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肾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肾病

病证名。五脏病候之一。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泛指肾脏发生的多种病证。肾病以虚证为多,所谓实证,也多属本虚标实。肾虚多由精气耗伤所致。临床表现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腿膝痿弱,腰酸遗精等。若肾阴虚,伴见颧红潮热,口干咽痛等症。肾阳虚,伴见肢冷畏寒,阳痿,夜尿多,或黎明前泄泻等症。又有肾不纳气而致气喘者,阳虚水泛而致水肿者。其他如气化功能失常,或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可发生癃闭、淋浊等病症。病情不同,当辨证施治。选用益精气,滋肾阴,温肾阳,补肾纳气,温阳行水,滋阴降火,以及清利湿热等法。

肾病nephrosis

由细菌毒素、有毒代谢产物或有毒物质损害肾小管所致的一种变性疾病。各种家畜都有发生。见于马传染性贫血、流感、结核病、猪丹毒等传染病和汞、砷、磷、氯仿等中毒病。急性症状为尿量减少,尿密度增高,水肿和蛋白尿,尿沉渣含有大量肾上皮,碱性尿中常发现透明及颗粒圆柱,但无血尿。慢性症状为多尿,尿密度降低,内脏和体表水肿明显,尿沉渣内也含有大量肾上皮。治疗时应消除病因,如为传染引起,早期选用抗生素和呋喃族药物。如为中毒引起、选用相应的特效解毒药,其他治疗采用对症疗法,包括利尿、补液、补充蛋白质等。

肾病

古病名。出自《素问》。无特指性。泛指作为五脏之肾发生的各种病证。

肾病shèn bìng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五宜(13)。病证名。五脏证候之一,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泛指肾脏发生的多种病证。肾病以虚证为多,所谓实证,也多属于本虚标实。肾虚多由精气耗伤所致,临床表现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腰膝痿弱、腰酸遗精等。若肾阴虚,伴见颧红潮热、口干咽痛等症。肾阳虚,伴见肢冷畏寒、阳痿、夜尿多、或黎明前泄泻等症。又有肾不纳气而致气喘者,阳虚水泛而致水肿者。其他如气化功能失常,或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可发生癃闭、淋浊等病证。病情不同,当辨证论治。选用益精气、滋肾阴、温肾阳,补肾纳气、温阳行水、滋阴降火以及清利湿热等法。

肾病shènbìng

五脏病候之一。见《素问·脏气法时论》等篇。泛指肾脏发生的多种病症。肾病以虚证为多, 所谓实证, 也多属本虚标实。肾虚多由精气耗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 精神不振, 腿膝痿弱, 腰酸遗精等。若肾阴虚, 伴见颧红潮热、口干咽痛等。肾阳虚, 伴见肢冷畏寒、阳痿、夜尿多, 或黎明前泄泻等。又有肾不纳气而致气喘者, 阳虚水泛而致水肿者。其他如气化功能失常, 或阴虚火旺, 湿热下注等, 可发生癃闭、淋浊等病症。病情不同, 当辨证施治。选用益精气, 滋肾阴, 温肾阳, 补肾纳气, 温阳行水, 滋阴降火, 以及清利湿热等法。

