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联绵字分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联绵字分类

联绵字分类

(一) 从词汇学的观点出发,联绵字可分为3大类
1.双音节单语素词 如膀胱、玻璃、疙瘩、胼胝、囫囵、龃龉、趑趄、 觳觫、 婀娜、鞦、 醽醁、 醍醐、 蝙蝠、 蜘蛛、 蚰蜒、蜈蚣、蟋蟀、蜉蝣、蝴蝶、玫瑰、菝葜、珊瑚、珷玞、崑𪨧、 这类词在任何语言环境中都不能分割, 也不能单字成词。
2.双音节双语素词 如展转、犹豫、汪洋、蹲循、列缺、参差、参伍、辟积、魁羸、焦绝、冲浊、枢儒、聂辟、盘礴、祝由等。
3.多音节多语素词 如诃黎勒、蓬莪术、毕澄茄、蒲公英、天门冬、麦门冬、密陀僧、曼佗罗、菩提萨埵等。
《说文 ·虫部》: “蛁,虫也。”段玉裁注: “谓虫名也。按《玉篇》 以蛁释之, 非也。” ‘蛁’ 自虫名, 下文 ‘蚗’ 下注:‘蚗,蚗, 蛁蟟也。’ 按蛁蟟与蝭、 蜒蚞、 螇螰, 皆关双声叠韵。蛁蟟别一虫名。凡单字为名者,不可与双字为名相牵混,蛁即蛁蟟, 不得以释蛁也。”《说文·玉部》: “玗, 石之似玉者。”段玉裁注: “ (徐) 锴释以珣玗琪,非也。珣玗琪合三字为玉名。单言珣者,玉器也; 单言琪者,弁饰也; 单言玗者,美石也。”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名”即名词。单字为名,这字与词相等同。“双字为名” 即合二个语素为一词,“三字为名” 即合三个语素为一词。“双字为名”、“三字为名” 中的单字,在汉语中是语素,也可能与其他字构成词或词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二字或三字组合时,就要仔细考虑它是不是联绵词。最容易引起人们望文生义的就是双音节双语素词和多音节多语素词等联绵词,读古医籍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联绵词与偏义复词及词组的分别,请参阅下文。
(二) 从音韵学的观点出发,联绵字可分为5大类
1.双声叠韵联绵字 双声叠韵联绵字固然有同声或同韵的,但并不完全是同声同韵的。王力先生说: “这种构词法的双声叠韵比等韵学家所谓双声叠韵范围要广些,凡十分接近的声母 (如心母和山母) 和十分接近的韵母 (如上古的脂部和微部),都可以认为是双声叠韵。因此,有些双音词可以认为双声兼叠韵,但是两个字并非完全同音。” (《汉语史稿》上册) 黄焯说: “盖双声与同声不同,可以双声证明双声,而不可谓双声即同声,同声者仅有声之关系,同韵者仅有韵之关系,若以双声同声,叠韵同韵,混而为一,则于训诂有大害。” (《古今声类通转表·后论》)判定双声叠韵应以古音为依据,不能用现代读音做标准。例如:蝙蝠古音皆属帮母,今读 (biān fú) 就不是双声; 尺蠖古音皆属铎部,今读 (chǐ huò)就不是叠韵。现将古医籍常见的双声叠韵联绵词举例如下:
(1) 双声联绵词
见母: 枸棘 (枸杞、 枸𪲛) 鸽解 (蛤蚧、 蛤解)
端母: 蜘蛛 螲
透母: 倜倘
定母: 踌躇 (踌蹰) 踯躅 涤荡 冲浊 唐棣
泥母: 呢喃
帮母: 觱发 毕拨(荜茇) 蝙蝠
滂母: 澎湃
并母: 蚍蜉 枇杷 匍匐 盘礴 (磅礴)
明母: 蘼芜 (𧃲芜、 薇芜) 靡曼 芒芠 (漠闵)
影母: 吚哑 鸳鸯
喻母: 蜒蚰 犹豫 (犹预、 容与) 蚓𧊤
