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肝炎后性肝硬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肝炎后性肝硬化

肝炎后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称肝炎后性肝硬化。肝炎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乙型肝炎抗原(HBAg)的检出率可高达30%,说明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后性肝硬化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引起,其中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或亚急性重症型肝炎,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非甲非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也密切有关,但甲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致引起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演变为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根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随访的资料一般为1~3%。肝炎后肝硬化在肝硬化病因学中所占的比例有地区性差异,这与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以及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的相对发病率有关;例如在美国,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要比肝炎后性肝硬化多见,而在中国则相反。男女两性均可罹病,发病年龄比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相对较早。
由于感染病毒的数量、毒株以及机体免疫机能状态的不同,肝炎后性肝硬化的形态学改变并不一致,有的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又称为坏死后性肝硬化;或为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也可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即门静脉性肝硬化。重型病毒性肝炎多演变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但亦有无黄疸症肝炎演进为坏死后性肝硬化的报道。本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尚可有肝炎还未痊愈的发现,包括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气球样变、胞浆嗜酸性变和碎屑状坏死等。
临床表现取决于肝实质受损的程度,如肝实质损害较重,病变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常先出现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如黄疸、低蛋白血症、凝血机制障碍等);如肝实质损害较轻,病变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常先出现门静脉高压症。一般来说,本病以先出现肝功能不全的症状为多见,部分病例为慢活肝的表现,或因并发症(如出血、肝癌)而就诊。
根据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和免疫学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疑难病例有赖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而得确诊。
本病进展较快者预后差,全病程约3~10年,如黄疸持续不退、血清白蛋白<3.0g/dl,提示预后不良,多数患者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部分病例死于出血、感染或癌变。治疗与其他肝硬化相同,以加强一般支持疗法为主,并针对不同症状及其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 坏死后性肝硬化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
000163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