肾病

肾病

肾病为一种不同于肾小球肾炎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占70~90%,在成人亦占20~30%。临床表现与肾炎不易区别,但在治疗上则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较肾炎敏感,预后一般较好。肾病是一个临床诊断。肾穿刺主要呈微小病变,但少数亦可呈膜性或膜增殖性肾炎改变。
病因和发病机理 微小病变型肾病发病前无急性链球菌感染病史可寻。有的患者发病前虽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但与发生本病之间隔时间很短。肾活检并无明显炎症改变。
本病患者血清补体正常,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给动物静脉输入高渗白蛋白或肾动脉内注入聚合阳离子(polycations),亦可引起与本病相似的病理改变。这些材料说明本病与免疫的关系尚未完全证实。但近年来,总的趋向还是认为本病与免疫有关。理由如下: 不少人注意到肾病患者常为高敏体质者; 注射免疫刺激物可引起发病; 肾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常增加; 用肾抗原作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多数为阳性; 在激素敏感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疾病复发时)大部分是增加的;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有明显疗效等事实均说明本病还是与免疫失调有关。
临床表现 有以下变化:
❶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产生肾病全部临床表现的基础,24 h尿蛋白的排出量在3.5g以上。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是产生蛋白尿的原因。通常尿中漏出的主要是白蛋白,呈高度选择性蛋白尿。
❷水肿。轻型表现为面部、下肢浮肿,重者除全身水肿外,可伴有胸水和腹水。产生水肿的主要原因为尿中大量蛋白质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因而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漏出血管外。白蛋白的缺乏导致有效血容量缩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醛固酮的分泌增加和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加而致潴留,亦使水肿加重。
❸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白蛋白下降,其程度与蛋白尿的程度有明显关系,通常<3g/dl。血浆α1和γ球蛋白正常或下降,α2和β球蛋白常增高,分子量较小的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亦下降,可能由于尿中漏失所致。
❹高血脂和脂尿。血脂的升高与血浆白蛋白下降密切相关。当血浆白蛋白降低时,血浆胆固醇一般明显增高,大多高于250mg/dl,偶有高于1,500mg/dl者。甘油三酯和磷脂均增加。电泳结果主要是低密度及极低密度部分的β脂蛋白增高,故易促进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高血脂的原因,可能是肝脏合成脂蛋白代偿性地增加所致。患者尿中可有双折光的脂质。这些都标志着脂质代谢的紊乱。
❺尿沉渣所见。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由于大量蛋白尿的排出,可见较多的透明管型。
❻无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肾病患者通常无血压增高或肾功能损害。但在高度水肿患者,可因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而致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增加,这时可因钠潴留而出现一过性容量依赖性的高血压和因少尿而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在利尿消肿后,这些改变可消失。
并发症 由于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患者抵抗力下降,故易发生肺炎双球菌腹膜炎、皮肤及肺部感染。严重蛋白尿患者尚有肌萎缩、头发干糙无光泽、指趾甲上出现白线或白斑。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原减少,纤维蛋白溶酶也减少,故纤维蛋白溶解较平时困难; 此外血容量减少,血管内有淤滞及高血脂引起的血管壁改变,故易有静脉系统(较多发于肾静脉,偶亦发生于动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肾病的根据为:有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3.5g/24h,低白蛋白(<3g/dl)血症和(或)高胆固醇(>250mg/dl)血症。此外一般不出现明显血尿(尿沉渣镜检<10个红细胞/高倍视野),也无持续性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大部分呈高度选择性; 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多数阴性。肾活检光镜下无明显异常,电镜下部分或广泛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在诊断过程中须注意与慢性肾炎类肾病型鉴别。慢性肾炎患者大部分有血尿和(或)高血压和(或)肾功能损害。大部分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FDP测定较多阳性。肾活检可助确诊。此外,尚须除外系统性疾病并发的肾损害如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性肾病和肾淀粉样变等。非肾脏疾病如心力衰竭、肝脏病等引起的全身性水肿也须注意鉴别。
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身体虚弱时,应首先改善一般情况。采用对症支持疗法,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一般情况好转后,加用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剂,以消除蛋白尿并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1. 一般治疗: 水肿明显尿少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低盐(每日2~3g)饮食。水肿严重者同时控制水入量。蛋白质入量每日应增加到80~100g。
2. 利尿消肿: 可应用各种利尿药如右旋醣酐、双氢克尿塞、速尿、安体舒通、氨苯喋啶等,也可联合应用。对水肿严重血浆白蛋白甚低而各种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可适当静脉输入血浆白蛋白,通过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来加强利尿。但事实上输入血浆蛋白后,在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同时,蛋白质的清除率亦增加,输入蛋白质的相当一部分于短期内又从尿中丢失。故除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很低且因血容量减低出现症状(如顽固水肿、体位性低血压)者以外,不以输入血浆白蛋白作为治疗的常规手段。
3. 特殊疗法: 目的是消除尿蛋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效的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1) 皮质醇(激素): 儿童肾病用激素治疗的缓解率绝大多数报告在90%以上。成人缓解率一般在85%左右。激素治疗的即时疗效虽甚满意,但减药或停药后复发率很高。一般为40~60%,有的报告高达93%。目前治疗多应用强的松。用量用法很不一致。最普通的成人用法为开始时每日30~40mg,分3~4次口服,或清晨一次顿服,维持6~8周。有效者,在激素应用后一周左右出现利尿,二周左右尿蛋白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继续用药6~8周后,可逐渐减量,每1~2周约减少原用药量的10~20%。减到每日10~15mg时,可改为隔日顿服(即将二日总量,隔日一次顿服),继续减至最小有效量,维持6~12个月。激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始用量要足够,用药时间要充分,减药速度要慢。减药过程中和停药后半年内注意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可能性。为了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目前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同时或稍后(待病人一般情况改善,病情稍稳定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加强和巩固激素的效果。
(2) 细胞毒免疫抑制剂: 这一类药物治疗肾病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它们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使其变性,从而抑制抗体的产生。
❶氮芥: 激素加氮芥治疗肾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减少复发率。同时也可以减少激素的剂量,从而可以避免因用大剂量激素而引起的副作用。用法:盐酸氮芥从1mg开始,隔日一次,每次递增1mg,到5mg为止,改为每周用药2~3次,累积总量为1.5~2mg/kg。为避免胃肠道反应除从小量开始递增药量使病人逐渐适应外,以晚间临睡前给药为妥。事前先用镇静止吐药,然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在保证滴注通畅,药物不致漏在血管外时,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氮芥,取所需用量立即从接近针头部位皮管内注入,以避免氮芥与空气接触,从而降低疗效和增加毒性。药物注射完毕后,继续输入少许生理盐水,以冲洗局部血管而减少氮芥的局部刺激作用。在用药过程中须注意观察本药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❷环磷酰胺: 作用与氮芥相似,亦常与激素共同使用。每日100~150mg,分2~3次服用。或200mg每日或隔日静脉注射一次,总量为6~8g。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暂时性脱发、骨髓抑制、肝脏损害,亦可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对性腺的抑制作用,在男性患者甚于女性,值得重视。其远期影响如膀胱纤维化,甚至发生肿瘤,虽无定论亦值得警惕。
❸其它: 如苯丁酸氮芥或噻替哌,亦可用于肾病治疗。
4. 中医辨证施治: 参见 “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条。
肾病预后良好。大多数不致发展为尿毒症。死亡原因多为治疗中之并发症或继发感染。应力求避免。

