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骨折病名。即以肘部内侧肿胀,有明显压痛和瘀斑,肘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肱骨内上髁处的骨折。参见骨折条。 肱骨内上髁骨折fracture of humeral medial epicondyle由于肘部突然受到外翻力作用,屈肌急骤收缩牵拉内上髁所致。内上髁可能仅轻度移位,重者可向下扭转至前臂水平而嵌于关节内,使肘关向外侧脱位。X线平片可以确诊。治疗:无移位者,可屈肘90°固定2~3周即可;若移位超过5mm或嵌于关节内,或尺神经受损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屈肘固定3~4周,再去石膏进行练习。 肱骨内上髁骨折ɡōnɡɡǔnèishànɡkēɡǔzhé病名。以肘部内侧肿胀, 有明显压痛和瘀斑, 肘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肱骨内上髁处的骨折。参见骨折条。 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亦称臑骨下端内岐骨折或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多见于7~17岁的患者。肱骨内上髁骨折多数有严重移位,若骨折块被嵌入关节内,往往不易释出,给骨折整复造成困难,治疗不当会后遗关节功能障碍。 肱骨内上髁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仆时,手掌着地,患肢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暴力迫使肘关节过度外展,前臂屈肌群骤然收缩,肱骨内上髁被屈肌群牵拉而撕脱,或投掷动作过猛,该处亦可被前臂屈肌群强烈牵拉而撕脱。亦有因直接暴力打击或撞碰于肱骨内上髁处而产生骨折,但甚少见。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分为四度。第一度: 裂缝骨折或仅有轻度移位,因遭受暴力较轻,骨折处大部分筋膜未撕裂,故移位不大。第二度:骨折块有分离,或伴有轻度旋转移位,因部分筋膜未撕裂,故移位不大,骨折块仍位于肘关节水平面以上。第三度: 骨折块有旋转移位,且被嵌入肘关节内,这是由于肘部遭受强大的外翻暴力,使肘内侧关节囊等软组织广泛撕裂,关节内侧间隙张开,致使撕脱的内上髁被吸进于张开的肘关节内,且被肱骨滑车和尺骨关节面紧紧夹住。第四度: 骨折块有分离旋转且移位到肱骨滑车关节面处,同时合并肘关节向桡侧脱位。第四度骨折易忽略而误作单纯肘关节脱位,而仅采用一般肘关节脱位复位手法,以致骨折块嵌入尺骨半月切迹和肱骨滑车之间,而转为第三度骨折。 伤后肘部内侧肿胀,有明显压痛和瘀斑,肘关节功能障碍。第一、二度骨折仅有肘内侧牵拉性疼痛,关节活动轻度障碍。第三度骨折,摸诊内上髁缺如,肘关节伸屈明显障碍。第四度骨折除肘关节有脱位畸形外,内上髁部位平坦,或可摸到粗糙的骨折面。同时,还要注意有无尺神经损伤。拍摄正侧位X线照片有助于确诊和骨折分类。 第一度骨折可用直角托夹板固定于屈肘90°,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3周。第二、三、四度骨折,均可作手法复位。8天以上的患者复位较困难,可先作尺骨鹰嘴牵引1~2天,使挛缩的筋肉松弛后,再进行整复。第二度骨折整复时,宜屈肘45°,前臂中立位,腕、指关节屈曲,以松弛前臂屈肌群,医者以拇、食指按捏骨折块并向上、内偏后方推挤,使其复位。第三度骨折复位时,在拔伸牵引下,将患肢前臂旋后,肘关节伸直并外展,使肘关节的内侧间隙增宽,并将患肢腕、指关节背伸,使骨折块受到前臂屈肌群和旋前圆肌的骤然牵拉,骨折块多能从关节内逸脱出来。