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肃政廉访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肃政廉访司

 元朝肃政廉访司道长官。元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纠察地方政务,属御史台统领。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名为肃政廉访司,职责除监察地方行政外,还兼理农事。成宗大德年间始定肃政廉访司道共为22道,每道均置廉访使二人,正三品。
肃政廉访司

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代置。掌纠察地方州县百官善恶,政治得失。隶御史台。《元史·百官志二》:“肃政廉访司:国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曰山东东西道、曰河东陕西道、曰山北东西道、曰河北河南道。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以提刑按察司兼劝农事。八年,置河东山西道、陕西四川道。十二年,分置燕南河北道。十三年,以省并衙门,罢按察司。十四年,复置,增立八道:曰江北淮东道、曰淮西江北道、曰山南江北道、曰浙东海右道、曰江南浙西道、曰江东建康道、曰江西湖东道、曰岭北湖南道。十五年,复增三道:曰江南湖北道、曰岭南广西道、曰福建广东道。十九年,增西蜀四川道。二十年,增海北广东道,改福建广东道曰福建闽海道。以云南7路,置云南道。以女直之地,置海西辽东道。二十三年,以淮东、淮西、山南三道,拨隶内台。二十四年,增河西陇右道。是年,罢云南道。二十五年,罢海西辽东。二十七年,以云南按察司所治,立云南行御史台。二十八年,改按察司曰肃政廉访司。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徒云南行台于陕西,复立云南道。三十年,增海北海南道,其后逐定为22道。每道廉访使2员,正三品;副使2员,正四品;佥事4员,两广、海南止2员,正五品;经历1员,从七品;知事1员,正八品;照磨兼管勾1员,正九品;书吏16人,译史、通事各1人,奏差5人,典吏2人。内8道,隶御史台:山东东西道,济南路置司;河东山西道,冀宁路置司;燕南河北道,真定路置司;江北河南道,汴梁路置司;山南江北道,中兴路置司;淮西江北道,庐州路置司;江北淮东道,扬州路置司;山东辽东道,大宁路置司。江南10道,隶江南行台:江东建康道,宁国路置司;江西湖东道,龙兴路置司;江南浙西道,杭州路置司;浙东海右道,婺州路置司;江南湖北道,武昌路置司;岭北湖南道,天临路置司;岭南广西道,静江府置司;海北广东道,广州路置司;海北海南道,雷州路置司;福建闽海道,福州路置司。陕西4道,隶陕西行台:陕西汉中道,凤翔府置司;河西陇北道,甘州路置司;西蜀四川道,成都路置司;云南诸路道,中庆路置司。”

☚ 肃政台   肃政按察司 ☛

肃政廉访司

宫署名。元置,秩正三品,掌地方监察事务。元初置提刑按察司四道,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以提刑按察司兼劝农事。其后,司的设置续有增加。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三十年(公元1293年)定为二十二道, 隶于御史台者八道,即山东东西道(济南路置司)、河东山西道(冀宁路置司)、燕南河北道(真定路置司)、江北河南道(汴梁路置司)、山南江北道(中兴路置司)、淮西江北道(庐州路置司)、江北淮东道(扬州路置司)、山北辽东道(大宁路置司); 隶于江南行台者十道, 即江东建康道(宁国路置司)、江西湖东道(龙兴路置司)、江南浙西道(杭州路置司)、浙东海右道(婺州路置司)、江南湖北道(武昌路置司)、岭北湖南道(天临路置司)、岭南广西道(静江路置司)、海北广东道(广州路置司)、海北海南道(雷州路置司)、福建闽海道(福州路置司);隶于陕西行台者四道,即陕西汉中道(凤翔府置司)、河西陇北道(甘州路置司)、西蜀四川道(成都路置司)、云南诸路道(中庆路置司)。每道置廉访使二人,秩正三品;副使二人,秩正四品;佥事四人,两广,海南只二人,秩正五品;其下有经历、知事、照磨兼管勾各一人,书吏十六人,译史,通事各一人,奏差五人,典吏二人。廉访司官分临所管路分监察,称为分司,每年八月至次年四月出巡,判决六品以下官吏轻罪,复审地方已断民间称冤案件,复核并签署官员考校政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