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演进
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生物学特性,向顽固生长和自主性的方向发展,称为演进。
演进过程从机体组织最初接触到致瘤因子起,不仅贯穿整个瘤前阶段,在已转变为肿瘤之后,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仍继续向前发展,良性肿瘤可逐渐转变为恶性,恶性肿瘤则其恶性度递增。狭义的概念,演进乃指恶性肿瘤在生长发展过程中恶性程度不断增高。
演进的概念,是Foulds (1949~1969)通过小鼠实验性乳腺癌的一系列研究所提出的,其后为许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所证实。演进总的规律是: 肿瘤细胞从分化比较好,发展为分化差;生长活力愈益旺盛,出现浸润性,获得转移的能力;染色体组型从最小的偏离,发展到近二倍体、多倍体非整倍体;反映在代谢和酶谱的偏离正常;对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疗法逐渐出现不断增强的抗拒性。这些往往随病程的发展而在临床表现,以及系列活检、转移灶、复发灶乃至最终尸检的组织形态比较中表现出来。
肿瘤演进的突出例证如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屡次复发后,可转变为恶性,其恶性程度也逐步升级;软骨肉瘤一般恶性程度较低,复发时恶性程度增高,或在分化程度高的背景中出现分化程度低的灶区; 慢性白血病在后期可转变为急性,即所谓母细胞性转化等。
在实验性肿瘤中,演进可表现为:
❶家兔或小鼠化学致癌物诱发的皮肤鳞癌,常在乳头状瘤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❷由激素靶器官(如乳腺)发生的肿瘤,其激素依赖性往往逐渐减弱,最后发展为激素独立性。
❸实体型肿瘤可转化为腹水型,这种性能一旦获得后即不会消失,可通过腹水的接种而世代相传。
❹可移植性。这取决于细胞膜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若这种抗原性不断丧失,肿瘤终于成为能适应任何宿主的“万能瘤”,可在各种动物接种成功,例如Ehrlich腹水瘤、Jenson肉瘤等。
❺耐药性。体外培养中的瘤细胞经抗癌药物处理,多次接种传代,可获得愈来愈强的耐药性。
肿瘤演进有下列特征:
❶总的趋向是向恶性、自主性发展,难以复原,然而并非所有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必然会演进。
❷一般不依赖于原始致癌因子的继续存在。若继续存在则演进更可加速。不恰当的治疗,如剂量不足的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也可加速演进。
❸演进过程可缓慢或较快速,速度常不均衡,可相对稳定和加速演进相交替。
❹在多发性肿瘤,如小鼠乳腺肿瘤、人类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等,各个肿瘤结节或病变的不同区域,演进的发展往往不平衡,可分别以不同的速度演进。
演进的本质应从细胞遗传学和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中去探索。瘤细胞的基因组较不稳定,很易发生变异。在大多数肿瘤,瘤细胞即使原初确为“纯系”,即单克隆来源,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其遗传学特性往往不断变异,瘤细胞群体常很不一致,其中常以某一为干系,另外的为各种支系。后者中大多数渐被淘汰,干系又不断分化出支系。干系可能是在细胞水平上“适者生存”的竞争中的优胜者,能顽强地适应不良环境而继续生长繁殖。如此反复地变异、淘汰、适应,瘤细胞的生长性能逐渐增强,恶性程度随之升级。当然,演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机体的微环境、免疫防御机理、反馈调节、治疗措施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