然后再按第二度骨折处理。亦可由助手操作,医者用两拇指按捺前臂屈肌群,并加内、外摇晃法,使肘关节伸展、内、外翻,增加屈肌群和旋前圆肌牵拉力,亦可使骨折块逸脱出肘关节。如第四度骨折处理不当转化为第三度骨折,用上法不成功者,可使第三度骨折再复转为第四度骨折。解除尺骨半月切迹在下方对骨折块的嵌夹,此时医者常可在肘关节内侧肱骨滑车处摸到骨折块的边缘,助手再多次作伸展患肢手指及腕关节,按压前臂屈肌群,使屈肌群紧张,骨折块则可被牵拉逸脱出肘关节。如骨折块未被拉出时,助手可将前臂极度旋后,使骨折块被排挤出尺骨半月切迹的内侧缘,在助手配合下,医者右手向外、后推按肱骨下端,左手向内、前推按桡骨小头和尺骨半月切迹,同时助手用力背伸腕、指关节和作肘关节外展、内收的轻微摇晃动作,随着肘关节的复位,骨折块可被尺骨半月切迹的内侧缘刮挤和前臂屈肌群的牵拉而逸出肘关节,然后再按第二类骨折作手法整复。整复后应及时作X线复查。 复位满意后,在骨折块的前内方放一半月形压垫,缺口朝向后上方,用于兜住骨折块,再用上臂超肘关节夹板固定于屈肘90°位2~3周。复位后1周内可作手指轻微伸屈活动,2周内禁作用力握拳及前臂旋转动作。2周后可将前、后侧夹板之前臂段剪去,逐渐作肘关节伸屈活动,拆除夹板后,继续作肩、肘、腕各关节的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可参见“肱骨髁上骨折”条。 ☚ 肱骨外髁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 ☛
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多见于7—17岁的患者。多数有严重移位,若骨折块被嵌入关节内,给骨折整复造成困难,治疗不当会后遗关节功能障碍。肱骨内上髁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仆时,手掌着地,患肢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暴力迫使肘关节过度外展,前臂屈肌群骤然收缩,肱骨内上髁被屈肌群牵拉而撕脱,或投掷动作过猛,该处亦可被前臂屈肌群强烈牵拉而撕脱。 伤后肘部内侧肿胀,有明显压痛和瘀斑,肘关节功能障碍。第一、第二度骨折仅有肘内侧牵拉性疼痛,关节活动轻度障碍。第三度骨折,摸诊内上髁缺如,肘关节伸屈明显障碍。第四度骨折除肘关节有脱位畸形外,内上髁部位平坦,或可摸到粗糙的骨折面。 第一度骨折可用直角托夹板固定于屈肘90°,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3星期。第二、第三、第四度骨折,均可作手法复位。8天以上的患者复位较困难,可先作尺骨鹰嘴牵引1—2天,使挛缩的筋肉松弛后,再进行整复。第二度骨折整复时,宜屈肘45°,前臂中立位,腕、指关节屈曲,以松弛前臂屈肌群,医者以拇、示指按捏骨折块并向上、内偏后方推挤,使其复位。第三度骨折复位时,在拔伸牵引下,将患肢前臂旋后,肘关节伸直并外展,使肘关节的内侧间隙增宽,并将患肢腕、指关节背伸,使骨折块受到前臂屈肌群和旋前圆肌的骤然牵拉,骨折块多能从关节内逸脱出来。然后再按第二度骨折处理。如第四度骨折处理不当转化为第三度骨折,用上法不成功者,可使第三度骨折再复转为第四度骨折。 复位满意后,在骨折块的前内放一半月形压垫,缺口朝向后上方,用于兜住骨折块,再用上臂超肘关节夹板固定于屈肘90°位2—3星期。复位后1星期内可作手指轻微伸屈活动,两星期内禁作用力握拳及前臂旋转动作。2星期后可将前、后侧夹板之前臂段剪去,逐渐作肘关节伸屈活动,拆除夹板后,继续作肩、肘、腕各关节的功能锻炼。 ☚ 肱骨外髁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 ☛ 000248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