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stomach系胃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胃的上部,生长在胃壁内,直径数厘米以上,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呈圆形或分叶状。由于组织缺血,常有坏死、溃疡、形成空腔、穿孔或瘘管。常见的症状有上腹不适、疼痛、出血、食欲不振、梗阻症状、消瘦等。X线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最后需病理确诊。手术为唯一治疗方法。 胃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stomach占胃部恶性肿瘤的0.25~1.5%,较胃癌发病年龄为轻,男女发病率相仿。多位于胃体部。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食欲不振、消瘦、呕吐、黑便等。纤维胃镜或钡餐检查即可确诊。宜早期手术治疗。 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肉瘤较少见,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胃平滑肌肿瘤的17~20%。男女发病差别不大,多见于成人,半数在50岁以上。 本病多数原发于胃壁平滑肌组织; 少数由良性平滑肌瘤恶变而来。常位于胃的近端1/2,呈球形或半球形,质地坚韧,表面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可单发或多发。由于多数瘤体较大(一般直径10cm,也有超过20cm者),血管丰富,肿瘤内部可发生出血、坏死和囊性变,表面可形成溃疡。按肿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位于粘膜下的胃内型;位于浆膜下的胃外型;以及部分位于粘膜下、部分位于浆膜下的胃壁型(又称哑铃型)。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密集成束及编织状排列,异型性明显,可出现多核巨细胞,核分裂相多见。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后腹膜。主要经血行转移,最常转移到肝脏,其次为肺,淋巴转移不多见。 临床上早期症状不明显,无特异性表现。常见症状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贫血等。部分患者可在上腹部触及肿块。 诊断主要依靠胃肠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胃肠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内边缘整齐的圆形充盈缺损,其中央可见典型的“脐样”溃疡龛影。如肿瘤为胃外型则仅见胃受压、推移现象。胃镜所见为粘膜下肿瘤的特征,表面粘膜呈半透明状,其周围粘膜可见“桥形皱襞”;肉瘤向胃壁浸润发展时,边界不清,可见溃疡,并出现粗大皱襞及胃襞僵硬。活组织检查标本应自有溃疡的部位或尽可能向粘膜深部钳取,可提高活组织检查阳性率。主要应与胃癌、胃良性平滑肌瘤区别。胃癌病变是在粘膜表面,胃肠X线钡餐、胃镜及活组织检查可资鉴别;但与良性平滑肌瘤鉴别较困难。如肿瘤直径超过3cm,伴有溃疡和出血,活组织检查见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活跃及有巨细胞时,应考虑恶性。由于胃平滑肌瘤可以恶变为胃平滑肌肉瘤,因此有人认为较大的或有临床症状的平滑肌瘤,即使病理诊断为良性,临床上仍须按恶性处理。 治疗上宜尽早手术切除,按肿瘤部位和大小作胃部分或全胃切除。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后的5年存活率约为50%,预后与手术的早晚及有无转移等因素有关。 ☚ 表层分布性胃癌 胃淋巴瘤 ☛ 00016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