肫肝;;干tɕyən213kan55jun213gan55禽类胃的外面部分。《玉篇·肉部》: “肫,鸟藏也。” 明朱之瑜《舜水先生文集》卷二十《对或问辛盘》: “姜与肉性不调,则易肉以鸡丝及鸡鹅肫肝,春深则易以童蒿菜,皆五辛也。”清张璐《张氏医通》卷十三: “乌骨白丝毛鸡……竹刀剖胁出肫肝。”张璐《本经逢原》卷四《禽部》: “昔人治疠风方中,取纯白鹅通身之毛,及嘴足之皮与肫肝内皮,同固济煅灰存性,和风药用之,为风药之向导也。”若鸡之“肫肝内皮”,即通语鸡内金。以上三例之“肫肝”,当均谓鸡、鹅胃的外面部分。《切口大词典·党会类·小瘪三》:“卖鸡肫肝, 看三官经也。”又作“干”、 “肝”。 清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之肉脯品》: “干。” 巴金《春》一: “冷盘是香肠、肝、 金钩拌莴笋之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