晓母: 嘘唏 呀呷
匣母: 𩩲骬 含糊
来母: 藜芦 辘轳 罗勒 醽醁 琳瑯 瘰疬 磊落 疏璃 流离 离娄 鲮鲤 褴褛 流连 伶俐 骝 栗烈
日母: 荏苒
清母:鞦 璀璨 趑趄 (次且)
从母: 嘈杂 憔悴 蛴螬
心母: 酸削 (酸痟、酸消) 洒淅 蟋蟀
照母: 瞻诸 (詹诸)
禅母: 蟾蜍
旁纽: 啾唧 (清·精) 焦绝 (精·从) 恍惚 (匣·晓)?彝?(透·定) 蹑蹀 (泥·定) 仿佛 (滂·帮) 蹴(精·清) 蝍蹴(精·清)
准双声: 萧瑟 (心 · 山) 肃爽 (心 · 山) 颥(泥·日)
(2) 叠韵联绵词
之部: 芣苡 噫嘻
支部: 萆薢
职部: 服臆(愊臆、愊忆)
鱼部: 呜呼 芙渠 无姑 纡馀 龃龉 薯蓣 虾蟆 卢都 扶疏 碔砆 菸菟 (於兔) 茹 葫芦 (胡卢、 壶卢) 㕮咀 (父咀) 模糊
侯部: 朱儒 枢儒 佝偻 伛偻 𤫱 茱萸 须臾
宵部: 逍遥 鹪鹩 螵蛸 招摇
幽部: 蜉蝣 蛷螋
觉部: 蹴踘
锡部: 蜥蜴 辟积 霹雳 菥蓂 (mì密)
铎部: 落魄 尺蠖 (斥蠖) 虴蛨
沃部: 汋药 芍药 绰约
屋部: 觳觫 槲𣙙
蒸部: 崚嶒
耕部: 蜻蛉 丁令 叮呤 盯聍 伶仃 () 撄宁 螟蛉 狰狞 蝏蛢 屏营
阳部: 颃颡 螳螂 仓皇 (怆惶、张皇) 莨菪 倘徉 昌阳 狼 汪洋 (㲿、 㲿洋) 罔两 (魍魉) 膀胱 (旁光)
倘荡 (倘𦳝) 孟浪 (莽浪、 浪孟、 猛浪) 傍偟 (旁皇、傍徨)
东部: 龙钟 朦胧 (矇眬)𡵝 从容 苁蓉
微部: 魁羸 玫瑰 徘徊
脂部: 荠苨 (荠𦰫)
歌部: 萝藦 袈裟 蜗蠃 (蜗螺) 蹉跎 蚵蚾 摩挲 (婆婆) 婀娜 果蠃 (蜾赢) 被离 (披离、被丽)
月部: 列缺 菝葜
文部: 混沌 蹲循 (遵循、 逡巡) 崑𪨧 纷屯
物部: 怫忾
元部: 婵娟 (婵媛) 蜿蜒 缠绵 盘桓 宛转 蹇产 蹒跚 (媻姗、盘散)
侵部: 浸淫 (侵淫)
盍部: 踥蹀 蛱蝶 殗殜
谈部: 菡萏 橄榄
旁转: 窈窕 (幽·宵) 蝼蛄 (侯·鱼) 呴嘘 (侯·鱼) 玲珑 (耕·东) 氲氲 (真·文) 瓜蒌 (鱼·侯)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辗转 (展转) (端·元) 恬憺(恬惔) (定·谈) 刁 (端·宵) 斗 (端·侯),端母双声,宵侯旁转。孑孓 (见·月) 间关(见·元) 绵蛮 (明·元)
2.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符定一说: “联绵字不限于双声叠韵。” (《联绵字典·凡例》) 蒋礼鸿说: “其实并非所有双声叠韵的字都是语, 语也并非一定是双声叠韵的。” (《古汉语通论·语》) 古医籍常见的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下例:
烛 (照·屋) 睆 (匣·元) 蓬 (并·东) 蔂 (来·微)
芙 (并·鱼) 蓉 (喻·东) 蔷 (从·阳) 薇 (明·微)
蝌 (溪·歌) 蚪 (端·侯) 蝴 (匣·鱼) 蝶 (定·盍)
鹭 (来·铎) 鸶 (心·之) 商 (审·阳) 陆 (来·觉)
蝍 (精·脂) 𧐴 (心·觉) 滂 (滂·阳) 沱 (定·歌)
渐 (从·谈) 洳(日·鱼) 恓 (心·脂) 惶 (匣·阳)
鸱 (穿·脂) 鸮 (晓·宵) 妨 (滂·阳) 满 (明·元)
猢 (匣·鱼) 狲 (心·文) 梹 (帮·真) 榔 (来·阳)
参 (山·侵) 伍 (疑·鱼) 钩 (见·侯) 吻 (明·文)
