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Kěn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云南之泸水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苑》 亦载,未详其源。 肯kěn❶岂,怎。副词。杨巨源《早春即事呈刘员外》: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冯延己《采桑子》之一:后约难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❷正,恰恰。武元衡《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会府登筵君最少,,江城秋至肯惊心。 ❸已经。令狐楚《节度宣武酬乐天梦得》:洛下相逢肯相寄,南金璀错玉凄凉。裴夷直《送王绩》:翠羽长将玉树期,偶然飞下肯多时。 ❹同意。张鷟《游仙窟·又一首》:定知心肯在,方便强邀人。 肯kěn愿意。司馬相如《長門賦》:“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李尤《函谷關賦》:“爰物色以遮道,爲著書而肯留。” 肯kěn❶犹岂也。岑参《梁园歌》:“当时置酒延枚叟,~料平台狐兔走!”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本持乡曲誉,~料泥涂辱!”肯料,犹云岂料也。李颀《送乔琳》诗:“阮公惟饮酒,陶令~羞贫!”肯羞贫,岂羞贫也。刘禹锡《河南白尹长句继和》诗:“遥羡光阴不虚掷,~令丝竹暂生尘!”肯令,岂令也。严维《送崔峒使往睦州》诗:“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告劳!”肯告劳,岂告劳也。杜甫《骢马行》诗:“近闻下诏喧都邑,~使骐[[!NB055]]地上行!”肯使,岂使也。又《寄司马山人》诗:“发少何劳白,颜衰~更红!”肯更,岂更也。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落他人后!”肯落,岂落也。王维《老将行》诗:“射杀山中白额虎,~数邺下黄须儿!”肯数,岂数也。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欲为圣明除弊事,~将衰朽惜残年!”肯将或作岂将,一作岂于,肯岂同义也。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诗:“平生惯写龙凤质,~顾草间猿与獐!”肯顾,岂顾也。杨万里《寄周舍人子充》诗:“省斋先生太高寒,~将好诗博好官!”肯将,岂将也。又《闻一二故人相继而逝》诗:“我福~如郭!我德敢望颜!”肯如,岂如也,言岂如郭汾阳之福也。
❷犹拚也。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不是爱花即~死,只恐花尽老相催。”上句一作不是看花即索死。言倘若无花消遣,直欲拚死。所以如此汲汲者,恐花尽而老将至也。肯死,犹云拚死也。王维《偶然作》诗:“生事不曾问,~愧家中妇。”言不问生事,拚为家中妇所讥也。柳永《尾犯》词:“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把金玉珠珍博。”言拚以金玉珠珍博美人之歌酒欢会也。秦观《望海潮》词:“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相随。”言一见倾心,便拚相随也。张炎《清波引》词:“寄情在谭麈,难觅真闲处。~被水云留住,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言拚被水云留住也。
❸犹能也;得也。杜甫《草堂》诗:“唱和作威福,孰~辨无辜。”钱注本肯一作能,肯犹能也。王安石《西山》诗:“但道使君留不得,那知~更忆江南。”肯更忆,犹云能更忆也。杜甫《玉台观》诗:“更~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更肯,犹云更得也。又《赠郑十八贲》诗:“高怀见物理,识者安~哂。”安肯,犹云那得也。苏轼《赠黄山人》诗:“东坡若~三年住,亲与先生看药炉。”若肯,犹云若得也。黄庭坚《清平乐》词:“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重来。”言少年时光景,一去不得再来也。按此亦可作不会解。
