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肺包虫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肺包虫病pulmonary echinococcosis

系包虫病之一。近年由于胸透较普及,在流行区肺包虫病发现日见增多,儿童患病率较高。由于肺组织松软,包虫囊肿生长较快,故临床表现较早,如压迫和刺激支气管、胸膜,出现胸痛、咳嗽、少量咯血等;囊肿破入支气管可咳大量浆液性痰,可因大量浆液溢出而窒息,或囊腔消失自愈。结合流行病史、X线检查可确诊。治疗同肝包虫,见该条。

肺包虫病

肺包虫病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地区流行性寄生虫病。幼虫在各器官形成囊状体。定居于肺脏,囊肿逐渐增大,破坏肺组织或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产生呼吸道或其他相应的症状。
肺包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棘球蚴,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区。我国除流行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陕西、西藏、四川等省外,河北、黑龙江省亦有发现。泡状棘球绦虫(E.alveolaris)偶亦可引起本病,它的流行区域更偏北方;我国在青海、新疆、四川、甘肃各省亦有发现; 其发病率远较棘球蚴感染为低。细粒棘球绦虫的卵对低温有强抵抗力,在2℃的河水中可存活二年,-50℃仍能存活。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成虫寄生于狗、狼、狐、豺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它由头、颈部、幼节、成节和孕节构成。孕节内含有大量虫卵。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若被中间宿主如羊、牛、猪、骆驼或人食入后,即可在体内发育成棘球蚴。狗或狼等动物若食入病畜的新鲜内脏后,棘球蚴内胚层产生的原头蚴,在小肠内经7~8周即可发育为成虫。虫卵亦可被吸入肺部,经白细胞吞噬破坏或组织液消化后,在肺内发育成棘球蚴致病。流行区居民的易感性不强或具有部分自然免疫力者不一定致病。实际上本病是兽类的流行病,人体并非适宜的中间宿主。泡状棘球绦虫主要寄生于狐体,次为狗、鼠等。人经消化道感染。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入胃后,胃液消化卵壳,孵出六钩蚴,穿过肠壁,随血流大部分定居于肝脏。约10~20%继续随血流入肺发育成棘球蚴。少数六钩蚴可穿过肠壁经淋巴管、胸导管到达肺部。少数可通过肺循环进入体循环侵犯其他器官,如腹腔、肌肉、骨、肾、脾、心、眼眶、脑等。棘球蚴在组织内形成囊性病变,囊内充满囊液。囊壁分两层,内层为单细胞胚层,外层为胚层分泌而成具弹性的角皮层。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育囊和原头蚴。育囊胚层可分泌角皮层形成子囊,子囊的胚层又可生有许多原头蚴。子囊、育囊、原头蚴可自胚层脱入囊液中。肺棘球蚴的囊液内多不含子囊。每个原头蚴在终末宿主体内可发育成一成虫。其他器官的棘球蚴破裂后亦可通过血行或直接穿入肺脏,如肝棘球蚴穿破膈肌入肺,形成继发性肺棘球蚴。约2~5%的胸部棘球蚴尚可寄生于纵隔、胸膜腔、膈肌等部位。囊肿周围有一层薄的纤维包膜,其内有少量慢性炎症细胞反应。囊肿一旦破裂,伴继发性细菌感染时,则囊肿周围炎症反应可产生肉芽肿。囊肿增大进一步压迫肺组织和支气管可导致肺萎缩。巨大囊肿可充满一侧胸腔,压迫食管或膈神经,偶可侵蚀膈肌或肋骨,破入支气管。若内囊全部咳出,囊腔闭合,病灶纤维化,愈合。破裂的囊肿继发感染亦易导致寄生虫死亡。肺边缘的囊肿破入胸膜腔形成脓气胸。囊液内的原头蚴、子囊可经支气管播散至肺或胸腔内形成继发性囊肿。囊肿亦有可能破入血管或纵隔造成严重后果。长期寄生于肺组织的棘球蚴可能衰亡,囊液逐渐吸收、凝固,囊壁上偶有钙质沉着。泡状棘球绦虫的育囊向外芽生如肿瘤样,可直接侵蚀周围组织,对机体的危害性更为严重。泡球蚴主要寄生于肝脏(约占99%),可经血道迁徒或直接穿过膈肌入肺。
患者多于感染数年后出现刺激性咳嗽,少量泡沫状粘痰或血痰;囊肿位于肺边缘,引起胸痛。较大的囊肿压迫肺组织出现呼吸困难。食管受压产生吞咽困难。囊肿破裂后内囊液流入支气管可突然咳出水样或血性带咸味粉皮样内囊液。同时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皮肤瘙痒等变态反应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体检肺部叩诊实音,可闻及哮鸣音。突然涌出的内囊液还可阻塞气道,产生紫绀,甚致窒息、死亡。囊肿破裂继发感染时,有发热、咳出脓性痰。咳出胆汁提示肝包虫囊肿侵犯胆管,并通过膈肌穿入肺脏形成胆-肝-支气管瘘。囊肿破入胸膜腔除加重呼吸困难外,常并发脓胸。X线表现棘球囊肿常单发,少数多发于一侧或双侧肺部。囊肿直径约1~10cm,亦可大至20cm以上。呈类圆或椭圆形,可随深呼吸或体位改变而变形。偶见分叶状。密度大多均匀,边缘光滑、清晰。囊肿周边偶见环形钙化。继发感染时边缘模糊。如仅囊肿外囊破裂,少量空气进入内外层之间形成新月形透明带;若外内囊均破裂,空气同时进入外囊和内囊,在囊肿内形成液平面,其上方见到两层弧形透明带;若内囊破裂、塌陷漂浮于液面上,即呈“水上浮莲”征象。若囊肿破裂后内容物完全咳出,可形成薄壁环形气囊。空气吸收,囊腔闭合遗留纤维灶,但极少见。囊肿破入胸腔见胸腔积液或液气胸征象。巨大囊肿可将纵隔推向对侧,压迫对侧肺脏。膈神经受压时,患侧膈肌抬高,呼吸时出现矛盾运动。
约25%的病例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痰或胸液内可发现囊壁碎块或原头蚴。免疫学检查,有以包虫囊液作抗原的皮肤试验(Casoni试验);人(羊)包虫液(含头节者更敏感)为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以羊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经甲醛或鞣酸处理,并经包囊液致敏作为抗原细胞悬液作间接血凝集试验等,都可得约80%的阳性反应。包囊退化、包虫死亡,抗体效价可减低。但皆可有假阳性或与其他寄生虫病有交叉免疫反应。
诊断根据在流行区与病畜有密切的接触史,典型的胸部X线表现及血清免疫学试验。但应与肺部常见疾病如肺癌、肺结核、肺脓肿、纵隔肿瘤等相鉴别。
迄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早期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方法。预防的关键在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
❶积极治疗病畜;
❷深埋死亡病畜,防止其他动物取食;
❸牧区特别注意狗的感染,一经发现除积极治疗外,还应与居民特别是儿童隔离;
❹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 血吸虫性肺病   胸部阿米巴病 ☛
000180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