聂 (泥·盍) 辟 (并·锡) 蛤 (见·缉) 蜊 (来·至)
鲊 (庄·鱼) 答 (端·缉) 蛞 (溪·月) 蝓 (喻·侯)
枸 (见·侯) 橼 (喻·元) 云 (匣·文) 实 (神·质)
栝 (见·月) 蒌 (来·侯) 荸 (并·物) 荠 (从·脂)
常 (禅·阳) 棣 (定·质) 参(山·侵) 差 (初·歌)
蚯 (溪·之) 蚓 (喻·真) 芦 (来·鱼) 荟 (匣·月)
螃 (滂·阳) 蟹 (匣·支) 荔 (来·职) 枝 (照·支)
棕 (精·东) 榈 (来·鱼) 飞 (帮·微) 蠊 (来·谈)
枳 (照·支) 椇 (见·侯) 芜 (明·鱼) 菁 (清·耕)
犁 (来·脂) 鹕 (匣·鱼) 胡 (匣·鱼) 颓 (定·微)
贯 (见·元) 众 (照·东) 芜 (明·鱼) 荑 (喻·脂)
茉 (明·月) 莉 (来·质) 浩 (匣·幽) 荡 (定·阳)
徇 (邪·真) 齐 (从·脂) 萎 (影·歌) 蕤 (日·脂)
蝾 (匣·耕) 螈 (疑·元) 琥 (晓·鱼) 珀 (滂·铎)
禾 (匣·歌) 窌 (来·宵) 盗 (定·宵) 骊 (来·歌)
𪖂 (来·歌) 𪕩 (喻·锡) 膍 (并·脂) 胵 (照·质)
瑯 (来·阳) 琊 (邪·鱼) 辛 (心·真) 夷 (喻·脂)
蚱 (庄·铎) 蜢 (明·阳) 莱 (来·之) 菔 (并·职)
杜 (定·鱼) 衡 (匣·阳) 囫 (晓·物) 囵 (来·文)
葶 (定·耕) 苈 (来·锡) 菖 (穿·阳) 蒲 (并·鱼)
鳗 (明·元) 鲡 (来·歌) 陟 (端·职) 釐 (来·之)
督 (端·觉) 邮 (匣·之) 胼 (并·真) 胝 (照·脂)
懊 (影·觉) 𢙐 (泥·幽) 鹧 (照·铎) 鸪 (见·鱼)
必 (帮·质) 齐 (从·脂) 胕 (帮·候) 肿 (照·东)
卤 (来·鱼) 莽 (明·阳) 醍 (定·支) 醐 (匣·鱼)
脖 (并·物) 䏐 (见·月) 蠼 (见·铎) 螋 (山·幽)
斯 (心·支) 螽 (照·东) 爵 (精·沃) 床 (床·阳)
淫 (喻·侵) 濯 (定·沃) 璇 (邪·元) 玑 (见·微)
瑯 (来·阳) 玕(见·元) 珊 (心·元) 瑚 (匣·鱼)
芸 (匣·文) 苔 (定·之) 葡 (并·鱼) 萄 (定·幽)
怔 (照·耕) 忡 (透·东) 招 (照·宵) 尤 (匣·之)
胭 (影·真) 脂 (照·脂) 蜻 (清·耕) 蛚 (来·月)
蟅 (照·铎) 蟒 (明·阳) 瞑 (明·耕) 眩 (匣·真)
鹦 (影·耕) 鹉 (明·鱼) 狼 (来·阳) 藉 (从·铎)
姁 (晓·鱼) 媮 (透·侯) 薜 (滂·锡) 荔 (来·职)
3.合音联绵词 合两字为一音一义的词叫做合音联绵词。合音联绵词或称“急读”、“急声”、“急言” (与 “缓读”、“慢读”、“徐言”对称),在古籍中也有人称为“直言”、“单言”、“短言” (与“长言”对称),又叫 “合声”,也有称“二合音”、“二合字”、“三合音” 的,洪迈叫做切脚语。(《容斋笔记》卷一六)合音联绵词多由二个音节在急读时因语音拼合而成,即 “上字取声,下字取韵,二字急读,即成一音。”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阐微》) 不过,这种合音联绵词与双声叠韵联绵词一样,其合音方法没有像等韵学家的反切那么严格,上字取声,可能是同声,也可能是准双声、旁纽之类; 下字取韵,可能是同韵,或者是旁转、对转之类。
合音联绵词可分为如下三类:
