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裴子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裴子野 【生卒】:469—530 【介绍】: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 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祖父裴松之撰《三国志注》,祖父裴骃撰《史记集解》,都是史学名家。裴子野始仕齐,后入梁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他自幼好学,精通文史,才思敏捷,尤善属文。 曾奉命作《移魏文》,受诏即成。他的文章风格典雅,不追求声色藻绘,写文章常效法古人而不追逐新奇。 著作很多,原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今存文章有《雕虫论》、《宋略总论》、《移魏文》等十多篇。存诗有《咏雪》等三首,载于《艺文类聚》、《文苑英华》。事迹见《梁书》卷三〇,《南史》卷三三。 《雕虫论》是裴子野的一篇著名的文学专论,论文尖锐地批判南朝盛极一时的形式主义文风,指斥它为“雕虫之艺”;揭露这种文风的恶劣影响,“闾阎年少,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情性。学者以博依为急务,谓章句为专鲁。 ”论文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宋明帝博好文章……于是天下向风,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他还引用荀卿的话,警告梁代统治者说:“荀卿有言,乱代之征,文章匿而采。’斯岂近之乎。”论文对形式主义的文学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讨其宗途,亦有宋之风也。 ”批评切中要害。 但是,从总的方面看,裴子野的文学观念却是守旧的,他从封建礼教出发,要求诗歌“止乎礼义”,能够“劝美惩恶”;他重视儒学,轻视文学,对辞赋、诗歌创作一概予以否定;他把屈原归为“悱恻芬芳”之祖,颇有微辞,表现出他的文学思想的保守倾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