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胃呆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胃呆症

胃呆症

本病系由于赫依、血逆乱,体衰而引起的一种不思饮食的疾病。又称“食欲呆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虽然是各类急、慢性病过程中常遇的伴随症状,但对某些病家而言,却成为突出的主症和主病。
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胃,胃是受纳、腐熟水谷的主要腑器,若遇外感,寒热不均,或嗜食辛、热之品,易激血、希拉偏盛,从而引动胃火增旺并上,灼伤舌、咽,导致食不知味,吞咽困难而影响食欲;再者嗜啖寒冷饮食或不适应之品太过,易增赫依,巴达干而致寒盛,寒气挫伤胃火,消化力减弱,从而引起食欲不开;此外,久病之人,心气日衰,或思劳过度,易惹动赫依偏盛,损及心神而罹此病,正如《蒙医药选编》中所云:“饮食不节,起居不当,引起三根功能失常,渗着于心与舌而发病”。
本病主要表现为食不知味,不思饮食,消瘦,倦怠无力,常有饥饿感,治宜以益胃开欲为总则。药物宜投石膏七味散主之。本方具调气血,开食欲之功。或投冬青六味散加糖内服,亦可用蛇床子十三味散(蛇床子、五味子、高良姜、石榴、广木香、石菖蒲各6g,芫荽子、小茴香、紫砂、肉桂、胡椒、荜拨各3g,冰糖120g,共研细面),外治可取天突穴施灸或针刺。
根据不同病情,本症可分为下列各型。
赫依盛型 口有涩味,食难下咽,颜面发黑而糙,头晕心悸,脉虚数,尿清澈,舌红燥,治宜佐以抑赫依为主,药物宜五味安消散加紫砂引用羊肉汤与主剂交替服用。
热盛型 口苦干而舌燥,食欲不振,食难下咽,身热,皮肤眼睛发黄,脉洪数,尿呈黄色,气味蒸气大,舌苔黄;治宜佐以清热为主,糖水送服无敌宝丸,或投止泻子四味汤,与主剂交替服用。
寒盛型 口有甘味,不思饮食,颜面苍白,全身发凉,消化不良,嗳气频作,脉缓弱,尿清,舌灰白厚苔,治宜佐以祛寒为主,药物宜投益胃诃子十味散与主剂交替服用。
包如型 口涩,食不知味,颜面红紫,胃内灼热,脉象洪大,尿黄,舌苔红黄色。治宜佐以除包如为主,药物宜投寒水石二十一味散与主剂交替服用。
中毒型 奇瘦,无力,颜面苍白,消化不良,脉紧而滑。治宜佐以解毒为主。药物宜投大剂二十五味散或光明盐四味汤反复煎服。大剂二十五味散不仅对中毒型食欲呆滞有良效,且对包如型者亦善。
概其属性,巴达干,赫依所致者为寒症,宜石榴五味散;包如,希拉所致者为热症,可服石膏十一味散。
饮食方面宜给患者以喜食想吃而易于消化之品。

☚ 渴症   呃逆 ☛
000218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