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间质
肿瘤间质是肿瘤实质之间的结缔组织和血管成分,可能也含有淋巴管。它起着支持实质和供应实质以营养物质的作用。不同组织发源的肿瘤,其间质并无特异性。间质是局部原有的组织,它在肿瘤实质的影响下呈反应性增生,但并不参与肿瘤性增生的过程。肿瘤的良恶性决定于实质而与间质无关。
间质的量和质都受肿瘤实质影响。一般而论,肉瘤和髓样癌间质少,故质软;硬癌则因间质多而质硬。间质结缔组织的状态受肿瘤实质生长的影响,有人发现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性生长活跃处,间质结缔组织疏松、幼稚; 浸润性生长较静止处,间质结缔组织较致密,或呈透明变性。间质结缔组织内有嗜银纤维。它的状态可能也与癌的分化程度、是否发生局部浸润以及是否易于转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人观察到肿瘤生长迅速时,结缔组织基质的粘多糖有解聚现象。
间质的结缔组织偶尔可发生化生,如胃肠道、子宫和前列腺的腺癌,无论原发癌或转移癌的间质,偶可出现骨化生或软骨化生。涎腺多形性腺瘤的间质内,类软骨或类骨化生则十分普遍。
间质内的血管是原有的,在肿瘤实质所分泌的肿瘤促血管生成因子作用下,局部血管发生增生,由此供应肿瘤实质的营养。如果肿瘤的局部没有血管的新生,肿瘤的体积不可能增长到2~3mm以上。肿瘤间质内的血管,其动脉往往保存完好,其静脉则易受恶性瘤实质细胞的浸润。
间质内有神经纤维,这是局部组织内原有的。肿瘤旁的神经干在受到肿瘤的损害时,其神经纤维的轴索可以增生,伸入肿瘤内;肿瘤的血管也曾发现神经纤维,但这些发现,并不能证明肿瘤受神经支配。
间质内常有数量不等的各种炎细胞,常见的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细胞的浸润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其论据是不少人发现乳腺癌、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和皮肤癌的间质内淋巴样细胞反应明显者,患者的存活期较长。但也有人认为淋巴样细胞浸润可能是癌细胞变性坏死或其代谢产物所激发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和患者的免疫状态无关。间质内常有数量不等的肥大细胞,有的实验表明,肥大细胞对实验性肿瘤可能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