(1)顺纽合音联绵词即按照原词的先后拼读,这类词按词义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1) 其词义与拼读字无关。
和 (匣母) 同 (东部) 为降 (匣母东部hóng)
土 (透母) 卤 (鱼部) 为杜 (透母鱼部)
髑 (定母) 髅 (侯部) 为头 (定母侯部)
壶 (匣母) 卢 (鱼部) 为瓠 (匣母鱼部)
胡 (匣母) 阑 (元部) 为环 (匣母元部)
忙 (明母) 郎 (阳部) 为氓 (明母阳部)
窟 (溪母) 窿 (东部) 为孔 (溪母东部)
勃 (并母) 卢 (鱼部) 为蒲 (并母鱼部)
虺 (晓母) 颓 (微部) 为㾯 (晓母微部)
蒺 (从母) 藜 (脂部) 为茨 (从母脂部)
之 (照母) 乎 (鱼部) 为诸 (照母鱼部)
於 (匣母) 菟 (鱼部) 为虎 (晓母鱼部) 匣晓旁纽。
曲 (溪母) 连 (元部) 为圈 (群母元部) 溪群旁纽。
窗 (初母) 笼 (东部) 为聪 (清母东部) 初清准双声。
丁 (端母) 冬 (东部) 为钟 (照母东部) 端照准双声。
终 (照母)葵 (脂部) 为椎 (定母微部) 定照准双声,脂微旁转。
省 (山母) 客 (铎部) 为塞 (心母职部) 山心准双声,职铎旁转。
来 (来母) 莓 (之部) 为葎 (来母物部) 之物通转
族 (从母) 累 (微部) 为痤 (从母歌部) 歌微旁转
 (端母) 𫗮 (阳部) 为饧 (定母阳部) 端定旁纽
扶 (并母) 摇 (宵部) 为飚 (帮母宵部) 帮并旁纽
不 (帮母)来 (之部) 为摆 (帮母支部) 之支旁转
古 (见母) 卿 (阳部) 为荆 (见母耕部) 耕阳旁转
举 (见母) 拜 (月部) 为芥 (见母月部)
2) 其词义就包括在两个拼读字中之一,这也有两种不同情况:
其一是两字拼读起来,音与第一字同,其义即第一字之义,如:
穹 (溪母) 隆 (东部) 为穹 (溪母蒸部) 蒸东旁转
芎 (溪母) 䓖 (东部) 为芎 (溪母蒸部) 东蒸旁转
埤 (并母) 堄 (支部) 为埤 (并母支部)
薯 (禅母) 蓣 (鱼部) 为薯 (禅母鱼部)
其二是两字拼读起来,音与第二字同,其义即第二字之义,如:
蠛 (明母) 蠓 (东部) 为蠓 (明母东部)
酸 (心母) 痟 (宵部) 为痟 (心母宵部)
(见母) 鹅 (歌部) 为鹅 (疑母歌部) 见疑旁纽
诸 (照母) 蔗 (铎部) 为蔗 (照母铎部)
(2) 倒纽合音联绵词。即按照原词顺序反向拼读,这也有两种情况:
1) 单音词衍生为倒纽合音联绵词,如 《尔雅·释草》: “蒤,虎杖。”杖 (定母) 虎 (鱼部) 合音为蒤 (定母鱼部)。又 “孟,狼尾”。尾 (明母) 狼 (阳部) 合音为孟 (明母阳部)。
2) 联绵词倒纽合音为单音词。 《方言》卷五: “杯𥯛 (郭璞注: 盛杯器笼也。),陈楚宋卫之间……又谓之豆筥。” 《急就篇》颜师古注: “篝, 一名𥯛, 盛杯器也。”筥 (见母) 豆 (侯部) 合音为篝 (见母侯部)。 《说文·立部》: “䇏, 磊䇏, 重聚也。”䇏(端母) 磊 (微部) 合音为堆 (端母微部)。
(3) 双反合音联绵词。两字正倒相拼切成另外两个音节。如《周礼·春官 ·鞮氏》: “鞮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郑玄注: “四夷之乐,西方曰株离。”《文选·班固东都赋》“株离”作兜离。 黄生 《义府》: “鞮当音低娄, 反语即兜离, 兜离音转为侏离。”侏离即株离,又作朱离。兜 (端母) 离 (歌部,汉音支部)合音为鞮 (端母支部), 离 (来母) 兜 (侯部) 合音为(来母侯部)。《说文·穴部》: “窱,杳窱也。”朱骏声认为杳窱“与窈窕略同”。(《说文通训定声·孚部》) 窈 (影母) 窕 (宵部)合音为杳 (影母宵部),窕 (定母) 窈 (幽部) 合音为窱 (定母幽部)。二词互为双反。此类甚少见,但不可不知。
