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变护理
肝硬变是一种影响全身的常见的慢性疾病,按病理分类,一般分为门静脉性(由血吸虫病、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化学品中毒等引起)、坏死性(由病毒性肝炎引起)、胆汁性(由胆道梗阻胆管病变引起)肝硬变。其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使肝脏变形变硬。临床表现为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并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肝硬变早期病人,除一般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外,无特殊表现。当肝功能受到损害时,病人必须适当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但如有肝昏迷先兆时,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有继发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及时控制感染。伴腹水或严重下肢浮肿时,必须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限制钠盐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有高度水肿伴渗出液外溢时,应加强皮肤护理,注意局部干燥,防止继发感染。
腹水的产生提示肝硬变已属晚期。主要为门静脉梗阻,使静脉压力增高,大量淋巴液从肝脏表面及肠壁溢入腹腔,血浆蛋白减少而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中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加,造成水、钠潴留。病人表现腹胀、腹壁皮肤紧张发亮、皮下静脉清晰可见、气急。严重腹水病人可引起脐疝,应给予半坐卧位。水肿的好发部位多在臀部、外阴、下肢,应用汽圈或棉垫保护,经常用热毛巾按摩,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限制液体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00ml,并准确记录出入液量。采用低钠、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天钠摄入量应少于0.5g(折合氯化钠1.5g)。应用利尿剂及泻药者,应注意排便次数与性质。在用药期间,须注意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顽固性腹水病人,可适当进行腹腔穿刺放液,以缓解腹内压力,改善肾血液灌注。或者应用腹水浓缩回输术。
肝性昏迷是肝功能衰竭所引起的临床综合表现,肝脏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的代谢产物,或由于大量的氨进入体循环而致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引起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如性格的改变、举止异常、烦躁不安、扑翼样震颤等,必须严密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并做好防护措施,必要时用约束带。禁用蛋白质食物,应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