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肿瘤的超声诊断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肿瘤的超声诊断 肿瘤的超声诊断超声波应用于医学诊断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五十年代初,采用了脉冲反射式超声仪,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同时,为获得切面图象,提高诊断准确率,也开始了对超声显象仪的研究。七十年代以后,由于采用电子计算技术、灰阶显示和实时显象方法,在超声成象质量和探测方法上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进展极快。超声探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肾、脾、胃、颅脑、眼、心、子宫、卵巢、浆膜腔积液等多种脏器疾病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别是对于软组织和腹部肿块的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表1 回声图象类型及临床意义
(续表)
颅脑肿瘤 应用颅骨外超声探测法检测颅脑中线反射位置的偏移,以判断颅内有无占位性病变,这种方法亦称为脑超声图。一般认为正常人中线波的偏移如超过0.3cm,结合临床才有诊断意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正确率约在85~98%,目前已广泛用以判断天幕上有无占位性病变。 眼肿瘤 应用超声探测眼球内和眼眶内肿瘤可不受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混浊的影响。应用超声探测眼球内黑色素瘤和小儿成视网膜细胞瘤,肿瘤部位常能得到明显的回声(图1)可与视网膜剥离相鉴别,有临床实用意义,诊断符合率约在90%。眶内肿瘤回声一般在增厚达0.5cm以上时才有诊断意义,出现无回声反射时则为囊性占位病变。在各类眶内肿块中,超声探测显示异常反射的约占95%,故有助于鉴别眼球突出系属于球内病变或眶内病变,但对眶内淋巴瘤、肉瘤和假瘤尚不能鉴别。 图1 左眼成视网膜细胞瘤的声象图左侧箭头示右正常眼及晶状体,右侧箭头示左成视网膜细胞瘤,肿瘤位于颞侧 甲状腺肿瘤 用直接探测或间接的间隔连续显象法,在灰阶超声图上出现甲状腺弥漫肿大或局限性肿大,前者常属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炎,后者则多为肿瘤。应用超声探测能鉴别肿瘤属于囊肿性、实体性或混合性。甲状腺囊肿呈现一个边缘清楚的透声暗区; 甲状腺炎伴有水肿时,呈均匀性肿大,轮廓清楚;实体性肿瘤,如呈现均匀性细小回声,多属良性,如呈现强烈不规则反射或肿瘤后壁模糊不清时,则提示有恶性可能。结合放射性核素扫描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连续切面象,可测定其体积。 乳腺肿瘤 应用5兆赫频率以上超声灰阶显象仪能显示乳腺囊性增生病、囊肿、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的不同图象。乳腺囊肿的边缘清晰,中间为透声暗区;纤维腺瘤的边缘光滑,后壁清晰,多为均匀细小反射,或为实性暗区;乳腺癌则呈现强烈的不规则回声,边缘不整齐,底部回声减弱或有缺损。因而应用超声鉴别乳腺囊肿与实体瘤有较大价值,但在鉴别良恶性方面还不够满意。 肺及纵隔肿瘤 虽然由于肺泡内含有空气,超声难以穿透,因而超声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不大。只有当肿瘤靠近胸壁,在肿瘤与胸壁间的肺组织实变或充满炎性渗出时,超声才有可能探测到。当这类肿瘤不能得到痰液脱落细胞阳性诊断时,可通过超声定位后再行穿刺,常能获得满意的病理诊断。纵隔肿瘤亦由于解剖部位的关系,只有当其位于前上纵隔时,如胸骨后甲状腺肿瘤、胸腺瘤、淋巴瘤、畸胎瘤等,超声探测有可能获得肿瘤图象并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脏肿瘤 由于肝脏是一个实体器官,于正常灵敏度下探测时,常呈现均匀结构。自采用灰阶扫描和实时成象后,对肝脏可以进行动态观察,容易发现肝实体的异常改变,还可以观察肝静脉、门静脉和肝外胆管的走向、粗细、压挤、变形、扭曲等,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定位有较大帮助。应用超声探测以鉴别肝囊肿、多囊肝和肝癌具有一定作用,能迅速反映液性区域,易与实体性肿瘤相鉴别。如为肝癌,超声探测能反映其占位病变所在及其对脉管的挤压现象。在回声图上,肿瘤区常可呈现丛波或迟钝波(图2);声象图上,可呈现不规则强烈光团,其周围常有一圈带状暗区(图3),也可为实性暗区(图4),或全肝呈不规则分布的较强的异常反射,有助于与其他肝脏疾患的鉴别诊断(表2)。此外,超声对于黄疸的鉴别诊断也有作用(表3)。 对核素扫描出现肝区放射性缺损或分布稀疏的病例,超声探测能确定该区域为液性占位、实体占位或是由于肝萎缩的肝下缘上移所引起,并能描绘出肝脏下缘从而获得鉴别诊断。通过超声探测绘出肝脏及肝内肿瘤的体表投影,有可能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有助临床治疗前的参考,也可作为放射治疗时放射野的设计定位和计算照射剂量。 图2 原发性肝癌回声图(箭头示丛波) 表2 超声探测对肝癌和肝脏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表3 超声探测对黄疸的鉴别诊断