4.垫音联绵词 垫音联绵词又叫衬音词、泛音词、泛音字,它是以一字为音义而另一字无义仅凑足音节为特征。垫音部分又称衍声,衍声有前衍声和后衍声之分。杨鼎夫说: “词头词尾事实上是为了协和音律书写整齐而保留下来的泛音字痕迹。”古人有凑音成词的习惯,屡见不鲜。以 “易”作衍声为例,如 《礼记·乐记》: “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慢易矣。”“慢易” 即慢,怠慢之意。《左传·哀公二年》: “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 阮元说:“《石经》初刻 ‘易’ 误 ‘亦’,后改正。” (《春秋左传卷五十七校勘记》) “反易天明” 即背叛天之明道,“易”或作 “亦”,都是衍声。《吴越春秋·吴太伯传》: “姜源怪而弃之于阨狭之卷,牛马过之,折易而避之。”薛正兴说: “‘折’ 疑当作 ‘析’,字形相似而误,‘析易’ 为叠韵联绵词。(上古属入声韵,锡部) 义为散开貌。”“ ‘易’ 字为 ‘析’ 字韵之衍声。”《国语·吴语》: “员不忍称疾辟易。”“辟易” 即辟。辟,古避字,义为退避。陈振寰认为“辟易”是叠韵 (锡部) 联绵字。(《音韵学》第70页) 《方言》卷十三: “隋,毻易也。”郭璞注: “谓解毻也。”毻易即惰。毻是惰的异体字。 以 “易” 或 “亦 (㑊)”作衍声的垫音联绵词在《内经》 中见到的还有: “痿易” 即痿,“跛易” 即跛,“易髓” 即髓, “食亦” 即食 (蚀), “懈㑊” 即懈, “染易” 即染, 《灵枢》的 “易狂”、《甲乙》 的 “狂易” 即狂,《诸病源候论》 的 “辟易”即辟 (避),《洗冤集录》 的 “慢易” 即慢。通过比较互证的方法, 足证这些加 “易”或亦 (㑊) 的词是垫音联绵词, “易” 或亦 (㑊) 都是衍声。 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 这也曾迷惑过许多人。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类垫音联绵词是双音节单纯词,已成凝固结构,决不能分别释义。
古人除用 “易”作衍声外,还可用其他字,最有代表性的是“如”、“若”、“然”、“焉”、“尔”。《诗·卫风·氓》: “其叶沃若。”《文心雕龙·物色》: “参差沃若,两字穷形。”杨明照 《校注拾遗》: “(穷形) 按作 ‘连形’ 是,参差、沃若皆连语形容词。参差,双声连语。沃若,叠韵连语。”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目眩然而不瞚,舌桥然而不下。”嵇康 《养生论》: “以蕞尔之躯。”苏轼 《前赤壁赋》: “少焉,月出东山之上。”汪庭珍 《温病条辨》叙: “以阙如为耻。”这都是垫音联绵词,“如”、“若”、“然”、“焉”、“尔”等皆属衍声。古医籍中常见的以 “然”为衍声的联绵字如下例:
甲、表情状: 脱然 宛然 勃然 昭然 跃然 漠然 蓦然 赫然 索然 恍然 隐然 洒 (xiǎn) 然 焕然 (焕乎、焕焉) 懵然