❹犹会也;亦犹云至于也。上官昭容《奉和翦彩花》诗:“春至由来发,秋还未~疏。”未肯,犹云不会也;言至秋而不会凋疏也。杜甫《徐卿二子歌》诗:“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卑微休!”言岂会卑微也;亦犹云何至于卑微也。朱庆馀《和秋园》诗:“深斋尝独处,讵~厌秋声。”讵肯,亦犹云岂会或何至于。陆龟蒙《自遣》诗:“人间纵道铅华少,蝶翅新篁未~无。”言不会无也;亦犹云不至于无也。李商隐《柳》诗:“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断肠,犹云销魂。如何肯,犹云如何会也;意言春日如许风流,奈何会到秋天,便斜阳暮蝉,如许萧条也。王安石《梁王吹台》诗:“况乃汉骄子,魂游谁~逢。”谁肯,犹云谁会也。苏轼《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书生只~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言书生只会弄笔墨也。又《铁沟行》诗:“明年定起故将军,未~先诛霸陵尉。”未肯,不至于也;此用李广事。《阳春白雪》七郑觉斋《念奴娇》词:“琢玉传情,断金订约,总是愁根本。谁知薄幸,~于长处寻短。”言偏会寻人短处也。《太平乐府》九睢景臣《哨遍》套《高祖还乡》:“只道刘三,谁~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此曲通首描摹汉高微时故人口气,言尽着叫本名刘三,岂有人会把你抓住和你为难,为何要改称汉高祖也。然“谁肯把你揪捽住”,亦可解为何至于把你揪捽住。王实甫《丝竹芙蓉亭》剧《点绛唇》折:“我怎~教信断音乖,则(只)要你常准备迎风户半开。”怎肯,怎会也;亦犹云何至于也。《潇湘雨》剧二:“祗从云:‘俺相公自有夫人哩!’正旦唱:‘兀的是闲言语,甚意思,他怎~道节外生枝……我则(只)道他不~弃糟糠妇,他原来别寻了个女娇姿。’”怎肯,怎会也;不肯,不会也。《哭存孝》剧一:“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轮不动那鞭锏挝槌,你怎~袒下臂膊刀厮劈。”义同上。《曲江池》剧一:“今日和刘郎相见,不因你个小名儿沙!他怎~误入桃源。”此怎肯字犹云怎会或何至于。按剧情,小名系指妓女刘桃花;沙为语助辞,相等于啊或呵。《东墙记》剧四:“净云:‘不瞒老夫人说,我这药费本钱。’卜云:‘老身怎~少了药资。’”义同上。《庞掠四郡》剧三:“孔明云:‘张飞!你取首级如何?’张飞云:‘我杀了庞士元也。’孔明云:‘敢不是么?’张飞云:‘他说道正是县令,我怎~错杀了别人?’”义同上,按剧情,庞为耒阳县令。
❺犹恰也。王安石《寄子思以代别》诗:“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寻山雨中。”言匹马恰在雨中寻山而行也。苏轼《赠武道士弹贺若》诗:“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挂檐。”肯挂檐,恰挂檐也。又《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向冷泉亭下相萦回。”肯向,恰向也。巾箱本《琵琶记》七:“思乡远。愁路贫,~如十度谒侯门。”肯如,恰如也。又见“肯分”。
❻岂肯,哪肯。李贺《申胡子觱篥歌》诗:“朔客骑白马,剑弝悬兰缨;俊健如生猱,~拾蓬中萤。”王琦注:“言朔客骑马佩剑,俊健如猱,乃武夫侠客之流,宜其于书格格不相合,乃肯学古人拾萤火以照书,可谓好学之人矣。”按此诗自“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以下所蕴涵的也就是《南园》诗“寻章摘句老雕虫”,“男儿何不带吴钩”,“明朝归去事猿公”,“因遗戎韬一卷书”等首所表现的感慨。“肯拾蓬中萤?”是语气很强的反诘句,王琦把它理解为肯定直陈语气,完全不合诗意。“肯”字这种用法诗歌中极为常见。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落他人后?” 肯 肯❶岂。岑参《梁园歌》:“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 ❷能,得。杜甫《玉台观》:“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更肯犹云更得。 ❸会,至于。