性加剧,不向他处放射。粘膜的炎症、充血或合并溃疡,导致反复小量或大量出血。上腹部饱胀感于进食后加重,有恶心、呕吐和幽门梗阻现象。幽门区有时触得可活动块物。病儿有消化不良,病程长者有消瘦和体重下降。
幽门管宽、长度有改变。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中央有充盈缺损,外形光滑,可见胃粘膜皱纹,脱垂的粘膜周围有钡剂包裹,略呈蕈伞状。粘膜回缩到胃内后,十二指肠球部的充盈缺损消失。十二指肠球部无激惹现象。从临床症状的轻重、出血量的多寡和体检的结果不能鉴别出血来自胃粘膜脱垂,溃疡或憩室。
内科疗法包括安静休息和合理的饮食制度。有明显症状时给镇静及解痉药。多数可获缓解。
手术适应证:
❶反复出血或有继发性贫血。
❷多次呕吐有幽门梗阻症状。
❸症状顽固,有持续疼痛和体重减轻者。
幽门成形术、胃肠吻合术或切除多余的胃粘膜,疗效均不满意;胃部分切除的疗效较好。

☚ 胃扭转   胃毛团症 ☛

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是肥大、冗长、松弛的胃粘膜皱襞移行、游走于胃的入口和出口处。常见的是由于胃蠕动增强而推动胃粘膜皱襞滑入幽门、胃十二指肠造口或空肠造口;有时可表现为向食管的逆行套叠。
本病可按临床表现分为症状性与无症状性两类; 亦有分为单纯性与混合性者,前者系不伴有胃部器质性疾病,后者常伴有其它的上消化道疾病,往往在检查有关疾病时偶然发现。根据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的统计资料,本病的检出率为1.3~14%,平均6%。
幽门的胃粘膜脱垂系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窦部粘膜肥大,粘膜下层组织松弛,使窦部粘膜皱襞在肌层上可以自由移动。引起胃粘膜肥大的因素,主要有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或)伴发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引起的粘膜下层水肿,其次是由于恶性病变或白血病性浸润而致的粘膜皱襞及粘膜下层肿胀、粘膜中有异位组织(如胰腺组织)、粘膜畸形等。一般认为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和胃剧烈蠕动 (可由精神、机械性及烟、酒、咖啡、茶等化学性刺激引起),可因粘膜肌层相应收缩而致窦部粘膜皱襞无法维持其正常的纵行分布,使这部分粘膜皱襞卷起并滑入幽门管。如胃处于松弛状态,蠕动减少或消失,则移行的粘膜皱襞可回复至胃内。
本病可见胃窦部粘膜皱襞部分或全部呈领圈样脱垂进入幽门。脱垂的粘膜常有肥大,但质地柔软,表面可有充血、水肿或铺路石样,亦可有轻度糜烂或急性溃疡形成,偶见息肉样改变。少数可发生脱垂粘膜嵌顿于幽门孔。显微镜下见粘膜增厚、腺体增殖,常见粘膜及粘膜下水肿、充血,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
患者以40~60岁为多见,男女之比为2.5~3:1。多数患者无症状,可因伴随其它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始被发现,故其表现无特征性,且常为伴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单有胃粘膜脱垂的患者可有间歇性上腹痛或不适,多于夜间发生,疼痛无节律性及周期性,进食后及卧位可加重,制酸剂无效。或伴有餐后上腹胀、恶心、嗳气、胃灼热。如粘膜脱垂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或幽门嵌顿,可有疼痛加剧、呕吐,甚至呕血、黑粪。体检无异常发现,偶可在上腹触及柔软如面团样的包块。
本病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粪便隐血多呈阳性。胃液分析对本病诊断帮助不大,多数胃酸正常;如脱垂粘膜阻塞幽门,则可见试验餐排空延迟。
胃肠X线钡餐检查是本病的确诊方法,但发现常不恒定,宜取右侧俯卧位进行检查。特征性X线发现为
❶在球部基底呈现菜花样、蘑菇样、伞状、蜂窝状或分叶状的充盈缺损征;
❷球底前后部出现重叠边缘,上面边缘是脱垂的粘膜影象;
❸幽门管增宽,亦可因脱垂粘膜领圈状阻塞于幽门出口处,或伴随肌肉增厚而使幽门管狭窄;
❹当脱垂的粘膜滑回胃内时,可呈圆形、斜形或十字形等模式代替其正常的纵行排列。
胃镜检查主要是观察窦部收缩蠕动的粘膜变化。有主张直接观察窦部粘膜脱垂入幽门,但多数认为此种情况的诊断价值不大。
本病的诊断首先应基于X线的典型征象。一般认为,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突然出现的胃排空障碍、原有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加剧或制酸剂不能缓解等情况时,应进行胃肠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注意胃粘膜脱垂的可能性。若有频发腹胀、间歇呕吐等表现,则须警惕有无并发脱垂粘膜嵌顿。
本病应与带蒂的息肉、幽门肌肥厚、胃十二指肠炎、胃癌、十二指肠息肉或Brunner腺增生、窦部粘膜隔膜、粘膜变形、异位胰腺组织等鉴别。
本病可并发间歇性幽门梗阻(或嵌顿)、上消化道出血、粘膜糜烂或溃疡形成,以及少数有恶性变。
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视临床表现而定。如伴发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应首先治疗伴发疾病;若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者,则以内科治疗为主,给予易消化饮食及制酸解痉药,减少患者的精神刺激,必要时应用镇静安定药。少数需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 并发出血或幽门梗阻者;伴有消化性溃疡及出血者;不能排除恶性病变或息肉者;内科治疗反应不佳者。一般手术效果良好,但不能使症状完全消失。

☚ 胃淋巴网状细胞瘤   急性胃扩张 ☛

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为胃幽门前庭粘膜脱垂于十二指肠冠部而引起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本病发生与胃粘膜的解剖上的特点和生理上的特点有关,相当中医学中的“胃脘痛”范围。本病可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情志因素,致使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而发病。主症为胃脘痛、腹胀、纳差嗳气等。治疗功法常用有内养功、虚阴功等。内养功强调取左侧卧位,用第一种呼吸法,以调和胃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60分钟。虚明功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行聚散呼吸法,引意运丹,以化滞解郁,调和脾胃。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症状较轻者可辅以保健功、行步功等。

☚ 胃下垂   慢性胃炎 ☛
000203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