超声灰阶实时成象法能够显示肝内1cm直径以上的占位性病变,因此,与甲胎蛋白血凝法相结合,有可能及时发现早期原发性肝癌并进行定位诊断。 胆囊肿瘤 应用超声探测胆囊大小及其收缩功能是一种无损而简便的诊断手段。胆囊内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石的强烈反射及胆石后面出现的声阴影,有助于鉴别诊断。胆囊癌可出现细小或不规则的回声、轮廓不规则,还可看到肿瘤侵入肝组织;早期胆囊癌不易与泥沙样结石鉴别。 胰腺肿瘤 应用实时灰阶超声显象仪,可以确定胰腺的部位和形态、有无肿瘤及其大小和性质。胰腺假性囊肿呈边缘光滑、后壁回声很强的透声暗区,胰腺癌呈边缘不整、回声不规则的实体性肿瘤。胰腺囊肿的探测是一种简单、准确的诊断方法,但对直径小于2cm的胰腺癌常不易探测到。 肾脏肿瘤 超声对肾囊肿及多囊肾的诊断有实用意义。实体性肾肿瘤的超声回声图多呈平段,可有较多反射;在声象图上,呈实性暗区或不规则回声区。小儿的肾胚细胞瘤和成神经细胞瘤可用超声鉴别,前者回声较强而后者回声少而弱。超声结合X线静脉肾盂造影可鉴别严重的肾盂积水和肾囊肿。对较小的肾实体肿瘤超声常不易发现,对较小的肾上极肿瘤更由于被肺遮盖,超声不易穿入,因而难于发现。 图3 原发性肝癌声象图 图4 原发性肝癌声象图 肾上腺肿瘤 应用超声探测肾上腺,对正常或增生不明显的肾上腺常不能得到明确的图象。当肾上腺发生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较易为超声所探测到,声象图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实体肿瘤图象。发生在右侧肾上腺的肿瘤较左侧者易于探测到。 膀胱肿瘤 在膀胱充盈情况下将探头直接置于耻骨上进行探测,当膀胱有肿瘤存在时,则在膀胱区内可以显示乳头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瘤图象,能正确测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蒂的有无和长短,肿瘤附着部膀胱壁的完整情况,以判断其浸润程度。但对位于前壁的肿瘤或小于0.5厘米的肿瘤,超声较易漏诊。与膀胱结石则易于鉴别。 子宫肿瘤 子宫肌瘤在超声图上的表现: ❶子宫体增大,外形不整,有结节突起,肿瘤区回声反射少(图5),后壁反射弱而模糊。 ❷肌瘤内部回声明显增多,可能由于肌瘤变性所致;当肌瘤周围有局限性钙化时,可出现圆形光环,严重钙化时,则超声常无法穿透,不显示内部及后缘反射; 但对于小肌瘤的诊断与粘膜下或浆膜下肌瘤的鉴别仍有困难。有子宫肌腺瘤的子宫体往往呈弥漫性肿大,边缘光滑,内部反射增多;子宫肌腺瘤与子宫肌瘤在超声上较难鉴别。绒膜癌可见子宫体内出现较为强烈的异常反射。子宫体癌则常由于缺乏明显异常反射,诊断有困难。对于鉴别子宫肌瘤、水泡状胎块、早期妊娠,因其反射规律明显不同,图象差异很大,具有诊断价值。 图5 子宫肌瘤声象图(箭头示肌瘤) 卵巢肿瘤 超声探测对卵巢单纯性、多发性和子宫内膜囊肿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囊性畸胎瘤存在实体和囊性部分,特别当出现毛发团的强烈回声或随体位改变的线状水平界面反射时,诊断较易。对囊腺瘤,如能探测到房隔及乳头状突起的实质结构反射时,可以做出诊断,但难于区分是否恶变。卵巢囊腺癌和腺癌等由于出现大片强烈不规则反射,诊断较易(图6)。总之,卵巢肿瘤的囊壁和房隔薄而光滑,有液性暗区或均匀细弱回声者,多为良性;囊壁和房隔厚而不规则,肿块区充满强烈不规则回声者,则多属恶性。超声探测对于浆膜下子宫肌瘤和卵巢实体瘤,卵巢囊肿和输卵管积水的鉴别尚有困难,但对于某些高张力临床上不易与实体瘤鉴别的卵巢囊肿,以及巨大卵巢囊肿与大量腹水的鉴别(表4),超声诊断有很大作用。 图6 卵巢腺癌声象图(箭头示癌肿强烈反射区) 表4 巨大卵巢囊肿与大量腹水的鉴别
超声对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常见各种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列表如下(表5)。 表5 腹部各种肿块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续表) ☚ 乳腺癌甾体激素受体测定 热图与肿瘤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