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分类juluo fenlei
对千差万别的聚落分门别类的过程,目的是探索聚落的现状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聚落分类有多种方法:
❶按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农村聚落有农业聚落和非农业聚落两种类型。农业聚落包括:农村,即以从事耕作业为主的居民点,世界大多数农村聚落属此类型;牧村,存在于广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牧业为主的流动的、半固定的、固定的居民点,聚落小而分散,间距大;渔村,沿海地区专以捕捞业为主的渔业村落,在优良的避风港内可形成很大的聚落。我国东南沿海的渔业村镇人口可多至上万人; 林果村落,以经营林果业为主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森林地带和经济林集中产地; 狩猎业村落,以狩猎为生的居民点,多分布在狩猎民族分布地区。非农业聚落包括: 集镇,即具有较多人口、街区分布、商业设施和农村贸易市场的居民点;工业村和矿业村,指离城很远的孤立的小工厂,小矿山所在地的居民点,其特点是,居民以从事工矿业活动为主,村落规模较小,形不成市镇; 文化村,指分布在大城市远郊的一个或几个较小的文教科研单位形成的村落; 旅游村落,在旅游资源分布地点,以从事旅游服务为主的小村落。此外非农聚落还有宗教聚落、军事聚落、交通聚落等。
❷按聚落规模划分,有大村、中村、小村三种类型。大、中、小村的规模各国并不统一。有人认为我国200人以下为小村,200~1000人为中村,1000人以上为大村。大村有一定商业和文化服务设施,多分布在耕地密集的平原地区。中村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有代销店和小学校。小村人口少居住分散,无商店和学校。
❸按聚落形态划分,有集聚型村落和散漫型聚落两种类型。前者包括: 团聚状聚落,呈圆形或近似于不规则多边形,或大致呈长方形,均位于耕作区中心; 条带状,为靠近水源沿河道分布,或为避免洪水而沿高地分布、伸展的聚落,在山谷则沿河谷阶地伸展;环状,河、湖、荡、塘畔有环水聚落,山区有环山聚落。后者包括以某一建筑为中心的散村和按一定河道或公路作带状延伸的散村。
❹其他分类。农村聚落除上述分类外,还有许多分类法。如按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按聚落所在的区位分类等。按聚落选建的位置可分为平原村落、山村、水村、窑洞村,等等。进行农村聚落分类时,必须把聚落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考虑,不但要考虑一个聚落在它生存活动空间系统中的地位,还要考虑各种类别的聚落相互依从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完整聚落体系中的一员。划分聚落是以认识聚落的基本单元——房屋为前提条件的。房屋受特定的地域环境、经济活动方式和建筑材料的影响而具有强烈的文化生态特征。房屋所用建材、房屋提供的舒适程度、房屋结构等等,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故美国学者根据时间序列把房屋分为传统房屋、改变后的传统式、传统的现代化、现代化房屋四种类型。传统房屋指在造型上或建筑用材上与古代相比很少变化的房屋,如中国陕北的窑洞,非洲部落的村庄。改变后的传统房屋指在形式上仍以传统为主,但受外界影响产生了某些变化的房屋,如现代北方农民建的新房,用水泥板作屋梁、屋顶,用玻璃作窗户等,但传统外观无大的变化。传统的现代化房屋指不仅建筑材料改变,其平面布局、内部设计都起了变化,但又具有传统房屋的风貌的房屋。如建筑房屋不仅选用新材料,内部还有卫生间和其他现代化设备。现代化房屋指豪华舒适的乡村住宅。如美国农场主的住宅不仅有耗费能源的空调设备,还占用大量空间修建游泳设施。可见房屋作为聚落的基本单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乡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它在确认乡村现状与风貌特征时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