杜甫《徐卿二子歌》:“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岂肯犹何至于。 ❹恰。王安石《寄子思以代别》:“全家欲出岭云外,匹马肯寻山雨中。”肯寻犹云恰寻。 ☚ 知闻 采 ☛ 肯 肯❶宁。张炎《清波引》(江涛如许):“寄情在谭麈。难觅真闲处。肯被水云留住。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❷愿。黄庭坚《清平乐》(休推小户):“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肯重来。” ❸岂肯。郑觉斋《念奴娇》(卷帘酒醒):“琢玉传情,断金订约,总是愁根本。谁知薄幸。肯于长处寻短。” ☚ 到头 些 ☛ 肯 肯kěn(1)恰。秦观《一落索》:“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1—460) (2)会,至于。苏轼《满庭芳·公归序云有王长官者》:“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1—279) (3)能,得。倪偁《鹧鸪天》:“穿翠密,极遨游,人间那得此深幽?金波若到清樽里,下笔联篇未肯休。” (2—1335)范成大《南柯子》:“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3—1614) (4)拼、敢。表示有胆量去做。吴儆《减字木兰花·中秋独与静之饮》:“凄凉满眼,肯作六年灯火伴。莫说凄凉,来岁如今天一方。”(3—1577)赵长卿《鹧鸪天·腊夜》:“幽梦断,旧盟寒,那时屈曲小屏山。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3—1802) (5)岂,难道。宋祁《玉楼春·春景》:“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1—116)葛胜仲《鹧鸪天·新春》:“衰意绪,病情怀,玉山今夜为谁颓?年时梅蕊垂垂破,肯为人愁便不开?”(2—725) (6)特指同意婚事。黄庭坚《归田乐令》:“引调得、甚近日心肠不恋家。宁宁地、思量他,思量他。两情各自肯,甚忙咱。”(1—407)欧阳修《洞仙歌令》:“情知须病,奈自家先肯,天甚教伊恁端正。”(1—151) ☚ 客 控持 ☛ 肯 肯kěn可以,愿意。《邶风·终风》二章:“终风且霾,惠然肯来。”《鲁诗》说:“风而雨土为霾。”《尔雅·释言》:“惠,顺也;肯,可也。”郑《笺》:“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唐风·有杕之杜》一章: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毛《传》:“噬,逮也。”郑《笺》: “肯,可;适,之也。(之:往。)彼君子之人至于此国,皆可求之我君所。”《小雅·角弓》七章:“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郑《笺》:“莫,无也。遗,读曰随。式,用也。娄,敛也。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先人而后己,用此自居处,敛其骄慢之过者。” ☚ 叔父 齿 ☛ 肯读音k·en(ˇ),为e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苦等切,上,等韵。 ❶愿意;首肯。 ❷贴附在骨上的肉。《说文》:“骨间肉……今作肯。” 上一条: 齦 下一条: 肎 肯kèn❶愿意。例:他~给人做好事。 ❷副词。表示动态或肯定。例:他~跟人打捶。 ❍ 他~说人的坏话。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汉语大字典》:“肯,副词。表示动态或肯定。” 肯表示时常或易于。《独弦操》(204):“我们几个老汉们蹲下肯喧,说你孙书记是好一个庄稼把式,种庄稼的事比我们清干。”如:“这个地方他肯来得很。” 肯ken3(形)易于:菠菜要淋尿水才~长。 肯k‘ əŋ53❶表示同意:首肯。 ❷表示时常,屡次,易于: 今年~下雨。他~来固原。《红楼梦》 四十二回: “我们大小姐时常~病。” 肯〔ken〕kint: 他不~去。wud jex kint mongl. 肯定 〔ken ding〕 kent jinb。 肯king31[k′iŋ](副)努力地,卖力地 (干某事) ⊳我囝~读(我的孩子不努力读书)|伊生意真~做(他做买卖很努力)|~泥有博〈谚〉 (努力争取总有希望)。 