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考试民国时期考试类型之一。1943年,国民政府以举办夏令营方式,将赣、黔、甘三省高中毕业会考与专科以上学校的入学考试联合举办,是教育部在抗战时期高等学校招生的一种变通做法。为此,设立专门委员会予以指导和规划,各省委员会负责命题、拟订标准答案、阅卷等。考试科目分甲乙两组,均考国文、外文、数学(甲组为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三角;乙组为高等代数、平面几何、三角)、中外史地、理化、生物、公民。参加联合考试共计3835人,录取1777人,录取比例为2.16∶1。1944年,教育部停止“联合考试”。1947年,教育部变更颁发“联合考试”办法,但实际没有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