乙、表判断: 果然 确然 显然 晓然 释然
丙、表声音 嚣然 寂然 砉 (xū) 然 唏然
丁、表颜色: 皎然 暗然 皏 (pián) 然
戊、表时间: 忽然 霍然 渐然 奄然 卒 (猝) 然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加 “然” 的词都是联绵词,如尪然、俨然、啐然、癯然、灿然、眩然等,诸 “然”字可作 “貌”、“状”解,这就不是联绵词。
5.叠音联绵词 叠音联绵词是由音节重叠组成的单纯词,古人又称 “重言”、“重语”、“重文”、“叠字”、“曼声”、“和声”、“重言形况字”等。王国维明确认识到叠音词是联绵词,把猗猗、许许、哑哑等收入 《联绵字谱》,1978年新版 《辞海》 (缩印本)第1818页 “联绵字”条下也把 “勿勿”、“津津”列入联绵字。用单字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描绘事物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用叠音联绵词有使思想表达周密、情景躍然纸上、词义更加准确、语音极富音乐感的效果。音义同源的叠音词可有各种形变,例见下文。但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随便把两个字重叠起来就是联绵词,例如 《老子·七十一章》: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前一个“病”字为意动词,后一个 “病”字是名词,指疾病。“病病”就是把病当做病。《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前一个 “生”字是使生存的意思,后一个“生”字是名词,指生命。“生生之具”。若要硬译,是 “使生命获得生存的一种工具”。意译当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淮南子·精神训》: “以其生生之厚。”“生生”构词与上同,句意是因为他们太看重活命哲学。《难经·十二难》: “是谓虚虚实实。”前一个“虚”字、“实”字是使动词,意为使虚、使实; 后一个 “虚”字、“实”字是名词,意为虚证、实证。“虚虚实实”就是使虚证更虚,使实证更实。《普济方·卷四百三十二·虫兽伤》: “治蛇伤,以溺溺之。”前一个 “溺” 字指小便,名词,后一个 “溺”字是动词,意为淋洗。《本草纲目 ·菜部·苦菜》: “《嘉祐本草》言岭南、吴人植苣供馔名苦苣,而又重出苦苣及苦荬菜,今并并之。”前一个 “并”字是副词。意为一起,后一个 “并”字是动词。合并。“并并”就是一起合并。又如 《幼幼新书》的 “幼幼”二字是把社会上所有的幼童当做自己的幼童的意思,前一个“幼”字是意动词,后一个 “幼”字是名词,上述诸例,前后两个字的词性不同,意义有别,阅读时语气稍异,不是单纯词。叠音联绵词是不能分别释义的。
叠音联绵词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字形的特点。叠音联绵词有多种书写形式,古医籍中常见的如下例:
1) AA式: 即两个相同字并列使用。
拟状: 源源 几几 (shū shū) 纷纷 漯漯 涓涓 滔滔
哄哄 荧荧 亭亭 屑屑 洁洁 𥆧𥆧 荡荡 缘缘 宛宛
蒸蒸 振振 正正 摇摇 堂堂 舂舂 叠叠 詹詹 濛濛