肯ㄎㄣˇkěn三3332①名污垢。吴语。上海〖 〗。②动估计,估量。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你~一下看这能值多钱?③动可以。粤语。广东东莞。清宣统辛亥年《东莞县志》:「可曰~。今莞语皆谓~,不谓可。」④动替。吴语。上海松江。彭雪花《刘二姐》:「姐说郎呀,伸手过来~奴掖一把,让奴走到舟船头。」⑤形容易。⑴冀鲁官话。河北南部〖 〗。站岗放哨趴土窝,衣服~脏。⑵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他实在~流鼻血。江苏徐州〖 〗。春天小孩儿最~生病了‖土墙一遇上连阴天就~倒。⑶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菠菜要淋尿水才~长。湖北武汉〖 〗。这伢真~长,这样高!⑥形惋惜。冀鲁官话。天津〖 〗。两角钱,值得那么~得慌?⑦副经常。⑴冀鲁官话。山东西部〖 〗。~喝凉水。⑵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他实在~到他姨呀去。河南洛阳〖 〗。这句话儿洛阳~说。江苏徐州〖 〗。小王~迟到。⑶晋语。内蒙包头:今年冬天~刮风‖他~来我这儿。⑧副偏偏。西南官话。云南。钟臻《一张取款单》:「真是疼处~碰着,差账~遇着…今日偏偏又遇上她!」⑨副只。闽语。广东揭阳〖 〗。伊问我少件物这件东西~唔~值十个银。⑩象声使劲大便发出的声音。中原官话。青海西宁〖 〗。   肯kěn❶同意;认可 △ 不管怎么说他都不~去∣首~。 ❷乐意 △ 大家都~帮助他。 肯kěn
肯(肎 ❷) ❶愿意;许可:不~︱首~。 ❷附在骨头上的肉:~綮(qing)。 ○~定((一)一定;无疑。(二)确定;明确。(三)判断时持正面断定的态度)︱中(zhong)~(言论切中要害)。
肯去声kèn肯kěn❶ 愿意:你肯为大家服务吗? ❷ 许可,同意:首肯│不肯让他独自上街。 ❸ 附着在骨头上的肉:中肯。 ❹ 姓。 肯kěn见“肯綮”。 肯ken肯定 肯綮 宁肯 首肯 中(zhong)肯 肯德基 肯ken同意;愿意:财务科不~报销这笔费用|他~不~进来坐一会儿? |那位救人的青年不~留下姓名。 肯kěn❶愿意: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在家一日! (八·177)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那~不吃。(八·186) ❷表示乐于做(某事):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三四·768)他常~和这些丫头们鬼鬼祟祟的,这些丫头们也都~照顾他。(七四·1822) ❸表示常发生(某种事情):我这大姐儿时常~病,也不知是个什么原故。(四二·959)你又拿我作情,到说我小性儿,行动~恼。(二二·493)原来林黛玉闻得贾政回家,必问宝玉的工课,宝玉~分心,恐临期吃了亏。(七十·1708) 肯可也。《詩經·邶風·終風》: “惠然肯來。”鄭玄箋:“肯,可也。” 《詩經·唐風·有杕之杜》: “彼君子兮,噬肯適我。”鄭玄箋: “肯,可。” 肯kěn〖动词〗 一、答应,许可(1)。《触詟说赵太后》:太后不肯。——赵太后不答应。 二、愿意(17)。《范雎说秦王》:莫肯向秦耳。——没有谁愿意到秦国去。《贾谊治安策一》:令之不肯听。——命令他,他不愿听从。《祭鳄鱼文》: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又怎么肯向鳄鱼低声下气。 肯肎kěn❶ 附在骨上的肉。《庄子·养生主》:“技经~綮之未尝,而况大乎!”(綮qìng:筋骨连接的地方。大gū:大骨。) ❷ 愿意。《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顾。”《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不~击缻。” ❸ 副词。岂肯,哪能。杜甫《骢马行》:“近闻下诏喧都邑,~使骐地上行?”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将衰朽惜残年?” ❹ 恰好。苏轼《赠武道士弹贺若》:“清风终日自开帘,凉月今宵~桂檐。” 肯*△肎kěnBFCF ❶赞同,许可:首~/门卫不~放我们进去。 ❷愿意,乐意:积极~干/孩子们~听他的话。 ❸表示时常或易于:这地方近年来~下雪了/屋里太潮,洗了的衣服不~干。 ❹〈文〉能够:孰~辨无辜。 ❺〈文〉表示反问:风流~落他人后? ❻〈文〉骨头上附着的肉:~綮(筋肉结节处)。 各部位的肉 各部位的肉猪头部的肉:猪头肉 牛舌及相连的口腔肉:臄 牙根肉:龈(牙~) 齗 颊上肉:胲 颈项肉:膉 脰肉 猪颈部肉:头嗌 脰膉 背部肉:胂 脄 脢 脊肉 里脊 附在骨头上的肉:肯 肋部肉:肋(鸡~;猪~) 附有部分肉的猪、牛、羊等的肋骨、脊椎骨:排骨 禽兽肋骨部分的肉:脟 猪胁肉:豚拍 豚胁 胸前的肉:臆肉 脯子 胸脯肉 带骨的脯肉:胏(干~) 腹前肉:胪 猪胸腹部肥而松的肉:囊膪 囊揣 内脏肉:下水 供食用的动物胃:肚(猪~;牛~;羊~) 膍 百叶 煮熟切细供食用的牛羊内脏:杂碎 供食用的肝:肝(炒~;卤~;猪~;羊~) 做食品的猪羊大肠:肥肠 食用的牛蹄筋:腱 腿部肉:腿(~尖;前~;后~;羊~) 大腿上的肉:髀肉 猪臀部隆起处的肉:臀尖 ☚ 切细的肉 鱼肉 ☛
经常 经常经 常(常常;常川;率常;习常;连常;恒常;闲常;顷常;靠常;趁常;镇常;时常) 长(长长;~日) 每(每每;每常) 时(时时;时常;时刻;不时;非时;时不时) 恒 寻 惯(惯常;惯会;司空见~) 往往 息息 故故 朝夕(~相处) 朝暮 镇长 经常的:平(~时) 表示经常:老(~是) 尽(~下雨;~吃肉) 肯(~来;~病) 勤(~学;~看) 一味 一径 经常、频繁:三年两头 三天两头 三头两日 三日两头 (发生不止一次,且时隔不久:经常)
另见:发生 重复 稠密 ︱偶然 ☚ 发作 偶然 ☛
刚好 刚好恰(恰恰;恰好;恰正;恰则;恰巧;~便似) 乍 巧(~遇;正巧;刚巧;偏巧;可巧;凑巧;赶巧;碰巧) 刚(刚刚) 正(正好;~值;~是时候) 适(适中) 肯(肯分) 好(便好;可好;畅好)可可(~儿的) 当当 酌中 (恰好,合适:刚好) ☚ 适合 配合2 ☛
愿意 愿意思愿 甘心 肯心 肯道 甘心于:甘于 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生活:辞富居贫 甘于被冷落而默默无闻或置身局外:心甘寂寞 愿意付出,不吝惜:舍得 愿意得到:欲得 愿意受罚:认罚 愿意挨打:认打 内心愿意:情愿 情甘 双方情愿:你情我愿 心情安宁,内心愿意:安心乐意 内心真正愿意而不勉强:真心情愿 表示愿意:肯 自己愿意而没有被强迫地去做的:自愿 志愿(~参加) 双方都愿意:两厢情愿 两相情愿 两情两愿 没有一点怨言:毫无怨言 (希望发生某种情况:愿意)
另见:同意 心愿 愿望 不愿 ☚ 愿意 乐意 ☛
表示同意 表示同意可 表示同意或赞成:要得 表示应允,同意:肯 表示可以同意:好说 点头表示同意:首肯 肯首 点头 颐颔颐颊 表示同意的语气:行 成 好 着 嗯 欵 诶 使得 就是 表示勉强同意的语气:呗 谦卑地表示完全同意或顺从:诺诺连声 喏喏连声 暗示同意:默许 默认 ☚ 同意 准许 ☛
允许 允许可(认可) 许(许可;许允;许容;许诺;诺许;准许;开许) 应(答应) 准 允(允肯;依允;开允) 容(容许) 让 允许的敬辞:赐允 赐许 幸许 敬称对方或上级允许:俯允 允许做某事:允准 绿灯(开绿灯) 允许入内:开放 允许通行:放行 表示允许:肯(肯可;肯认;心肯) 行 可(可以) 得(使得) 俞 好 让 使 叫 给 同意,允许:依允 答应,允许:应(应允;应承;应准;应许;应付) 诺(诺许;许诺) 准(准许) 承允 答允 承允 承向俞纳 然可 许肯 应允于人:许人 表示应允:然诺 获得应允:获命 慷慨应允:慨允 慨诺 当面允许:面许 暗示已经允许:默许 心许 怜悯允许:矜允 矜从 开恩允许:开从 明察允许:察允 慨然允许:慨允 慨诺 假装允许:佯许 (同意,答应,许可:允许)
另见:答应1 同意 赞成 允诺 准许 禁止 ☚ 批准 许可 ☛ 肯kěn❶愿意,许可。如:他肯帮助人;首肯(点头同意)。 ❷贴近骨头的筋肉。比喻关键部分,要害的地方。如:中肯。 肯 肯ken助动词,用于动词前,表示施事者愿意施行某种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肯”或“愿意”等。如:❶御使大夫张汤,智足以距谏,诈足以饰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汉书·汲黯传》“肯”句:御使大夫张汤智慧足够用来拒绝劝谏的,奸诈足够用来掩饰过错的,从不肯正派地为天下百姓说话,专门迎合君主的心意。) ❷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世说新语·文学》“肯”句:诸葛宏年轻时不愿意潜心学问。) ❸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世说新语·方正》“肯”句:〔陶胡奴〕运去一船米送给王修龄,〔王〕却不肯接受。)