☚ 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 ☛

肾病

肾病

本病系因三根失调,损伤肾气,以腰痛、耳鸣、尿闭或尿频以及遗精为特征的病症。肾脏据于巴达干之位,为调节体内水液,补养生殖之精的脏器,也是病变巴达干窜行之道。故患病以巴达干性者为多。本病由于巴达干、赫依偏盛客于肾脏,并与希拉相搏,引起肾脏功能紊乱所致。强力劳作,负重劳累,久病体弱,房劳过度,或感寒冷潮湿,或跌打受伤等,均为引发本病之因素。根据病情表现临床上可分为赫依盛型、寒盛型和热盛型三种。
赫依盛型表现耳鸣头晕,腰肾部重坠作痛并向四周放射,痛处无定点,失眠,脉象虚芤,尿清而泡沫大等症状。治宜以抑赫依益肾为原则。药物宜投槟榔五味散(槟榔、豆蔻、冬葵子各10g、刀豆8g,五灵脂5g共研细末),或豆蔻十味散用白酒送服,亦可服五根油剂。外治取第十四椎三点穴位艾灸。
寒盛型表现腰肾部拘挛作痛或痠痛,下肢发凉,耳鸣头昏,小便艰涩或淋漓,遗精,阴雨天加重,温热则舒,脉象沉而缓,尿灰白等症状。治宜以祛寒补肾为原则。药物宜以豆蔻十味散、益补还阳丸为主剂,或投槟榔七味散用酒送服。外治可按病情分别进行温泉浴及取第十四椎三点穴位艾灸或针。
热盛型表现腰肾部疼痛,骨胳与肌肉间灼热,小便艰涩或淋漓、遗精、尿道灼痛,口干舌燥,耳中作跳,得热则碍,遇寒则舒,脉象细而紧,尿黄等症状。治宜以清热凉肾为原则。药物宜投诃子十味散,红花肾热七味散、三红汤为主剂,或投诃子十八味散,用白糖水送服。外治可按病情分别进行冷水浴,五味甘露汤浴,或服利尿剂。如合并粘邪则表现刺痛剧烈,脉象洪大等症状。治宜以杀粘为主,并投月光宝凤散与主剂交替服用。

☚ 脾血肿   肾痨症 ☛

肾病

肾病

肾脏是体内水液所依存之脏器,功能为输送和控制尿液,与耳有脉相连接。肾脏病的内因与上述疾病一样,是身体固有的隆、赤巴、培根等被外界因素干扰而病变,导致肾疾发生。病缘是跌打损伤、负重举重、久居阴凉潮湿之地、久涉冷水、过食甘味或凉性食物,均能引起各种肾病。肾病分肾隆病、肾痨、肾水下注、肾热病、肾积水、肾伤扩散病、肾痹证、肾“达日干”病共8种。分热证和寒证两类,其中肾热病和肾病扩散病等为热证,其他属寒证。热证脉象洪而紧,尿色红而气味大,凉后浑浊。寒证脉弱而沉,肾脉更弱,尿色淡青,气味皆小,浑悬物如砂子沉于底部。具体症状和治疗见各肾病条。

☚ 脾病性洞泻   肾隆病 ☛

肾病

disease of the kidney

肾病shèn bìng

kidney disease; nephropath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