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耶律羽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耶律羽之辽将领。字寅底哂,小字兀里。太祖初,多参予军谋。天显元年(926年),平定渤海,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为中台省右次相。太宗即位,上表言及军政大策,受到嘉纳。五年,东丹王投后唐,镇抚东丹国人,一切如故。以功加守太傅,迁中台省左相。 耶律羽之辽天显时人。小字兀里,字寅底哂。契丹族。幼时豪爽不群,长嗜学,通诸部语。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国之初,多予军谋。天显元年(926),辽灭渤海,建东丹国,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以其为中台省右次相,处事勤恪,威信并行。太宗即位,进谏徙东丹国民于梁水,时称其善。东丹王耶律倍奔唐后,治国如故。以功加守太傅,迁中台省左相。 耶律羽之辽代将领。字寅底哂, 耶律羽之辽代前期大臣。字寅底哂,小字兀里。契丹族。夷离堇※耶律偶思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史载其性豪爽,聪慧嗜学,能通诸部语言。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926),契丹亡渤海,改东丹国,受任东丹国中台省右次相,时逢左大相迭剌不逾月而卒,人心未定,他力佐东丹国主耶律倍,“莅事勤恪,威信并行”(《辽史》卷75)。未几,太祖崩,太宗即位,他以东丹“居远境,恐为后患”为由,上表谏言内迁其民,受纳。三年(928)十二月,太宗升东平为南京(今辽宁辽阳),迁东丹民以实。五年(930)十一月,耶律倍南奔,东丹失主,他呕心经营,未生事故,以功加守太傅,迁中台省左相。会同元年(938),以册礼赴京,加特进。三年(940)六月,表奏渤海相大素贤贪暴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 耶律羽之契丹皇族,字寅底哂。阿保机平渤海后,令耶律倍为东丹王,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德光即位后,上表请徙渤海遗民于今辽南地区,以免除后顾之忧,坐制南邦,混一天下。后耶律倍奔唐,羽之实际上成为东丹国最高统治者,迁中台省左相。卒于会同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