明明 奄奄 劣劣 扁扁 圆圆 粟粟 淼淼 落落 集集
忙忙 碌碌 战战 啡啡 煌煌 茫茫 平平 匝匝 𥋆𥋆
瑟瑟 扬扬 溶溶 汪汪 灿灿 朏朏 幽幽 勃勃 垂垂
芸芸 㿥㿥 珊珊 旋旋 拘拘 漉漉 冥冥 冰冰 离离
匆匆 斑斑 剪剪 靳靳 帖帖 淋淋 溰溰 簧簧 翼翼
依依 汲汲 茕茕 祈祈 烈烈 浥浥 灌灌 霭霭 怯怯
拂拂 漾漾 霏霏 聂聂 洞洞 庸庸 浸浸 昂昂 焯焯
沸沸 空空 盈盈 卓卓 沓沓 芨芨 浮浮 晃晃 泛泛
溷溷 溃溃 喘喘 湛湛 阿阿 穰穰 苌苌 洪洪 著著
烈烈 淖淖 悬悬 骍骍 清清 冉冉 瞀瞀 婉婉 纠纠
焞焞 绳绳 敦敦 絜絜 伏伏 萋萋 款款 襜襜 澄澄
肃肃 迢迢 历历 凛凛 叨叨 昧昧 萧萧 招招 于于
谦谦 津津 溱溱 沾沾 涢涢 徐徐 缓缓 厥厥
𣹬𣹬 (hùhù) 蛇蛇 (yíyí) 逢逢 (蓬蓬) 朗朗 (烺烺)
濈濈 () 藉藉 (籍籍) 煜煜 (昱昱) 营营 (萦萦)
瞥瞥 (潎潎) 汩汩 (滑滑) 凶凶 (汹汹) 苍苍 (仓仓)
炎炎 (焰焰) 欣欣 (忻忻) 阴阴 (隐隐) 悛悛 (恂恂)
袅袅 (嫋嫋)
混混 (浑浑、滚滚) 分分 (份份、彬彬) 冲冲 (钟钟、𩅞𩅞) 澹澹 (淡淡、 憺憺) 累累 (磊磊、 垒垒)
洒洒 (xiǎn xiǎn) (洗洗、泝泝、凄凄、索索、色色、啬啬、、 涩涩)
表感觉: 濯濯 灼灼 沧沧 岑岑 淫淫 惕惕 聩聩 锓锓 员员 吸吸 冷冷 𫄠𫄠 厥厥 辟辟 噼噼 眩眩 拂拂慄慄 漠漠 襜襜 牒牒 揣揣 蒙蒙 (朦朦) 了了 (瞭瞭) 习习 (㿇㿇) 责责 (颐赜) 筑筑 (祝祝) 烘烘 (熇熇) 溶溶 (容容) 膨膨 (彭彭、滂滂) 愊愊 (腷腷、伏伏) 哽哽 (介介、 吤吤) 翕翕 (熻熻、 噏噏) 䀮䀮 (茫茫、慌慌、盳盳) 愠愠 (温温、兀兀、郁郁、惋惋、渥渥、蕴蕴)
表思想情志: 洋洋 凿凿 云云 悁悁 愉愉 谆谆 断断区区 颛颛 万万 汲汲 昭昭 懵懵 闵闵 瞿瞿 窃窃易易 愦愦 兢兢 怅怅 悢悢 娓娓 悚悚 耿耿 斤斤 惘惘 循循 悲悲 蹙蹙 惙惙 醒醒 惺惺 咄咄 嗟嗟 忍忍 愤愤 惧惧 欣欣 依依 恋恋 亹亹 勤勤 憧憧 怏怏惴惴 悒悒 (邑邑) 昏昏 (惛惛) 恢恢 (灰灰) 瞑瞑 (冥冥) 忽忽 (惚惚) 拳拳 (惓惓) 默默 (嚜嚜、墨墨) 惶惶 (皇皇、偟偟)
象声: 呃呃 呱呱 𧬊𧬊 呢呢 喃喃 啾啾 唰唰 乌乌稷稷 飕飕 唈唈 谷谷 翛翛 喝喝 铋铋 啐啐 阁阁格格 霍霍 戛戛 吚吚 剥剥 飒飒  呦呦 哅哅 漠漠 嘻嘻 吃吃 期期 哈哈 (呵呵) 䏆䏆 (嘈嘈) 沙沙(𧋊𧋊) 沥沥 (历历) 嘤嘤 (喑喑) 噫噫 (aìaì) 濯濯(zhuózhuó)  (hónghóng)
表时间: 日日 时时 年年 岁岁 久久 渐渐 比比 屡屡 往往 每每 旦旦 频频 常常 数数 再再 迟迟 早早悠悠 绵绵 续续 连连 匆匆
表空间: 在在 处处 家家 室室
表数量: 种种 人人 个个 堆堆 各各 件件 字字 句句 言言 片片 叶叶 层层 阵阵 节节 世世 四四 两两着着
表程度: 稍稍 略略 轻轻 微微 纤纤 细细 长长 大大 小小 多多 少少 星星 点点 滴滴 疏疏 密密
命名: 狒狒 猩猩 呴呴
2) AAB式: 多见于象声词。
啾啾然 铿铿然 稷稷然 唧唧然 铮铮然 噫噫然 鼕鼕然 喝喝然 寂寂然 喑喑然 响响然 呜呜然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AAB式都是联绵词,如累累然、介介然 (梗梗然)、惕惕然、数数然、敦敦然、栗栗然等,诸“然”字皆有 “貌”、“状”义。