恐 kong 助动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对施行某种动作的担心和测度,相当于“恐怕”。如:❶偿城恐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恐”句:偿还城邑恐怕不可能。) ❷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世说新语·尤悔》“恐”句:围观的人都说:“王侯是州将,新媳妇是州民,恐怕没有缘由答拜。”王浑这才停止答拜。) ❸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世说新语·方正》“恐”句:只是能谦让自然是美德,恐怕不能缺少。) ☚ 可 酷 ☛ 肯[Ⅱ肎]kěnⅠ ❶ (同意) agree; consent: 首 ~ nod assent; 我劝说了半天, 他才 ~ 了。 He did not agree until I had talked to him for a long time. ❷ (乐意; 愿意) be willing to; be ready to: ~ 帮助人 be willing to help others; ~ 动脑筋 be ready to beat one's brains; ~ 干 be willing to do hard work; ~ 虚心接受批评 be ready to listen to criticism with an open mind; 青年人最 ~ 学习。 Young people are most eager to learn. Ⅱ (附着在骨头上的肉) meat attached to bone ◆肯定 affirm; approve; confirm; regard as positive; affirmative; definite; positive; sure; certainly; surely; definitely; undoubtedly; as sure as eggs is eggs; dead cert; 肯尼亚 Kenya; 肯綮 [书] meat joints; critical or important juncture; the crux of the matter; essential points 肯kěn❶ 肯构肯堂|肯堂肯构
❸ 动中肯綮|切中肯綮|深中肯綮 肯kěn会意字,下为“月”(肉),小篆从骨从肉。本义为附着在骨头上的肉,肯綮。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ken 上声:啃 去声:掯 肯肎kěn(8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依附在骨头上的肉” 的意思时, “肎” 是 “肯” 的异体,表其他义时,“肯” 没有异体。 下面是⺝, 起笔是竖,不是竖撇。月,单独位于字下时,起笔的竖撇改竖; 中间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肯〔肎〕kěn8画 止部 (1) 附着在骨头上的肉: ~綮(qìng)|中(zhòng)~。 (2) 表示同意、愿意: 首~|不~答应|劝了半天他才~了。 肯 ☚ 腐 肥 ☛ 肯肎kěn战国以来的会意字。从止(趾),从月(肉)。肉附在足上较紧(如足根、胫部的肉都较紧)。用于“肯綮(-qìng)”。指筋骨结合的地方。后用以比喻要害,最重要的地方。组词如:中肯(zhòng-)。比喻得当,扼要。由双声假借为“可”,可以。有许可,愿意义。如:首肯|他不肯来|只要你肯做|你肯还是不肯?组词如:肯定。 肯肎★异◎异★常◎常
kěn金文1、小篆表意,上从骨省,下从肉,本义为依附在骨头上的肉。隶定为“肎”。金文2形声,从月(肉),止声,隶定为“肯”。假借为许可、愿意等。《异体字表》以“肎”为异体字。 【辨析】 ❶“肯”后起义较多,与“肎”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肯”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kěn:啃。肎 ☚ 夌 凭 ☛ 0000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