3) AABB式:
弊弊绰绰 喘喘累累 窈窈冥冥 嘻嘻嗃嗃 纷纷翼翼
员员澹澹 乌乌稷稷 支支颐颐 纷纷𤽉𤽉 轩轩储储
险险戏戏 浑浑熇熇 𢙐𢙐嘈嘈 蒙蒙昧昧 沋沋湲湲
浩浩溰溰 颙颙卬卬 椐椐强强 萃萃将将 惶惶惕惕
惕惕怵怵 亭亭绵绵 浑浑革革 温温液液 攸攸扬扬
惺惺了了 洋洋洒洒 洒洒淅淅 澹澹艳艳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察察隐隐 懃懃恳恳 胶胶扰扰 沉沉默默
战战兢兢 懊懊𢙐𢙐 烦烦𢙐𢙐 盎盎蓬蓬 茫茫漠漠
兢兢业业 匆匆忙忙 历历碌碌 翕翕拂拂 消消澹澹
习习奕奕 嘘嘘吸吸 惨惨愤愤 扰扰乱乱 朦朦胧胧
漫漫黯黯 沸沸汤汤 郁郁纷纷 济济簇簇 垒垒萦萦
龊龊庸庸 悠悠汶汶 斑斑杂杂 磊磊落落 筑筑惕惕
淳淳闷闷 生生息息 (生生化化) 戚戚攸攸 (攸攸戚戚)
孜孜汲汲 (汲汲孜孜) 怔怔忡忡 (怔怔忪忪) 怪怪奇奇(离离奇奇) 昏昏沉沉 (昏昏愦愦) 厌厌聂聂 (恹恹悒悒)
淫淫跃跃 (淫淫液液、 游游奕奕) 恍恍惚惚 (䀮䀮忽忽、 奄奄忽忽、 㤿㤿忽忽) 熇熇暍暍 (熇熇蒿蒿、 熇熇高高、 哄哄熇熇) 混混庉庉 (沌沌混混、浑浑淳淳、亭亭淳淳)
4) ABAB式:
洒淅洒淅 触祝触祝 被丽被离 颠飕颠飕 滀陆滀陆
5) ABB式:
芳菲菲 瞭杳杳 混汨汨 慌旷旷 洪拍拍 热的的 泥滑滑 活泼泼 明晃晃 满膨膨 洪淋淋 惨郁郁 忠湛湛 白雪雪 慢腾腾
(2) 字义的特点,这又有两种情况:
1) 有些叠音词与单字的意义相同。刘师培说: “古代形容之词虽多重语,然单举其义,亦与重言无异,如 《尔雅·释训》:“ ‘明明,察也。’ 单举 ‘明’ 字,亦为察也。‘肃肃,敬也。’ 单举 ‘肃’ 字,亦为敬义。” (《古书疑义举例补》) 古医籍常见的,如泛泛、凶凶、昏昏、昭昭、惧惧、欣欣、蒙蒙、昧昧等是。
2)有些叠音词与单字的意义迥然不同。王筠说: “重言之用,更无他义,且独字不能成义也。” (《说文释例》卷二十) 古医籍常见的,如分分 (彬彬) 形容仪表文雅,蓬蓬 (逢逢) 比喻声势盛大。 厥厥脉动摇, 阿阿脉浮缓, 潎潎脉轻浮, 𫄠𫄠脉弦急,辟辟脉坚硬。临临人长大,祁祁人众多。缘缘面色赤,窃窃声音小; 漠漠无声可听,哅哅喧闹难闻; 谷谷是叩齿之声,嘻嘻象鼓噪之音。忍忍犹不忍,斤斤为明察,靳靳是固执,凿凿喻准确,剪剪系心胸狭窄,脱脱状迟钝之人,帖帖是安顺之态,遗遗(唯唯) 表随和之情。醒醒是完全之意,业业为强健之姿,温温表郁闷之感,屑屑写不安之思。员员拟眩晕,啡啡描唾出,噼噼状口干。洞洞显混浊,聂聂明肢动,宛宛示孔穴。比比如每每,云云同等等,万万表绝对,岑岑叙周身胀痛之感,洒洒 (洗洗)状怯缩恶寒之人。依依拟风动杨柳之貌,霏霏录雪片纷飞之容。莘莘将将比簇拥相激之涛,颙颙卬卬现高低不平之浪,椐椐强强标前后相随之波,险险戏戏露浪头高峻之象,浑浑革革象急流泉湧,纷纷翼翼示波涌云乱。浑浑焞焞表听觉丧失之感,乌乌稷稷鸣凤凰雌雄之声。弊弊绰绰是脉缓弱之态,厌厌聂聂 (恹恹悒悒) 是脉怠缓之形。慎重从事可称兢兢业业,急功近利讥之为孜孜汲汲。莫测高深堪云窈窈冥冥,诚惶诚恐则谓之怵怵惕惕。这类词占大多数,阅读古医籍时,是不能望文生义的。

☚ 联绵字产生原因   联绵字识别特点 ☛
000001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